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时评】谈“田园都市、文化名城”

日期:2024-11-06 浏览:0 评论:0

  ⊙方言

  近段时间,市里几次会议都提到“田园都市、文化名城”。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在漳考察时提出的“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的要求,“田园都市、文化名城”这八个字,很好地把漳州的资源、特色、使命融到一起,也把漳州有什么、要做什么,很好地串联起来。

  建设“田园都市、文化名城”,漳州很有基础。“田园都市”这四个字,大家应该有印象。“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定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漳州逐步探索出一条城市与乡村统筹、环境与产业互动的双赢路子。可以说,生态这张名片已经越擦越亮,成为漳州最宝贵的特质。

  后半句“文化名城”大家更不陌生。漳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获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撰写序言时就曾指出,“福建有福州、泉州、漳州、长汀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福建的骄傲”。通过这些年的保护开发,漳州更是成为第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城市发展是在继承之上的跃迁。之前,漳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接续发力,城市面貌大有改观,呈现出“一城花海半城湖”的景象。这是“田园都市”的底色,也是建设文化名城的底气。打个比方,一个邋里邋遢的人,即便再有文化,大家往往会敬而远之。只有打扮清楚了,大家才愿意走近你,了解你。如同外在美与内在美,当二者统一在个人身上,魅力就自然散发。

  “田园”是老天爷馈赠的,“文化”是老祖宗留下的。“田园都市”和“文化名城”应当是交融的。如何让“福建的骄傲”与“漳州的特色”融到一起,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这不仅是文与旅的融合,更是文与城的融合。“田园都市”是形,“文化名城”是魂,两者走到一起,城市格局才能打开,漳州才能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文化是需要载体的,就像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会体现在他的言谈举止中。漳州的海洋文化、闽南文化、红色文化怎么体现?“田园都市”就是这些文化最好的载体。

  而文化恰恰能最大程度提升“田园都市”的价值。一段时间来,我们持续推动“用闽南文化点亮千年漳州古城”,“点亮”二字很贴切。“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让漳州的“海洋蓝、生态绿、土楼韵、古城风、闽南红”与众不同的,正是文化这朵“梅花”。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0289.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