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
市花 山茶花
市花 水仙花
泉州市花 刺桐花
宁德市花 桂花
莆田市花 月季花
11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林连金林静娴王龙祥林子杰陈子良何美娇/文 杨希/图)记者,记着——记人、记事、记时代变迁、记城市发展、记社会万象。记录真实,传递温暖。
今天,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我们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掌镜执笔,记自己。
海峡导报,是全国唯一以对台宣传为特色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报。成立25年来,扎根厦门,深耕八闽,辐射台湾,沟通世界,从一纸风行入千家万户,到欣欣向“融”构建“报、网、微、端、视”于一身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境内外总粉丝达6000万+。
“您好,我是海峡导报记者!”每一天,我们的热爱,奔跑于八闽大地,跨越海峡融通两岸,深深融入每一座扎根城市的血脉之中,同呼吸共发展。今天,一起走近海峡导报的“驻站之花”们,倾听驻站记者与所在城市同奔赴、共成长的美好,感受“并蒂花开”的愉悦与芬芳。
首先登场的是“凌波仙子”王龙祥。此兄可谓“仙气”十足,驻点漳州龙海10余年,已得水仙精髓——清水一杯便可亭亭玉立、吐绿飘香;一腔热爱把“农村田埂到政府大院”跑了个遍,也“跑”出了读者对“龙海一哥”的信赖。
刺桐花开刺桐城,红红火火,热情奔放。何美娇“把热爱留在每一次采访”,讲好泉州故事,传扬泉州人民“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彰显刺桐花“忽惊火伞欲烧空”的旺盛生命力。
“既足风前态,还宜雪里娇。”驻点龙岩的李大荣,像山茶花一样,既热情洒脱,又坚韧有梦想,十年如一日深耕闽西沃土,用笔用心用情记录龙岩发展新画卷。
一年前,她还懵懂好奇,一年后,她已蜕变成长。一年来,叶雨欣不断学习积累,奋力前行,真情描绘宁德的日新月异,笔触温良,丹桂飘香韵味长。
莆田小伙陈子良熟悉家乡,根植家乡,传递家乡声音,展示家乡风采。他追风赶“月”,一年四“季”,步履不停。
她像一只轻盈的蝴蝶,肩负使命,越过海峡,飞入蝴蝶兰丛中,笑傲东风里,记录宝岛的美好,也无惧“风雨”疾呼,盼“惊醒梦中人”。林静娴坚信:风雨过后天更蓝,万丈长虹终将连通两岸!
驻台记者林静娴
风雨如晦,守望春暖花开
林静娴驻台工作从今年的7月下旬开始,10月下旬结束。她来回途中分别遭遇台风“格美”和台风“潭美”,同期驻点的其他媒体同仁开玩笑说:“这是‘风里来雨里去’。”
风里来雨里去,不仅是具象的天气,也映衬了同样风雨飘摇的岛内局势和两岸关系。林静娴处在变幻的气象之中,直面风雨、感受风雨、记录风雨。
“XX这次不接受访问”“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不方便回应”“不了解,谢谢”……诸如此类的话,林静娴在这轮驻台采访中越来越常听见。台当局在各领域的施压,让不少岛内人士面对大陆媒体时噤若寒蝉,也给记者工作增添重重困难。不仅如此,“大陆驻台记者”身份因人员稀少而变得敏感,采访场域周遭潜藏着越来越多的“眼睛”,种种压力落在肩头,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但林静娴说,驻台记者必须坚持报道,报道台湾年轻人对大陆潮流文化的向往;报道两岸宗亲对传统美德的坚持;报道教师、学者对“台独”课纲的批判;报道统派人士一次次走上街头的疾呼。因为如果没有大陆驻台记者的坚持,这些声音就很难再有机会传递出去。
9月底,大陆驻台记者们原计划赴马祖采访,了解“十一”黄金周前当地接待大陆游客的准备情况。彼时台风“山陀儿”正在台湾岛南面蠢蠢欲动,给行程增添变数。“去不去?”“去吧!大不了困在马祖几天。”林静娴下定决心走这么一趟,不仅实地走访了马祖主要码头和景点,也与当地餐饮业者、特产店业者、民宿业者等深度交谈。业者恳切地表示:“就靠记者朋友们了!”多亏了这一趟,导报记者深入报道了马祖旅游产业现状,也传达了马祖百姓对大陆游客的殷殷期盼。
抓住一切观察报道台湾的机会,是林静娴的工作准则。例如一碗芒果雪花冰,反映出台湾果农辛勤劳作却“赚不到钱”的困境;下雨天外卖平台频出包,能看出岛内严重的缺工情况;一张手机贴膜的背后,是物价高涨带来的民生多艰。曾有一位媒体前辈说:“我们这些驻台记者都是‘愁台派’,为台湾风雨如晦的未来而担忧发愁,所以才要努力用文字和镜头描绘真相,只盼能‘一语惊醒梦中人’。”
风雨过后的天空总是格外湛蓝,万丈长虹终将连通两岸。每一位驻台记者都在坚守中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驻龙岩记者李大荣
扎根闽西红土地的“多面手”
2011年,海峡导报龙岩记者站揭牌成立。那时候的他,还在读大学。直到2014年,他来到龙岩站,一待就是10年,深耕闽西沃土。他就是海峡导报龙岩记者站记者李大荣。
谈及为何一直会留在龙岩,科班出身的他笑着说,为了生活,但更多是为了梦想。
在历史长河里,10年宛如一瞬。身处其中的人们总能感受到变化:在3600多次日月升落中,闽西这片红土地遍布了龙岩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足迹。作为“足迹”的记录者,他感慨良多,在龙岩的这10年,是龙岩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10年、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10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10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他用笔记录龙岩发展“新画卷”,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使命和担当。
