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职人员在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排练梨园科步与时尚街舞 (郑银杰 摄)
AI机器狗与提线木偶“组CP”表演对话
提线木偶戏《哪吒·绝地反击》中哪吒、龙王敖广、申公豹决定绝地反击。(王柏峰 摄)
小观众争相与提线木偶哪吒合影(王柏峰 摄)演职人员在泉州市艺术学校带妆彩排108将簪花大侠“宋江阵”
泉州文旅“五一”假期创意短片(黄耿煌 截图)
婺剧“跳加官”《跳魁星》
“艺”起来泉州,“五一”有好戏!日前,一则泉州文旅“五一”假期创意短片火透全网。短片以一位泉州高甲戏丑角为挽救一对情侣的恋情,带着他们沉浸式感受处处“有戏”的泉州,使得情感“没戏”的情侣重新找到“有戏”的感觉。
短片的走红源于富有创意的现代化表达和呈现。这个“五一”假期,正逢2025全国南戏展演暨第三届海丝泉州戏剧周(以下简称“南戏展演”)在泉州举行,以泉州传统戏曲(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南音、高甲戏、打城戏等)为主体,永嘉昆曲、婺剧、莆仙戏、闽剧、晋剧、调腔、五音戏、梅林戏、祁剧等剧种共同参与,演出多达40余场。记者提前“探班”了解到,此次戏剧展演特别是4月30日在府文庙广场举行的启动仪式专场演出中,古老剧种们在呈现传统戏曲的古典样式与艺术旨趣的同时,还将探索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推动戏曲艺术正本清源、守正创新。
一系列创新表达将展现传统戏曲的“现代美”,让传统戏曲新潮出圈、让年轻人对老戏曲痴迷“上头”。
邀请观众“入戏”穿越时空对话古典与时尚
“好看,好看。有趣,有趣。”捧着手机,对着泉州文旅“五一”假期创意短片,对戏曲向来没有兴趣的张则文看得津津有味。
在张则文的印象中,戏曲是老一辈的爱好,自己更钟情于现代影音与游戏。“不过,这个真的很现代。”张则文指着创意短片说道,“千百年前的手办、‘老祖宗’在线整活,LIVE HOUSE躺平、真古装偶像剧,这些用词都很潮、很对年轻人的味。”还从非遗戏曲延伸到美食有戏、许愿有戏、抬头有戏、表情有戏、拍照有戏,对游客来说很有诱惑力。特别是那句“历史为你搭好戏台,每走一步都是穿越剧”,非常触动心弦,很恢宏,有种参与到历史之中的冲动。
“也许,反倒是我自己思维固化了,该走出自己的信息茧房,去瞧瞧这些善于整活的‘老祖宗’。”欣赏完短片,张则文搜索南戏展演的节目表,开始谋划起看戏攻略。
宣传短片有创意,展演活动更有创新性展示。“本届南戏展演将处处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让古戏潮起来,让百姓‘艺’起走进传统戏曲”,泉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南戏展演主要有“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的对话”剧目展演、“宋元南戏·共智共创”学术与艺术联动、“泉州·文旅好戏界”——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营销吸引游客来泉“做戏精”等四大活动板块。
其中,有传统戏曲与科技时尚的融合展示。在剧目展演板块,“泉州有戏‘艺’起来”启动仪式专场上将有传统戏曲与智能机器人、街舞进行融合表演。“泉州有戏·南戏十二时辰”将有“南腔北调”系列、“稀有剧种”系列、“梅花荟萃”系列、“古剧有约”系列、“经典大戏”系列、“闽南戏窝子”系列等六大系列的展演,让戏迷、游客过足戏瘾,充分展现非遗南戏的艺术魅力。
有创新对话。在“宋元南戏·共智共创”学术与艺术联动板块,将有“泉州·戏界对话”学术交流会、“泉州·戏界漫谈”——演后谈艺术沙龙活动,参演艺术家将与业界、观众朋友们一起说戏聊泉州,谈戏曲创新与现代表达。
有观众参与演戏的互动漫游。“泉州·文旅好戏界”板块将主打文旅融合,通过在鲤城区威远楼、洛江区余庆楼举行“泉州·戏界漫游”——梨园戏《陈三五娘》沉浸式互动演出,让游客观众参与到剧情发展中,成为“戏中人”,人戏同游泉州。
