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沙县区夏茂镇的农田里,金黄色的稻穗形成一片金色的海洋,种植户俞永椿正驾驶着收割机收割水稻。
俞永椿原本在三明农校任教,经深思熟虑后,2009年决定“回家种田”。这些年,他号召同村的乡亲成立沙县夏茂益鑫农业专业合作社,承包了沙县部分闲置土地,如今合作社有158名社员,固定资产420万元,辐射带动20户农户走上农业致富路。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柔性引才模式,通过对口合作、产才融合、引才返乡等多样方式,推动实现乡村发展和人才振兴双向奔赴。
当前,我市抢抓沪明对口合作、京闽科技合作和新时代山海协作等机遇,主动对接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聚焦乡村产业、民生发展需求,深化交流合作力度,探索人才交流新机制。2023年来,共征集55家经济实体的90余项技术需求,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选认37名专家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服务三明。
在乡村振兴路上,科技特派员迸发出强大生命力。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出台支持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若干措施,支持48名科技特派员到乡村一线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以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生产经营,累计带领实施中药材、花卉、果蔬等产业项目81个,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500元。
为借智聚力,我市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组织市、县有关企事业单位赴上海、福州、漳州、东北等省内外高校开展“扬帆绿都·圆梦三明”系列巡回专场宣讲、招聘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特别是明籍学子回乡就业。2023年以来,共举办线上、线下公开招聘活动60余场次,报名人数约2.27万人次。
聚焦“归雁兴明”,我市积极任用一批“老骥”,充实一批“头雁”,配备一批“保姆”,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回引。
眼下,通过建立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库,完善党员干部“一对一”“一对多”跟踪联系机制等举措,我市共精挑细选出189名“老骥”,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或村(联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带动各村争取资金3.5亿元,实施各类项目2400余个。
“头雁”展翅飞,振兴“加速跑”。我市开展“头雁”储备行动,按照“一村一名大学生”标准,通过组织推荐、公开选拔、聘用管理等,把1911名大学毕业生纳入村级后备力量,有计划地安排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并按照程序将74名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后备力量增补进村级班子。同时,通过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引进培育“新农人”“新知青”750多名。
为更好地留住人才,我市还安排2100多名县乡干部挂钩联系乡村重点人才,定期走访谈话,帮助解决难题。此外,为6500多名乡村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办理“麒麟山英才卡”,提供交通、医疗、政务等方面服务;标准化设立43个人才驿站,打造经验交流、项目洽谈阵地,让乡村人才更有归属感。
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需要搭建好成就事业的舞台。
近年来,我市创设人才项目对接“云平台”,开展“揭榜挂帅”赶集日活动,2023年以来,征集创新创业人才产业项目2000余个、乡村需求项目300余个,推动59个引领性强、扎根农村的项目揭榜落地,引进各类院士专家31名、投资规模1.1亿元。
同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通过统一规划、政策支持,分行业分产业打造了19个集科技示范、创业孵化、特色服务于一体的“星创天地”,共吸纳113个创新团队、138家创业企业入驻“孵化”,累计培育本土创新创业人员822名。
此外,组织开展“智惠八闽”“一产业一院士一团队”智库专家三明行等活动,为乡村基层引进高端人才。2023年来,共征集专家服务基层需求项目66项,组织“智惠八闽”“海归英才八闽行”和上海博士后、专家团等4批次、48名省级专家,在水果、茶业、食用菌种植等方面开展技术帮扶、指导活动。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城市强。用心用情引才聚才,越来越多青年才俊汇聚三明,这片红色热土绽放出别样光芒。(卢素平 通讯员 廖传翼 何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