在个体生命中,10年分量很重。作为一名驻站记者,他扎根基层、冲在现场,白天采访完成,晚上回来写稿,经常半夜还在思考稿件标题,用笔记录、用心感悟,见证了闽西革命老区的不断崛起。他的笔下见证了龙岩大桥、龙津湖等“大事”的发生,也小到曾为文章中的一个错别字,半夜独自流泪。他用2000余条见报稿件、超5000条新媒体编发稿件,记录了龙岩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脚步。
他的笔触,涉及到公检法、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报道了一个个支撑发展的重大项目、一张张含金量十足的国字号名片。写稿没有尽头,只有愈发坚定,不知疲倦,乐在其中。至今,他仍觉得写稿,是一件神圣的事,一件不能马虎的事,稿件后面的署名,就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他总说,稿子就如亲生的娃一般,必须认真再认真。每每稿子结束,他总是会字斟句酌,反复核对,硬扣每个字眼,尽量做到初稿就是终稿。
10年之间,他默默耕耘闽西,成为了一名扎根基层的“多面手”。他认为每一个驻站记者,都必须是一个“多面手”,至少需要具备四大基本功:写好稿、善协调、能克己、会经营。
这位“多面手”,还继续奔跑在追梦的路上。
驻漳州记者王龙祥
用双脚“跑”出的“龙海一哥”
常年驻扎龙海的海峡导报闽西南全媒体中心记者王龙祥,有个绰号——“龙海一哥”。他可不是浪得虚名,这个绰号,是他用两只脚“跑”出来的。
王龙祥是2011年从厦门总部调到漳州记者站,并负责龙海区(当时的龙海市)。为了跑透整个龙海,他每周都要搭乘各种交通工具,进村入社。这些年来,他跑遍了龙海的每个角落,以至于很多人都以为他是龙海人。
谈及如何做好驻站记者?他认为:就是要“从农村田埂到政府大院”!
从“农村田埂”开始,就是要深入基层,打好群众基础,取得读者信任。
2013年3月,龙海东园镇过田村的一个8岁小女孩患了恶性脑瘤,在漳州市医院住院。手术前,小女孩有个愿望,想看看在监狱里服刑的爸爸。小女孩的爸爸一年前因为与妈妈吵架,不慎把妈妈推下楼摔死被判刑。事发当天,也是他前往现场采访报道的。
当时,孩子的奶奶主动联系了王龙祥记者,希望能帮孩子完成心愿。于是,他又跑到漳州市医院采访,并联系了厦门监狱,成功地让小女孩实现了愿望——在手术前一天,厦门监狱的工作人员送孩子的爸爸来到医院,还给孩子捐款。
小女孩的奶奶非常感激地对他说,她儿子坐牢是咎由自取,记者能帮她的孙女实现愿望,真的令她没想到。孩子的爸爸也感动不已,给记者写来感谢信。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也正是他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为百姓排忧解难,让他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印象,并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在整个龙海形成了一个“线人网”,哪里发生什么事,他就能通过这个“线人网”第一时间知悉。这也是他被称为“龙海一哥”的原因。
到“政府大院”,就是联系各部门,扎根了解各部门,为融媒体+政务服务思考新闻品种,新闻报道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认可。同时,舆论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篇好的舆论监督报道,不仅仅是“戳”相关部门的痛处,更是要建设性监督,挖事情的真相、矛盾点和问题的症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报道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一次次采访中,“一哥”与龙海各镇街、部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很多单位也成了他的“线人”。
虽然他已经在龙海驻站10多年,但他依旧不忘初心,一直在“奔跑”的路上。
驻泉州记者何美娇
把热爱留在每一次采访中
今年,是何美娇成为新闻人的第6个年头。怀着对新闻的热爱,她从一名新闻“门外汉”慢慢成为独当一面的记者。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每一段视频……怀着对工作的热情,她把热爱留在每一次采访中。
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才能写出好故事。从会场到田地,从山上到海边,从工地到企业,在地头田间,在案头笔间,“在新闻的世界里,每一次采访都是与故事的一场邂逅,而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生活真谛的剖析”。她希望用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这片热土发生的点滴与变化。
她用文字、用镜头记录泉州发展与变化,采访泉州市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见证了上千名海内外嘉宾齐聚泉州,共话乡情,共谋泉州发展;采访泉州第五届海艺节,记录泉州多元文化风采和八方来客对泉赞誉。她深入挖掘泉州故事,传递泉州好声音,从感人泪下的华侨寻根故事到激动人心的泉州奥运健儿夺冠,从趣味横生的闽台泼水节到海峡两岸农订会,从台风抗洪救险到家园清洁,从首趟泉州中欧班列开通到首届国际篮球博览会开幕……泉州各重大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她记着、写着、拍着,数不清的新闻现场和感动瞬间至今历历在目。