此外,还有游客“做戏精”活动,让游客在深入体会城市烟火细节中,感受戏曲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并参与“南戏三行诗”短视频创作,使戏曲成为游客来泉旅游的高光记忆。
可以说,这些南戏就像一群从岁月深处走来的精灵,带着千年的韵味和故事,在千年古城、世遗泉州跨越时空对话、碰撞交流。参与其中成为这一场戏曲界超级盛宴的一分子,对于追求独特个性、爱好打卡、凸显品位的年轻游客来说,具有非凡的吸引力。
智能机器人当主持 梨园科步时尚街舞“组CP”
“你将会看到一场全新、时尚的戏曲表演呈现形式。”4月25日,“泉州有戏‘艺’起来”启动仪式导演、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导演曾龙在紧张排练间隙,为探班记者“剧透”了这场启动仪式的部分创新“剧情”。
“这将是一场‘无主持人’的开幕式演出。”曾龙介绍,届时取代传统主持人串联全场的将是一位智能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将在大屏幕上进行大数据搜索、收集,经过深度思考,解答、捕获出下一个节目,串联全场节目。”曾龙说,这是戏曲界对未来资料收集、表演呈现的一个展望和探索。
而在表演中,将组建三对CP(配对),让传统与现代在激情碰撞中擦出绚烂的火花。提线木偶将与AI机器人组指尖对话CP,展现古老戏曲与当代科技的巧妙融合,更展现泉州这座城市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独特魅力。南音和北琶将组南北对话CP,不同地域与文化滋生出的民族器乐互相交织,各展魅力。
另一对重磅CP是梨园科步与时尚街舞韵律碰撞。“我们邀请了高校街舞社中的领军社团——北京大学风雷街舞社来共同演绎。”曾龙介绍,这对CP将演绎古老戏曲动作与现代舞蹈风格的完美融合。在排练现场,现代舞乐与梨园曲牌无缝衔接,随着音律切换,时尚街舞与梨园科步也互相切换、转场,梨园人偶与街舞技巧互相映照,优雅婉转与动感飒爽,古戏古典与青春时尚融为一体,带来全新体验。
启动仪式中,还将有不同戏种“梅花奖”获得者与小传承人的同台演戏,推动古戏传承向新。在前两届南戏展演中,均有不同非遗剧种传承人与戏曲小学员的“大手牵小手”同台展示,而到了第三届,将从“同台展示”升格为“同台演戏”。曾龙介绍:“小传承人首届陌生青涩,第二届站稳戏台,第三届同台演戏,艺术传承开始结出果子,并将各戏种带到泉州来、带到全国展演的平台,使艺术得到升华。”
此外,在开场表演中,除了相公爷踏棚、四将开台等传统保留节目外,还将有6个剧种的“跳加官”(戏曲表演中的传统开场仪式、庆贺表演)联袂上场,让观众一台戏看个够、尽足兴,收获满满“情绪价值”。
水浒108将变簪花大侠武艺阵法40年后嗨翻“五一”
主动应变求变,贴近新时代生活,当传统戏曲善于现代化表达,观众的共鸣将来得更强烈,传统戏曲也将获得更强劲的持久生命力。
“太震撼了,好!”“一定会爆红!”4月26日晚,在泉州市艺术学校,“国宝级”民俗艺术“宋江阵”在擂鼓声中震撼彩排。今年“五一”假期,108将宋江阵“阔别40载重现江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当前的泉州簪花热,108将都头戴簪花,变身“108将簪花大侠”,在文旅市场闯出一片天。
彩排现场,“宋江舞大旗”开场,宋江、李逵等梁山好汉手持刀、枪、剑、齐眉棍、盾牌刀等十八般兵器,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和高甲戏武生一起闪亮登场。随后,令旗一舞,锣鼓节奏变换,两仪阵、田螺阵、长蛇阵、蜈蚣阵、蝴蝶阵、八卦阵等精妙阵式变换不停。紧接着,吐火、掷铙钹、耍枪花、毯子功等武艺和泉州五祖拳、白鹤拳等泉南功夫逐一亮相、精彩对打。沙场点兵、武林雄风,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宋江阵是一种源于民间的武术操,流行于泉州各地,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记载,当时支持郑成功反清复明的义士,为避清廷打压,将武术套路融入迎神赛会,从而诞生了以妆扮108位水浒英雄进行踩街的宋江阵。以前,宋江阵多在民间传统节日里表演,后来仅在晋江、南安、安溪等地有展示,泉州古城40年来已鲜有其身影。
