(记者刘婧)4月27日,漳州闽南书院、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圆山大讲坛”,特邀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福建省地方志学会副会长陈名实,主讲《福建儒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
自郑成功收复台湾以来,福建儒学便传入台湾,成为台湾民众的主导思想,对政治文化产生深刻影响,至今仍是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重要因素。讲座中,陈名实系统梳理了福建儒学在台湾传播的三个关键阶段: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春秋》大义”“仁义礼智信”为核心,通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普及儒学,奠定了台湾文化的中华根基;清朝统一台湾后,朱子学成为官方主导思想,陈瑸、蔡世远、蓝鼎元等学者推动忠君爱国与修身养性理念的融合,进一步强化儒学对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日本占据台湾期间,台湾民众通过诗社、书房、鸾堂、祠堂等民间组织坚守儒学传统,以儒教形式维系中华文化认同。
台湾儒学的特征在于中华民族精神与本土意识的互动,既保留中华文化精髓,又融入地方特色,使得其成为连接两岸文化的重要纽带。陈名实强调,台湾人民具有深厚的儒家思想文化传统,他们的台湾本土意识长期以来没有脱离中华民族精神。清代台湾民众在列强侵台时赓续郑成功“经世致用、抗拒外侮”的精神,而日据时期的儒教传承更凸显中华文化的韧性。探讨福建儒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台湾儒学思想的发展演化及对各个时期民众思想文化的影响,对当前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