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讯(导报记者康泽辉钱玲玲林泓) 徜徉“海上大观园”,尽览华夏衣冠之美,昨日上午,“穿越千年遇见一厦”2024(厦门)中国汉服文化节在厦门园林博览苑盛大开市。
国风市集、非遗潮玩展、述什东方寻香之旅、非遗我来学+四雅体验……漫步江南水街,打开一幅“新中式人间烟火”的美好画卷。
本届汉服文化节由“晓鹿水,觉醒你的东方美”晓鹿水新中式汉服总冠名,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指导,厦门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海峡导报社、厦门风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晓鹿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
今明两日,汉服文化节精彩继续,邀你共襄盛举,再续华章。
白兰阿姨来了带来地道簪花
“一念簪花,一世无忧。”这个来自福建的非遗传统,目前已经风靡全国。
在泉州蟳埔村为毛晓彤打造了“蟳埔女簪花围”出圈造型的首批“簪花围服饰技艺能人”白兰阿姨,三天都将亲临厦门园博苑,为远道而来的市民游客展示地道的簪花技艺。
昨天一开市,就有白兰阿姨的“拥趸”陆续前来打卡。来自集美后溪的5岁女孩涵涵,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国风市集,还体验了一把“簪花”。“我俩都喜欢汉服文化,也带她来体验簪花、花灯等传统非遗技艺,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涵涵妈妈说。
“汉服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簪花非遗结合非常完美。”白兰阿姨的儿媳妇阿珍姐告诉导报记者,“簪花有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寓意,这一次来中国汉服文化节,希望把簪花之美和汉服同袍们分享,把簪花推广出去,把幸福美满的祝福送给大家。”
AI汉服试衣开启奇妙体验
AI赋华裳,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交融,在江南水街开启。
活动首日,由厦门奕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AI汉服试衣”体验空间,引来广大汉服爱好者的追捧和体验。
“我们将AI应用于汉服,创建虚拟试衣间,实现各种身形、动作、场景的换衣。”工作人员向导报记者介绍,只需动动手指,即可轻松切换秦汉、晋、隋、唐、宋、明等不同朝代的不同穿搭风格。
除了AI线下试衣机,还可以在小程序上实现与汉服“面对面”的交流,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AI体验穿汉服的感觉特别奇妙。”家住集美区的张小姐学习古筝多年,一直想体验穿汉服弹古筝的感觉。“AI汉服试穿解决了我的困扰,在线就可以试穿不同朝代和风格的汉服,避免买到不适合的汉服。”她说。
巧手勾勒漆线走进非遗技艺
漆线雕是闽南民间古老的传统工艺,因以漆线装饰雕塑作品而得名,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厦门漆线雕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昨日,福建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省级漆线雕大师郭劲旺老师也带队来到江南水街,带来了自主开发的“漆线雕DIY体验包”,让普通人也可以快速入门,学习这门非遗技艺。不少“漆线雕”爱好者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勾勒漆线。在一名爱好者的巧手勾勒下,一尾“金色凤凰”跃然“瓷”上。
郭劲旺的女儿、厦门漆线雕区级非遗传承人郭银燕告诉导报记者:“这次我们还展出了和汉服文化更契合的漆线雕‘婚书’,并在玉佩上勾勒漆线,做成了汉服的配饰,进一步增加汉服文化的内涵。”
声音
多办汉服活动多多宣传汉服
昨日上午,一袭明制汉服的陈女士,带着穿着飞鱼服、戴着状元帽的儿子小洋,来到现场打卡。
家住集美杏林的陈女士,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近六七年来更是深深爱上了汉服文化,家里自购的汉服都不下20多套。
陈女士说,希望这样的汉服文化节可以越来越多,多多宣传汉服文化,让国民爱上汉服。
接受文化熏陶培养美学美感
余女士带着3岁的儿子姚成煜,从福州赶来,奔赴这场汉服之约。
余女士是“晓鹿水”新汉服的粉丝,除了自己穿着一袭新汉服,也给小煜精心打扮。小煜穿着一身明制汉服,格外神气。“这次汉服文化节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好机会,也希望小煜从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培养他的美学、美感。”余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