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的女儿谷哲芬:“食”光里的小确幸

日期:2024-10-17 浏览:1 评论:0

  谷哲芬接受采访的情景

  把地瓜刨成丝,放入煮开的粥里,用饭勺轻轻搅动……记者来到市区芗江新村时,刚从中山公园晨练回来的谷哲芬正熟练地熬煮着地瓜粥,香甜的地瓜混着大米,翻滚出清香的味道。“以前吃地瓜粥,追求的是基础温饱;现在吃地瓜粥,吃的是健康;而对我来说,是我们这一代人舌尖上的记忆。”谷哲芬说,当地瓜粥的甘甜淌过喉咙,缓缓流进胃里,熟悉的味道瞬间打开了时空之门,让她回到了那个久远的从前……

  成长:努力前行向阳而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谷哲芬在老家河南出生。1959年,她来到东山,与随军南下的父母亲团聚。父亲谷文昌时任东山县委书记,一直保持着勤俭朴素的本色。“家里吃饭都没有饭桌,一家人常常在县政府大院宿舍的石桌上吃,下雨就端着碗到屋檐下吃。”回忆起初到东山时的情景,谷哲芬记忆犹新。她说,那时物资匮乏,粮食实行定量供应。为了让一家人填饱肚子,母亲史英萍想尽了各种方法,往稀粥里加地瓜丝、地瓜干或地瓜粉,变着花样增加粥的浓稠度,而餐桌上最常见的配菜就是葱。“当时一分钱一斤葱,母亲常常买一把葱回来切成小段,拌上酱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一人分一点,配一餐饭。”谷哲芬说,那个时候,能够填饱肚子,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1964年,父亲谷文昌调任省林业厅副厅长,谷哲芬便随父亲到福州生活、学习。1969年初,她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南平光泽县上山下乡。政府给每个下乡知青配备了半年的口粮,而后便要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一开始我们是和老乡们一起搭伙吃饭,粮食收成以后我们就在知青点架起大锅,自己做饭。菜也是自己种的,但炒菜基本上是没有油的,只能撒点盐巴。但是因为每天都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即便是清汤寡水,也吃得津津有味。”

  1971年冬,谷哲芬又前往宁化,和父母一起在宁化县禾口公社红旗大队(今石壁镇红旗村)当社员。在宁化期间,一家人蜗居在禾口街上的普通民房里,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家里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哥哥姐姐穿了给弟弟妹妹穿。当时禾口公社有2.8万余亩耕地,粮食亩产不过150公斤,年人均口粮不到150公斤。“毕竟民以食为天,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父亲经常奔走在田间地头,搞种植试验,指导群众改进农业生产方法,还以身作则带领村民捡拾猪牛粪做农家肥,提高粮食产量。”经过一年的努力,红旗大队亩产跃上千斤,父亲也赢得“谷满仓”的美名。

  1972年,谷哲芬结婚时,父亲买了一对枕头、一床被子给她当嫁妆。婚后,她追随爱人的脚步回到漳浦,就职于团县委。“回到漳浦以后,生活就好多了,干部供应口粮,自己拿米到机关食堂蒸,粮票够吃!”忆及婚后生活,谷哲芬难掩心中的激动。1980年初,谷哲芬被调到漳州市建设局工作,直到退休。这期间,她目睹着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浪潮中,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也悉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生活也随之蒸蒸日上。

  感悟:感恩时代幸福相随

  “忽如一夜春风来,生产力解放,粮食充足,肉类、蔬菜、水果也越来越丰富。”谷哲芬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漳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各种风味和档次的餐馆,美味佳肴琳琅满目。偶有闲暇,子女也会带着她“下馆子”。

  “和以前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以前只求‘吃得饱’,后来实现‘吃得好’,现在还要‘吃得健康’。以前渴望炒菜能多放点油,现在提倡清淡饮食……”在谷哲芬看来,“吃”承载着人类对果腹的欲望和幸福的渴望。餐桌菜品的变化,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来,眼见高楼平地起、老街展新颜,她自己也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学习、进步着。在孙子的耐心指导下,她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现在她出门买菜不用带现金,手机支付用得倍儿溜,时不时还发发微信朋友圈,分享生活日常。除了安排一日三餐之外,她每天和老姐妹相约中山公园跳广场舞、健身操,每年跟老伴安排一两次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别是去一些红色旅游景点,踏着先辈的足迹重温烽火岁月。

  谷哲芬坦言,“共和国同龄人”于她而言是一个自豪的称谓,她很庆幸自己能够与新中国同龄,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虽然年轻时吃过苦,但现在能够与新中国一起经历风雨,感受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是我的荣幸。我遇见了好时代,用现在时髦的一句话说就是‘幸福感爆棚’。”

  ⊙本报记者陈细慧文

  王鹏程图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76726.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