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爱的教育”16年纪实

日期:2024-10-23 作者:南胜 浏览:0 评论:0
大学里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从“用爱的力量打开高职学生的心扉”的朴素愿望到将“爱的教育”渗透于课堂内外、践行于生活点滴、根植于师生心间、辐射到校企合作单位,16年来,“爱的教育”成为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为民办高职院校提

大学里不仅要有“大师”,还要有“大爱”。

从“用爱的力量打开高职学生的心扉”的朴素愿望到将“爱的教育”渗透于课堂内外、践行于生活点滴、根植于师生心间、辐射到校企合作单位,16年来,“爱的教育”成为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鲜明的校园文化特色,为民办高职院校提供可供参考借鉴的思政模式。

静水流深,让我们走进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感受爱在校园里流淌。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爱的教育”16年纪实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推行“爱的教育”。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供

弘扬教育家精神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在人们的印象里,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内驱力不足,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长此以往被归类为“差生”。其实,他们渴求上进,却不好意思开口请教,也找不到方式方法。这一切,被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王苏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08年王苏华第一次走进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后,“如何打开高职学生的心扉”就成了她日思夜想的问题。

“用爱的力量。”王苏华意识到,教育是师生之间爱的双向奔赴。职业教育需要大爱,教职员工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传递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学校关注的“宝贝”。

王苏华率先垂范,以“我愿把整颗心灵献给孩子”为座右铭,带动全体教职工在一言一行中传递爱;2011年,学院出版校本教材《爱的教育》,围绕入学教育、在校培养、实习关怀、毕业跟踪等4个维度,将“爱的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爱的教育”呈现新的内涵和特征;将“爱的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年间,“爱的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升华。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林鸿燕体悟到,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是在成就自己。

在女生宿舍搬迁时,学生小王(化名)通过网络发表了较为过激的言论。林鸿燕通过谈话,了解了小王的诉求和感受。经过心理疏导,小王删除了帖子。

这件事情看似过去了,但林鸿燕却看到事情背后的育人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主见和自尊心,我们在做好学生心理引导的同时,也要通过巧妙的方式化解矛盾。”林鸿燕发现,小王善于运用网络资源,便邀请她加入系团总支宣传部,负责发布通知消息、反馈舆情。

在老师的引导下,小王从“键盘侠”转变为“理性人”,明白了“拥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树立担当精神”的道理。她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为学院的工作尽心尽力。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处空间能育人”,学院成立“悦黎明读书社”,师生共同阅读,每学期由指导教师开设专题文化讲座;曼奇立德动漫产业学院先后出版2套“爱的教育”宣传画册,培养了10多名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全院推行班主任工作制,每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推进“爱的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在“爱的教育”感召下,学院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养,6名教师的教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2名教师的科研论文获得一等奖;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夺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爱的教育”并非只是一句口号,它真切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人生。

“‘爱的教育’帮助想要退学的小黄坚持下来。每每回想起这段经历,他都会庆幸自己就读于黎明。”王苏华讲述了至今让她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2009年,刚入学的小黄因家庭经济困难萌生退学的念头。他不愿对同学吐露心事,时常独自坐在校内的湖畔思索。

有一天,王苏华路过时发现小黄心事重重,便坐下与他聊天。“我和他互换了电话号码,通过短信开导他,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与他保持联系。”在王苏华的鼓励下,小黄打消了退学的念头,重拾信心,全身心投入学习。

在王苏华看来,“爱的教育”不仅仅是心慈手“暖”的呵护与培养,也需要不容置疑的期待与要求,“前者是爱护,后者是鞭策”。

2011年,黎明学院烹饪专业首批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交叉轮替”试点。得知要去酒店顶岗实习一年,面对与学校截然不同的工作制度,同学们抗议道:“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打工的。”

“必须去实习。”王苏华强硬起来。她积极与学生们谈话,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同时紧盯全程、关注成果。

经过一年的实习,这些曾经抱怨满满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因出色的专业成绩被各大星级酒店“一抢而光”。他们这才感受到“不容置疑的期待与要求”背后深沉的爱。

黎明学院党委书记廖诗忠说:“我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来学院的情景,当时我走在校园里,迎面走来的几名学生大声对我说‘老师好’,把毫无心理准备的我吓了一跳,赶紧冲他们点点头。随后,我又在电梯口遇到几名学生,也是齐刷刷地向我大声问好。我很诧异,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在校园里被这么多不相识的学生热情问候的情景。很快,我就明白了,这正是‘爱的教育’结出的甜蜜果实。”

