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掘金”,周宁一家三代“植”出奇迹!

日期:2024-10-25 来源:“生态周宁”微信公众号 浏览:2 评论:0

三代人,一个梦

“摆脱贫困,奔向富裕”是黄振芳曾经的渴望;

“衣食无忧,踏实安稳”是江成财一生的追求;

“妻儿相伴、守在父母身边,与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是杜赢想要的生活……

一代又一代闽东人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地制宜,耕山牧海,久久为功。

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魏知秋 摄

  九旬老人黄振芳开荒种树实现林下“掘金”

  细雨霏霏中,山间林木愈发葱茏,林下套种的草珊瑚、黄精等中药材一派生机勃发。眼前这片山林位于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从荒山变林海,这里倾注了黄振芳一辈子的心血。如今这片家庭林场,已成为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当年我爷爷植树造林的同时,还在林下套种马铃薯、魔芋等经济作物,以‘短’养‘长’,增加收入。”黄振芳的孙女黄娟娟是一名小学教师,也是周宁县“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的义务讲解员。

看着当年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成大树,黄振芳老人倍感欣慰图源:闽东日报

  当年,黄振芳所在的后洋村还很贫困,让一家人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一直是黄振芳最大的心愿。当得知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开荒造林时,他第一时间扛起了锄头。

  “那时我们村人均年收入才200元左右,但1立方米的木材就能卖到1200元。”黄振芳的大儿子黄传融说,老人当初种树的初衷朴实而自然,“父亲就给我们算经济账,如果一棵树赚1块钱,1000棵树就能赚1000块钱,种得越多赚得就越多。”

  黄振芳从农业银行等机构贷款8万元开始植树造林。他带领一家老小吃住在山上,短短3年时间,造林面积达1200多亩,成为周宁县有名的“造林大王”。

黄振芳造林情景再现

  村民看到黄振芳家庭林场办得有声有色,渐渐消除了疑虑。从一家种到家家植,后洋村林地面积发展到7300多亩。1990年,宁德地区就有造林专业户、重点户7000多户,乡村林场438个。

  如今,96岁高龄的黄振芳已不再上山劳作,“接力棒”交到了儿孙们手中:大儿子黄传融扛起了管护家庭林场的重任,并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孙女黄娟娟传播“三库+碳库”生态理念,吸引更多人加入守护绿水青山的行列;孙子黄宇斌组建创业团队,开发设计林下经济文创产品,为传统林业赋能……

黄娟娟在黄振芳家庭林场为学生讲述习近平总书记“九到周宁,三赴林场”的故事刘志玮 摄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森林党校) 郑文敏 摄

  当年种下的小苗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喜光的作物不再适合在林下继续种植,黄传融开始在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黄精和草珊瑚等作物。

  “是这片山林,让我们一家走上了致富路。现在我又养了200箱蜜蜂,每年仅蜂蜜收入就有十几万元;还发展了生态农业,把葡萄、猕猴桃与蜜薯、马铃薯等套种,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真正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说起这些,黄传融语气中带着自豪与满足。

黄振芳的大儿子黄传融在采收林下赤灵芝 图源:闽东日报

  “含绿量”的增长带来了“含金量”的提升,今年5月份,黄振芳的家庭林场领到宁德市颁发的首张“林业产业经营票证”,并从银行获得“林e贷”授信300万元,发展后劲更足了。

  从一棵树到千亩林、从“光头山”到满目绿,30多年来,周宁县森林覆盖率从43%增长到73%,并发展出林药、林菌、林油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闽东人民“靠山吃山”吃出了新滋味,演绎出一个个以绿水青山涵养“金山银山”的幸福故事。

  60后江成财 脚踏实地有了“稳稳的幸福”

  温暖的阳光下,一排排黄墙红瓦的楼房背山面海、整齐排列,在青山碧水的映衬下显得赏心悦目,这就是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被称为“东南沿海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

  看着眼前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20多年前的样子。上岸之前,连家船民祖祖辈辈以“讨小海”为生,以船为家,漂泊海上。

  “我32岁之前,全家6口人一直以狭小的木船为家。”现年56岁的下岐村村民江成财说,他从出生就在船上,一艘小小的木船,承载着连家船民世代的生计,捕鱼劳作、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在船上。“最怕刮台风了,有时在海上捕捞,一场台风突然袭来,大家就拼命摇橹想靠岸。”

  那时候,江成财偶尔离船上岸,就会担心船上家人的安危,从来不敢跟家人分开太久。每当夜晚看到岸上亮起的灯火,他最盼望的就是一家人能在岸上有间房,有盏灯,有安稳的生活。

