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入调研并寄予厚望的地方,始终牢记嘱托,坚持走好食用菌开发路子,成功打造了以食用菌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古田县通过政策扶持、产业集聚、项目驱动、培训指导等一系列有力措施,不仅培育了食用菌产业的新质生产力,还推动了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食用菌产业对乡村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古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乡村振兴局局长郑通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富裕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走进被誉为“中国银耳第一村”的坂中村,青山绿水间,菇棚林立,蔚蓝色的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菇棚内,菌香四溢,菌棒上绽放着一朵朵“银花”,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丰饶与繁荣。这里,光伏与食用菌种植巧妙结合,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和谐共生之美。
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
坂中村靠山面湖,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如今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从事银耳生产,年产银耳达两千多万袋,村民的收入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变化,得益于坂中村谋定“中国银耳第一村”发展目标,通过积极探索菇棚“光伏+”模式,棚上发电棚下种菇,实现多业态多维度综合效益共同发展。
2022年,吉巷乡引进了古田县翠屏湖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在坂中村官洋自然村建设了占地16000平方米的光伏菇棚基地,并于2023年4月正式投产。“菇农通过管理菇棚,年纯利润可达20万元以上;村集体也通过土地租金分成实现了增收;光伏企业则通过发电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种多赢的局面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党支部书记高益清高兴地说道。
“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
如今的坂中村,新居依山傍水,村道整洁有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曾经的移民安置房被整修成为“移民记忆馆”,诉说着古田人民的奋斗历程。而位于村中的“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更是成为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的现场教学点,吸引了众多学员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一朵银花”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越发娇艳,成为坂中村乃至整个古田县的“脱贫花”“致富花”和“振兴花”。短短几年间,坂中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移民小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生产专业村,走出了食用菌产业与乡村旅游双管齐下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古田县坚持“以菌立县”战略,探索出“县域工厂化”模式,通过“一园多点”布局、设施化栽培与工厂化生产结合、以及“买全球卖全球”策略,成功打造食用菌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数字赋能和品牌建设力度,强化了食用菌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以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让古田迸发生机与活力,“党支部领办+”、年轻干部“四下基层”等经验做法频频“出圈”,和美乡村愿景在古田大地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我们坚持联农带农,促进农民稳定增收。”郑通书进一步介绍道,“古田县涉农贷款50%用于食用菌产业、农民现金收入60%来自食用菌产业、农业人口中70%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农业总产值80%来自食用菌产业。此外,光伏菇棚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已完成8个光伏菇棚基地建设并顺利并网发电。支部领办模式更是实现了强村惠民,通过‘党支部领办+’,推动产业发展、集体增收、群众获益。”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古田县各个乡村在特色产业的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行,大桥镇、凤埔乡的银耳,平湖镇富达村的芙蓉李、黄田镇的马蹄笋、凤都镇际面村的水蜜桃……这些特色产业和“致富经”共同绘制了古田县乡村振兴的丰富画卷。
展望未来,郑通书表示:“古田县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持续抓好产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推动以食用菌、果蔬、红曲为主的3+N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镇、特色村,扶持培育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福农优品’。同时,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筹备世界银耳大会,办好桃花节、丰收节等农业节庆和品牌推介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古田发布
编辑:刘宁芬
审核:陈娥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