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关注丨客家文化“活态传承”的“清流样板”

日期:2024-10-17 来源:清流县政府办 浏览:0 评论:0

  

  空中俯瞰清流县城。清流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核心县份之一,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是客家文化的沃土,境内不仅有客家祖山——灵台山,更有各类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96项。近年来,清流县以创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将客家文化生态保护与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全域旅游相结合,积极构建“以客家祖山文化为品牌,以客家古村乡愁文化为基础,以苏区红色文化为亮点,以自然生态文化为底色”的客家文化生态体系,为持续推动客家文化“活态传承”书写了“清流样板”。

  

  在“两岸‘长’相约,果‘乡’骑行乐”暨长校镇第八届水果采摘节系列活动开幕式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校拔龙吸引了观众驻足。徐峰摄

  7月21日,“两岸‘长’相约,果‘乡’骑行乐”暨长校镇第八届水果采摘节系列活动在长校镇拉开帷幕。十番锣鼓、长校拔龙、圩日文化集市以及客家非遗美食宴等一系列极具客家文化特色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

  位于千年客家古镇长校镇的灵台山被誉为客家人的圣山,清流县充分发挥客家祖山的聚集效应,除了举办包括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灵台朝觐”活动、水果采摘节、山地跑步赛等各类活动外,还在长校镇建设了客家文化博物馆,不断为海内外客家人搭建寻根问祖、交流合作平台。

  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的客家文化博物馆,从迁徙、生育、婚丧、宗教、非遗、耕作、礼仪、教化、人物等10个方面系统展示了客家文化的历史源流和传承脉络。为了让客家文化深入人心,客家文化博物馆还与县委党校、县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中心联合,开展“千年博采——感悟长校客家文化”研学、教学活动,发挥老党员、退休干部、志愿者等力量,先后为4000余名党校学员、学生讲解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博物馆内,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同学们介绍李家五经魁、长校拔龙。清流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流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县内有林畲毛泽东旧居、石狮岭伏击战遗址、李坊农民暴动旧址等一大批红色史迹。清流县积极探索客家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切实将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活态保护和利用落到实处。

  

  毛泽东同志旧居外景。清流融媒体中心供图

  位于清流县林畲镇林畲村的毛泽东同志旧居诒燕第,原是邱氏祖屋,是典型的客家“五凤楼”式民居建筑。紧邻长校镇的里田乡境内有朱德旧居、罗炳辉旧居、锅蒙山战斗遗址纪念馆及清流县第一个创建红色政权旧址等红色文化史迹。

  

  在毛泽东同志旧居,义务讲解员小邱(左一)为游客讲解毛主席在此留下的动人故事。张礼珍摄

  清流县、里田乡两级政府先后投入约2000万元规划建设锅蒙山红色旅游景观带,并对里田罗氏家庙等重点历史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建成后的锅蒙山红色旅游景观带不仅吸引了一批游客前来打卡探寻红色之旅,当地的客家美食和民俗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每年春天,清流赖坊的樱花盛开之际,吸引了各地游人前来观赏。清流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流县地处三明市西部,境内河流密布,森林覆盖率达80.2%。为了营造有利于保护客家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清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乡村特色农旅产业,在带动村民增收的同时,守住“客家乡愁”。

  嵩口镇是清流县内有名的“鱼米之乡”,该镇沧龙村是“清流溪鱼”的发源地。为了推动沧龙溪鱼有序发展,当地成立了专业的渔业合作社。同时,沧龙村还发挥水乡优势,利用靠山沿河的自然乡村景观打造集生态、休闲、垂钓、观光、民宿为一体的水乡渔村项目,原本闲置的荒地如今成了游客们的乐园。

  沧龙村党支部书记魏泰瑜表示,水乡渔村项目不仅带动了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源源不断的游客也带动了沧龙溪鱼的销量。不少游客表示,行走在这景色宜人的水乡渔村,吃着地道的客家美食,住着由客家民居改建的民宿,更能体会客家文化中的厚重底蕴。(来源:光明日报)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76507.html
标签: 清流人才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