“我们这次重排,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有拳术、器械对打等传统元素的展示,还融入泉州高甲戏打斗杂耍和泉州簪花围民俗造型装饰,既是一次对高甲戏源于宋江阵的溯源的过程,也是面向未来的呈现。”108将簪花大侠宋江阵导演、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主任周杰俊介绍,此次重排还打破了传统仅限男性参演的局限,实现演员男女各半,既呼应“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精神,也展现传统艺术的包容性发展。
据泉州艺术学校党总支书记黄玮婧介绍,办学以来,学校始终以“继承、弘扬、保护、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长期深耕艺术人才培养,传承闽南文化,素有“闽南戏曲摇篮”美誉。此次演出选送40名学生参与,大多数来自戏曲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汲取养分,将在宋江阵演出里一展风采,为传统艺术注入青春活力。
百年武阵邂逅簪花美学,水浒豪情碰撞闽南雅韵。这个“五一”来泉旅游,“108将簪花大侠”宋江阵将成为不可错过的一道文旅大餐。
据悉,“五一”假期,宋江阵将连演六场,每天都有。其中,5月1日10:00在府文庙广场举行,并沿府文庙广场—泮宫—中山路—基督教泉南堂行进式表演;5月2日16:00在东海金花人民广场(花蕊广场)表演;5月3日16:00在晋江九十九溪表演;5月4日16:00在南安九日山、19:00在鲤城区中山南路表演;5月5日16:00在东海金花人民广场(花蕊广场)表演。每场表演1小时左右。
名家汇聚创提线木偶精品哪吒演绎“绝地反击”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大热,成为票房冠军,人人热议。广受游客们欢迎的泉州提线木偶戏也有哪吒,能否创排一场哪吒提线木偶戏,让戏迷们收获惊喜,打造提线木偶新标杆?
4月26日,在戏迷们的呼声中,经过一个多月创排,提线木偶戏《哪吒·绝地反击》在泉州市木偶剧团首演,好评如潮。
“这部戏精彩演绎了哪吒联合龙王、申公豹与强权巅峰对决的场景,故事情节好,催人奋进;木偶形象生动,每个角色栩栩如生;打斗戏精彩,充分体现了泉州提线木偶戏高超的表演艺术。”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林建裕介绍,为创排这部新剧,名家汇聚。一级编剧、泉州市木偶剧团艺术总监王景贤担任编剧并执导、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聪鹏创作“哪吒”木偶头、一级演员沈苏革等制作木偶结构,多位名家通力协作、高效完成。
“《哪吒·绝地反击》充分发挥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与音乐的艺术特点,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剧通过哪吒、龙王敖广、申公豹和代表元始天尊恶势力的四个天将之间充满戏剧性的冲突情节,演绎了一场精彩动人的传奇。其艺术表现既符合民族文化心理,又力求能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王景贤表示,木偶戏与人戏不同,应该尽可能发掘木偶戏的表演特点,如哪吒的混天绫、风火轮在与诸天将打斗中的表演、龙王敖广化身为真“龙”、申公豹施用幻术等,都为演出增添了别具“偶趣”的桥段,让观众看到一出泉州提线木偶演绎的哪吒戏。
首演成功后,《哪吒·绝地反击》将进一步打磨提升,拟与提线木偶戏《水漫金山》整合成一场儿童戏,于“六一”儿童节前后推出。
“守正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正是传统戏曲“活化石”的焕新之路。紧贴土地、拥抱时代,呈现“现代美”,戏曲就能永远年轻,走出一条独特的“星光大道”。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