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被台风吹倒
用特殊工具扶正
扶正后的古树重现生机
被台风吹倒一年后,清源山景区一株200多年的“情侣树”重生了。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经过一年多的养护,古树粗壮的树干巍然屹立,嫩绿的新芽从枝头冒出,生机盎然。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歌唱生命的奇迹。
一年多养护助古树焕发生机
这株古树位于清源山弥陀岩瀑布右岸,树龄230年,胸围4米,被列为二级保护古树。它是一株连理树,为榕树附生于重阳木,树根相盘,树身相抱,树枝相绕,盘根错节。连理树又称附生树、共生树、天侣树、情侣树,它们如胶似漆,难分彼此,同存共荣,宛如一对天生情侣,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
去年,一场台风把这株老树连根拔起。台风过后,清源山景区工作人员立即组织园林绿化专业队伍对受损树枝进行修剪,在伤口处涂抹伤口愈合剂,同时对树木进行喷水保湿。接着便是想办法将古树扶正。由于古树巨大,扶正需要吊车等设备,而古树所在位置工程车无法进入。最后,采用特殊工具葫芦吊和人力相结合的方法,历经数天,才将古树扶正。紧接着,邀请广州林业和园林科技研究院树木保护中心园林专家、市古树办的园林专家等到现场踏勘,提出救治方案。根据专家意见,工人把古树主干基部及根系的枯腐组织剔除,进行消毒处理,喷施生根剂,并进行浇水和施肥,给予它充分的养分,帮助它尽快恢复生机。
而今,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养护管理,古树终于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全市现有城市古树名木548株
古树名木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沧桑,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历史的“活化石”。据统计,全市现有城市古树名木548株,后备古树即50年以上不满100年的树木348株。主要树种有榕树、重阳木、龙眼、芒果、白兰花、龙柏、刺桐、南洋杉等。经过认定的古树名木都会设置保护牌,这是它们的专属“名片”,日常养护由责任单位负责,如需采取病虫害防治、复壮、修剪等措施,需要报经市、区园林主管部门审批,并指派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古树名木是城市的‘活文物’和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生态和经济价值。”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通过加强宣传、健全机制常态管护、联动多部门守护绿色记忆等多种方式,保护利用泉州的古树名木。
目前,市城管局已经组织完成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包括现状资源的复查和后备资源的更新普查。所有的古树名木都建立了“一树一档”,全部数据资料都已录入省、市两级古树名木保护平台,实现数字化监管,管理质效进一步提升。在保护利用古树名木的前提下,市城管局对古树名木林下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开辟出数十个古树名木公园,进一步唤醒古树在人们心中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关新闻
鲤城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上线
泉州网11月3日讯 (融媒体记者王金植 通讯员陈滢)昨日,记者从鲤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鲤城区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有助于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水平。
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集成了信息管理、巡检及统计分析三大核心功能。系统详细记录每株树木的树名、位置、树龄和管护单位等基本信息,并在地图上标注古树名木的位置,方便快速查询。该系统通过人工巡查和无人机技术精细化巡查相结合,对古树名木进行高效、快捷管护,提高古树巡查的频率和专业性,周期化实现古树各时期的生长和环境情况的数据记录,有效排除古树名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预警和生长隐患。此外,系统能自动汇集巡检数据,生成统计报表,清晰展示古树名木的整体状况,为科学管理和保护提供有力支持。
据悉,鲤城区现有存活挂牌古树名木共计185株(一级保护50株,二级保护135株),树种主要以榕树、芒果、白兰花为主。(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陈圣棋 文/图)
来源: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