在廖诗忠看来,“爱的教育”另一个堪称奇迹的果实,就是学生的“劳动值周”。

值周,指的是学生一周时间不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而是开展劳动实践,为校园环境做好保洁。为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学院将劳动教育作为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培养体系以及常态长效体制机制。

“值周的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清扫垃圾,在各教室整理桌椅、检查卫生,看到他们忙得不亦乐乎、一副认真而骄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黎明校园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廖诗忠说。

值周劳动以及其他各种志愿服务,在黎明学院已经深深扎根,每年学院都要举行表彰大会。教师聂计闽说,有一名学生因为在劳动值周和志愿服务中表现出色受到表彰,激动不已,“他说,他从小到大没有得过奖状,没想到在大学里受到肯定,他喜极而泣”。

“为什么这些原来娇生惯养的孩子能在这里忍受劳动的辛苦而甘于奉献呢?因为爱是有力量的,因为他们在爱的奉献中感受到爱的喜悦,而在老师们爱的目光注视下,他们身上潜藏的优秀、未曾开发的美好被看到、被充分肯定。他们是黎明校园里最可爱、最可敬、最值得信赖和寄予厚望的人。”廖诗忠动情地说。

黎明学院的师生,不仅在校内践行“爱的教育”,更将这份爱带出学校、带到社会。

学院以服务周边乡村和相关企业为载体,深入乡间、车间践行爱心。师生们自发赴福清市南岭镇大山村,携手村“两委”实地考察当地特色古建筑,推进院地合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学院还与驻地双龙村结对共建“爱心工程”,投资45万元修了一条水泥村道,帮助修建小学、幼儿园,解决自来水供水问题,给村里173名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100元的生活补贴。

学院在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师生在践行“爱的教育”实践中,展现青春担当。

推行产教融合

给学生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

“高职教育,不是要求证一个个理论,而是让学生学到一招一式。学院对学生的大爱,归根结底是让学生掌握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对职业教育的理解,黎明学院上下达成共识,“一手抓‘爱的教育’,一手抓实践教学”成为学院鲜明的育人特色,成就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黎明模式”。

超50%的实践课程保证——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达50%以上,有些专业甚至达到70%;实行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促进学院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赛课融通、赛训结合”的专业建设——通过技能大赛对接产业需求、行业标准和企业主流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

“走出去、请进来”的深度探索——一个专业对接一家企业,每个专业“走出去”到对接企业中聘请3名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派出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既提升老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仅“走出去”,还要“请进来”。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育人之路,2019年起,一年获批一个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创建了黎明五洲餐饮产业学院、曼奇立德动漫产业学院、黎明易缇秀健康产业学院、黎明地球村园林产业学院等4个产业学院;与70多家企业合作办学,建立了100多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共研技术、共同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

改革给学院发展注入全新动能,“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风气日盛,“一院五系”百花齐放,在全国、省、市各项大赛中摘金夺银,获奖超过400项,2名学生获国赛金奖,入选教育部人才库。10月16日—19日,省商务厅、省总工会主办的福建省新闽菜创新技能大赛在石狮举行,黎明学院烹饪系4名师生参赛,夺得3枚特金奖、1枚金奖,以职业技能赛新成绩向“爱的教育”16周年献礼。

更难能可贵的是,凭借一届届毕业生赢得的“厚德强能、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良好口碑,黎明学院近年来的招生工作“逆势而上”,毕业生就业率喜人,重点专业的学生更是未毕业就被知名企业优先抢聘。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尝试,是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精神,践行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要求的具体体现,为高职院校如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作出积极探索。

学院还将“爱的教育”辐射到校企合作单位,在校企共育过程中,企业与学院形成强烈的“爱”的文化认同。

步入社会,黎明学子在崭新的舞台上继续绽放“爱的光芒”。他们中,有艰苦创业、反哺母校的创业能手,有走出“舒适圈”、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村党支部书记,有秉承“来得比别人早一点,走得比别人晚一点”精神的省级劳动模范,有“从未轻松放过一个寒暑假的”闽菜大师、金牌工人……他们虽然身处不同城市、从事不同岗位、过着各自生活,但从未忘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爱校精神,都在传递“有了爱就有向善向上的力量”。

16年间,“爱的教育”已成为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的品牌特色、育人特色、成果特色,先后获得教育部思政司、全国民办教育协会颁发的民办高校党建思政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教育工委颁发的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爱的教育”列入首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以及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16岁,“爱的教育”风华正茂,青春朝气,一往无前。(记者 陈君沂 李淑娟)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ts@hxnews.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78029.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