写稿、采访、编辑、出镜、拍摄、剪辑、排版、海报设计、运营新媒体……身在地方记者站,她始终认为,记者不仅要专业,而且要“多学一点”,不仅要以一个观察者的姿态去看待记录时代的发展,也要顺应技术的变化,以应对时刻变化、边界逐渐模糊的媒介环境,不被时代抛弃。“地方记者站人手有限,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记者需要拥有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能于一身的能力,要能写能拍能策划,才能胜任记者站的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还要多学一点,我还要再精进些,才能多形式、多视角、多层次讲好泉州故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闻记者的使命。”何美娇说。
有人曾问她:“做记者难吗?”她回答:“难,但很快乐。”
驻宁德记者叶雨欣
享受与不同人的“思想碰撞”
又一个记者节悄然而至,对于新人记者叶雨欣而言,这也是她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一年前,叶雨欣带着对新闻的无限憧憬,踏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作为海峡导报宁德记者站的记者,她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会更加多元,面对拍摄、剪辑、“大闽新闻”公众号运营、重大活动采访等一系列的工作内容,难免有些晕头转向,无从下手。她在不断摸索过程中,始终以“全媒体记者”的目标要求自己,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学习和积累,先摸清每个平台的风格和审核机制,再将稿件针对不同的平台“加工”成不同的风格。
“新闻讲究时效性,特别是当下信息爆炸的全媒体时代,对于新媒体要求更加严格,现在的我基本24小时随时待命。”叶雨欣说。
在过去的一年里,她陆续参与了世界储能大会、宁德大黄鱼美食文化节、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宁德市第六届运动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采访报道,用手中的笔、相机记录下了她眼中宁德的日新月异。
回望过去一年的工作经历,叶雨欣对自己选择这份职业有了全新的想法,选择成为记者的理由是因为享受采写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能够去到不同的地方,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交流,不断的“思想碰撞”带给她源源不断的新鲜感,“我享受这种生活方式,同时稿件刊发出来能够让一些问题受到关注并得以改善,这些都成为我值得骄傲的经历”。
在她看来,有见地的采访、有深度的观点、有温度的笔触,就是记者不可替代的生产力。对于未来的期待,她表示:“我很庆幸当初的职业选择进入了这个行业,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将始终保持这份初心与热情。‘您好!我是海峡导报记者’这句话,我希望一直能说下去。”
驻莆田记者陈子良
追随妈祖脚步,传递家乡声音
如何更好融入莆田,做好驻站工作,感受并记录莆田民众的真实生活、传达民众心声,是陈子良被派驻莆田站后时常思考的问题。他的答案是,从身边事做起,将镜头对准莆田社会公众,以不同的视角切入报道社会民生、地方风俗。
莆田人与驻莆田站记者的双重身份,对于工作的开展是有利的。熟悉莆田地方文化与风俗民情是他的优势,随着工作的深入,更使他感受到这座号称“海滨邹鲁”的城市的文化底蕴。莆田文脉千年流传,其中最为人知晓的是妈祖信俗。在每年的妈祖信俗活动现场,总会留下他的身影。妈祖诞辰、妈祖巡安、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在不同的活动现场,追随妈祖脚步,参加相关活动,体验妈祖信俗,感受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记录两岸信众虔诚的信仰,一次次学习与体验的旅程,带给他的是不同的心灵震撼。
近年来,莆田大力宣传元宵习俗,“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最长、最火、最热”的莆田元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注意。莆田元宵从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村村闹元宵,家家齐上阵,爬刀梯、跳傩火、摆棕轿、打铁花,不一而足。身为驻站记者,陈子良自然要紧紧跟随火热元宵的脚步,在一个月内辗转多个村落,感受来自莆田乡间的那份火热与赤忱,记录莆田人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这一过程不可谓不辛苦,起早贪黑,跟随报道,抓紧时间写稿,但心中那份满足是无法言表的,这是驻站记者与莆田人双重身份带来的责任感与满足感。
同时,对新闻和公平正义的坚守,也是记者应有的担当。为了报道一起突发事件,临时整装出发,驱车数十公里前往现场;调查社会民生情况,深夜蹲点、“搭讪”采访,也成了陈子良驻莆田站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追风赶月,步履不停。记录莆田社会,发出莆田声音,驻站记者的使命感驱使着陈子良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