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过“五一”

日期:2025-04-28 来源:集美报 浏览:1 评论:0
  ●李坤
●李坤  临近五月,阳光已颇有些分量,沉甸甸地压在土地上。父亲佝偻着腰,在麦田里缓缓移动着,像一株会走动的老树。他的手掌粗糙如树皮,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黑土,那是七十多个春秋积累下来的印记。麦苗刚没过脚踝,青得发亮,在父亲的眼里已经看见金色的麦浪……  父亲今年七十多岁,背已经驼了,像一张拉满的弓。每到五一,从不需要日历提醒,布谷鸟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上叫了三声,他就知道该下地了。写在日历上的“五一”对他而言过于苍白,他的“五一”在泥土里,在锄头上,在每一株被他亲手抚摸的庄稼上。  记得小时候,“五一”学校放假,我跟着父亲下地。他教我辨认杂草和秧苗,告诉我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追肥。那时的阳光照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汗水顺着皱纹流下,像是犁沟里的小溪。而今他老了,却依然固执地拒绝我的帮助,说庄稼活不是读书人能干的。我知道,那是他最后的骄傲。  儿子今年17岁,正在为高考奋战,五一假期对他而言不过是换了地方学习。清晨六点,他就背着书包去补习班上课了。书包很重,压得他肩膀微微倾斜,像一棵被风吹弯的小树。我站在窗前,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小区拐角,忽然想起他小时候,每到“五一”就缠着我去公园玩滑梯的情景。  我的“五一”难得没有值班,清晨送走儿子后,我坐在阳台上发呆。四十余年的光阴像一本书,翻得太快,许多章节还未来得及细读就已翻过。作为小学教师,我的生活被教案和作业本填满,家、学校日复一日的两点一线。在黑板前挥洒青春,看着一群群孩子长大奔向远方,“五一”对我来说是短暂喘息的机会。  我翻开相册,看见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十年前的“五一”,父亲带着我和儿子在麦田里拍下的。父亲站在中间,我和儿子一左一右,三张笑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时的麦子还未抽穗,绿油油的一望无际。  中午,我做了几个菜,叫父亲回来吃饭。他洗了手坐在桌前,动作迟缓。我注意到他夹菜时手有些抖,心里一紧。儿子中午不回来,在辅导班附近吃快餐。饭桌上只有我和父亲,安静得能听见筷子碰碗的声音。  饭后,父亲又去了菜地。我站在窗前,看见他佝偻的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瘦小。忽然想起小时候他背着我走过田埂,那时的肩膀多么宽厚。  傍晚,儿子回来了,一脸倦容。他匆匆吃完饭就钻进了房间,关门的声音像一声叹息。我端了杯牛奶给他,看见他伏案疾书的背影,想起自己17岁时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三代人,三种不同的青春。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父亲传来的咳嗽声和儿子翻书的声音。我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人这一生,就像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如今我们祖孙三代人各自走向了不同的人生季节,父亲像秋后的稻穗,渐渐低垂;我像夏天的麦子,正在扬花;而儿子,则像春天的秧苗,刚刚开始生长。  三代人的“五一”没有出游,没有聚会,只有三代人各自的生活轨迹在这一天短暂交汇,如同田里的光阴,静默而漫长。  (来源:集美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119014.html
标签: 厦门房价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