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总长19.8公里,超15公里管廊已投用 服务范围覆盖大嶝、莲河及翔安南部新城部分片区
本报记者 谢嘉迪
目前已建成投用的翔安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本报记者 王协云 摄)
本报记者 谢嘉迪
昨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顺利灌入钢筋网架中,厦门翔安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主体结构正式贯通,地下大动脉汇聚发展洪流,将为片区建设源源不断输送动能。
所谓“PPP”即“公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据悉,项目建设总长度19.8公里,总投资13.48亿元,现有超15公里管廊已投入使用,服务范围覆盖大嶝、莲河及翔安南部新城部分片区。
“最后一环”完工 串联地下动脉
昨日上午,记者在项目一线看到:长约80米的基坑中,地下综合管廊已初显轮廓,在管廊东侧顶部,工人们在钢筋网架之间来回奔走,焊接、绑扎、矫正……所有的忙碌都是在为当晚的浇筑工作做准备。
“这节‘百余米’管廊对于项目全线来说并不算长,但它背后所承载的意义却格外重要。”项目负责人陈清安介绍,从平面图上看,该施工区域位于片区吉泰路与鸿慧路连接处,这是项目主体贯通的“最后一环”;投用后,市政管线将沿着管廊进入航站楼核心区,成为翔安机场建设、维运的动力源。
地上是车流奔走的交通要道,地下是片区市政管线的集束区域,项目承担着多样功能属性,其主体必须“坚实可靠”——通过6道工序层层挑选,以高强度混凝土筑造管廊主体,显著提升地下管廊防水能力;回填沙土进一步夯实,压实度达到96%,加强地下管廊及覆盖的沙土地基稳固程度。
“项目主体最后一方浇筑混凝土将在7天内完成养护。按照当前进度,项目将于今年12月完成机电工程安装调试,市政管线预计明年年初陆续进廊。”陈清安说。
智慧化管理 激活发展效能
项目建设综合管廊总长19.8公里,最大埋深达到11米,最大断面近41.86平方米,据中铁市政(厦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郑金航介绍,这是目前厦门埋深最大、断面最宽的管廊项目。
埋得深、管线密,分布区域更是覆盖了机场大道、环嶝北路、翔安东路、机场快速路等8条城市交通干道。面对如此规模的管廊维运工作,建设者们自主研发综合管廊智慧管控平台,通过“人工巡检+智慧管控”,保证管廊安全、高效运行。
深入管廊舱室,记者注意到了廊内高挂的“红灯笼”——这是管廊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它们间隔约一米,沿着管廊沿线分布,配合着预埋的多类传感器,如遇突发情况,管廊不仅能第一时间锁定“患处”,还能及时进行快速“自救”。“廊内传感器密度大约为每15米1个,通过它们的前端传输,我们在智慧平台上能实时掌握运维情况,由此基本实现了对综合管廊的全天候、全自动、全覆盖、全过程智慧化管理。”郑金航说。
作为翔安机场片区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全线投用后能有效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整合城市土地资源,改善区域景观,提高片区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