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屏南县代溪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代溪目标,多举措育好用好乡土人才、智囊团队、下派力量,推动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培育乡土人才 蓄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9月,走进屏南县玉洋村,记者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收香菇,空气里飘着淡淡菌香。
冷库里,致富带头人陈大忠一边忙着将一筐筐新鲜采摘的香菇排列整齐,一边向记者讲起了他的创业故事。
2009年,在外经商的陈大忠回乡创业,开启了食用菌创业之路。“第一年,我尝试种植银耳,因经验不足,亏损200余万元。”陈大忠介绍,通过不断实践摸索,他逐渐找到了门道,成为远近闻名的“土专家”。2015年起,陈大忠开始种植香菇,近年来,他每年稳定种植40余万棒,收入可观。
2021年,他当选玉洋村村支书后,牵头成立屏南县玉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吸纳41名社员抱团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原材料把关、对接销售渠道等服务。今年,玉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种植食用菌420多万筒,产值达2730万元,带动全村食用菌产业发展。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才能更好地建设新乡村。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不断学习新技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代溪镇不断吸引像陈大忠一样的乡贤回乡创业,并聚焦香菇、芙蓉李、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及古民居保护修缮等技术需求,摸排全镇现有从业人员底数,分类建立192人信息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打造技能型“鸿雁”队伍。
同时,代溪镇在帮助乡土人才补齐不足,助力乡土人才提能增效方面做足文章,让乡土人才学到更多“真功夫”,练就更多“硬本领”,重点在能工巧匠、种粮大户中精选骨干,组织开展“房师傅”“田大户”两类乡土人才技能培训30多场次,助力162人取得农村工匠资格证。
引进智囊团队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走进代溪镇北墘村,就算对这个村落一无所知,穿行在其中,也一定能知道这是一个“酒村”。街边遍布酒坊,酒旗灯笼高挂,房前屋后处处皆是酒坛改造的微景观,游人如织,穿梭在“酒村”微醺的晚风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偏远村庄。
北墘村的变化离不开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陈丽清。
2022年以来,屏南县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探索实践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用才机制,打破体制壁垒,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面向社会各界招募,并配套制定《激励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十条措施》,广聚服务乡村英才,共同走好振兴之路。
2022年8月,从事自媒体行业的陈丽清入驻代溪镇北墘村任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以“黄酒文化+乡村旅游”为出发点,她将闲置老屋改造成酒吧,废弃酒坛改造成充满趣味的微景观,再以黄酒文化风雨廊、黄酒文化馆、墘园酒吧、黄酒文化演绎中心、六角水铺、黄酒技艺体验馆,重新规划北墘村旅游路线,做大做强北墘村“酒”文化精品旅游品牌。同时,利用影视自媒体资源优势,陈丽清还拍摄相关短视频,加强北墘片区黄酒文旅宣传推介。2023年,接待游客近6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近800万元。
“线上”正发力 “线下”先出击。
土生土长的北墘人吴善远受聘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后,回村创办北墘酒业有限公司,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打造“我在北墘有坛酒”营销品牌。创新销售模式,按会员制消费订单生产定制酒,并推出“游客认购、酒农藏酒”模式,受到顾客欢迎。他引入中医食药同源理念,开发生产男士、女士调理酒和普通酒三大类,进一步拓宽北墘片区黄酒线下市场,年销售额超2800万元。
为拓宽产业链,代溪镇还深化校地合作,积极对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用好高校技术优势和科研资源,为红粬黄酒产业链延伸、产品升级献智献力,成功研发红粬粽、红粬蛋糕、酒心巧克力、福农水果酒等10余种“酒”系列产品。这些“酒”周边产品成了旅游伴手礼,供不应求。
用活下派力量 增强乡村振兴效力
中秋节,圆月高悬,踏着清晖,驻垣坑村第一书记张玲玲走访慰问了一批老党员、困难群众,同他们聊家常、问冷暖。
“没想到在‘家门口’还能找到工作,这多亏了张书记。”村民郑大姐热情地握住张玲玲的手。
在代溪镇垣坑村,村民收入主要来自脐橙。少数缺乏劳动力的老弱病残家庭无法独自种植脐橙,无形中就断了收入。张玲玲了解情况后,与村两委班子商讨谋划,决定依托合作社,在合作社量产脐橙过程中,分工序聘请工人,其中装袋等简单工序优先聘请村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近年来,在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上,代溪镇积极引导人才往基层一线流动、到乡村建功立业,着力破解乡村人才瓶颈。
张玲玲来到代溪镇垣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年间,她怀揣热情,奔波在田间地头,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解决民生难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改善村民生活水平,张玲玲听取意见,与村两委班子商议谋
划,对村口东岸的挡墙和拦河坝进行了修护,并全力做好基础设施修建质量监督工作。挡墙和
拦河坝的修护大大减少了汛期期间河水泛滥的发生,600余名村民因此受益。
为提升脐橙销量,张玲玲积极对接“黛溪有礼”平台以及本地网络红人,通过电商渠道,对脐橙进行销售。2023年,垣坑村脐橙产量420万斤,产值达到840万元。
近年来,代溪镇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指导员“主心骨”作用,高效推动村庄发展规划、产业项目建设、景观改造提升等工作开展,帮助争取一村一品奖补、乡村振兴试点示范资金,用于闽东(代溪)高山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助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到乡村去!”近年来,代溪镇选派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实的干部下沉一线,推动长者食堂、沿河步道、消防工作站等23个民生项目落地,协调解决老旧线路改造、水毁修复、巷道亮化等村民急难愁盼问题31个。他们把奋斗写在乡野田间,用真情润泽群众心田,将一份份“民生清单”变成了一幅幅“幸福图景”。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张瑜 通讯员甘叶斌
编辑:陈姜燕
审核:蓝青 周邦在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