江成财

  江成财的这个愿望,在1999年变成了现实。

  199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花三年时间解决连家船民上岸定居问题。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扶持下,下岐村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兴建了2个渔民新村和6个渔民安置点。1999年,下岐村511户渔民2310人顺利搬迁上岸。

  江成财至今仍然记得搬迁第一天的情景:一家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抱着棉被、铁锅等家当住进了下岐村下岐路136号。“屋里有政府捐赠的弹簧床、液化气灶等生活用品。”江成财说,“在岸上有间房子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至此,已过而立之年的江成财,终于结束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海上漂泊生活,在岸上有了家。

  如何让上岸的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富起来”,成为各级政府的挂心事。为让船民尽快适应岸上生活,当地政府为村民提供水产养殖技术培训,协助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问题。

  江成财在村“两委”担保下,从银行贷款5万元承包池塘养殖海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并有了平生第一张储蓄卡。

  2005年,江成财发现新机会,又成立了建筑工程队,带领10多名村民走南闯北承接桩基工程,业务开展得红红火火,如今工程队已发展到80多人。

  当问及江成财目前的收入时,他说:“衣食无忧是肯定的。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内心的踏实与安稳,这种踏实是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现在我们岸上有家,海上有船,人均纯收入从上岸时的不足1000元提升到现在的3万多元。”江成财话语里充满力量。

  如今的下岐村,立足渔业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业,从单一的捕捞业拓展到水产养殖、建筑工程、商贸服务等多种产业,从自己没有房子住到为别人建房子,从向大海讨生活变为向大海要效益,连家船民正在不断续写新的传奇,奋楫驶向幸福的远方……

  90后杜赢 返乡创业带动共富和美

  青山绿水,黛瓦白墙,具有畲族风格的建筑与周围景色相得益彰,这里是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村里小超市、特产店、农家乐、特色民宿等应有尽有,眼前的景象让人很难把它和村头石碑上“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名号联系起来。

  杜赢是赤溪村第一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福建省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福建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是对他所作贡献的肯定。

  15年前,杜赢成为杜氏宗族和赤溪村的第一个大学生,“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是要进祠堂告慰列祖列宗的。”杜赢对当年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情形记忆犹新,“父母特别高兴,认为我终于可以走出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杜赢(中)向农行工作人员介绍茶厂经营情况

  当他离开家乡去外地读大学时,从没想过有一天还会回到这个小山村。

  当杜赢大学毕业决定返乡创业时,这件事像当初他考上大学一样,又一次在赤溪村引起不小轰动,家人和村里人都不理解:好不容易走出了山村,为啥还要回来?

  “我并不是一时冲动,是做了市场调研和充分准备的。”杜赢说,茶叶种植一直是赤溪村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村里没有茶叶加工厂,村民把茶叶送到外地出售,要多花很多功夫和成本;而茶贩进村收购,价钱要比别处低好几成。如果自己在村里办一家茶叶加工厂,在实现创业梦想的同时又能帮助乡亲们增收,何乐而不为?

  但万事开头难,为了学习白茶制作技艺,他向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制茶师讨教,六次登门,师傅才答应收下这个徒弟。

  手艺掌握了,如何打开茶叶销售渠道,又成为这个刚刚入行的青年人面前的一道坎。“那时候,很多人并不了解白茶。我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地的茶叶专业市场,带着茶样一家家推销、商谈,真的吃了不少苦。”说起当初的艰难,杜赢眼神里依然透出坚毅。

  销路慢慢打开后,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杜赢建起了新茶厂。

  如今,杜赢的小茶坊已成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茶企,不仅有了近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还带动当地农户800多人增收致富。

  茶厂前的十几棵果树,结满了杜赢最喜欢吃的当地野生水果。“很好吃,有小时候的味道。”杜赢摘下一个果子,咬了一大口笑着说,“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当初我选择本地特产白茶作为创业项目,正好赶上政府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好政策;现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我们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看着身边玩耍的儿子,他欣悦坦言:“有妻儿相伴、能守在父母身边、可以和乡亲们一起发展致富,这就是我想要的幸福生活。”

  在杜赢之后,品品香、六妙等龙头茶企也相继落地赤溪村,带动全村茶园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至2000多亩。

  2023年,宁德市引进各类技能人才2.35万人,像杜赢这样的“新农人”回归乡村,让农村有了新气象,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78546.html
标签: 宁德旅游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