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摄影师陈丽云用光影讲述福州平潭故事

日期:2024-11-16 来源:平潭网 浏览:4 评论:0
乡村摄影师陈丽云用光影讲述平潭故事

4年前,陈丽云为自己挑选了一台富士相机,作为26岁的生日礼物。4年后,她带着这台相机来到了磹水村,用它去触碰日常中那些被遗忘的温柔和力量。一张照片就是一个故事,这样的故事陈丽云三个月里攒了63个。她的摄影作品《在村》系列,不仅是影像的记录,更是一段返璞归真的旅程,提醒人们去找回“附近”中的踏实与远方。

清晨六点,陈丽云早早起床,穿上喜爱的棕色小皮鞋和复古花裙子,坐在窗边读书。窗外是村中那条常走的大道,自然光透过薄雾洒下,让她心生宁静。只要天气晴朗,她就会带上相机,沿着这条路慢慢走出去。在她的镜头下,板凳上聊天的老人、田间缓慢生长的农作物、墙边堆积的旧柴火,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她为每张照片都配上一段小诗或者一段当下感受的文字,她说,“这些日常里,藏着让我踏实、我想要找回的‘附近’。”

用相机和文字触摸真实的乡村生活

陈丽云不喜欢之前的工作环境。“办公楼里的窗户只能向外推出去一条缝,我感受不到自然风,只能吹空调。”后来因为一些契机,她来到了磹水村,成为一名民宿管家。“这里有很多老树和老建筑,我发现自己更适合在村子里生活,这里有可以滋养我的那一部分日常。”

初到磹水村,陈丽云和大多数人一样,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开始对那些热门的景点感到厌倦,更想要发现一些与人、与生活更紧密相连的东西。“我在想,北线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除了网红打卡点,这里有没有更温暖、更真实的人文方面的东西?”她回忆起自己的疑问,这股探索的欲望驱使着她走进了村庄,那些隐藏在旅游地图之外的小路、庭院,又或者是村庄角落里的日常生活,开始成为她镜头的主角。

“大家都知道共享单车,但是你走进村子,会发现这里更多的是‘共享座椅’,它有可能不是一个很具体的椅子,可能就是一块石头,或者一张床板,大家围坐着聊天,进行面对面交流。”摄影作品《在村》系列的第一张照片正是由两块深青色大石头,也就是村里的“共享座椅”开始。

“村子里每家都有长板凳,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长板凳都用得着。”陈丽云说,一个村里没有长板凳那可是万万不行的。

第一次来到村里吃席,陈丽云激动地将镜头对准了村民手中握着的鞭炮、红色的席桌,她给照片填充上这样的文字:“放鞭炮咯,在村里,喜事总显得格外热闹,鞭炮声,小孩桌的笑声……人间值不值得我不知道,这一刻,村间值得。”

慢慢地,陈丽云开始意识到,这些平凡的日常片段并不是生活的细枝末节,而是有意义的、美好的、容易被忽略的福州平潭特色故事。在拍摄的过程中,陈丽云逐渐产生了一种“着陆”的踏实感。于是,她开始沉迷于这种朴素而真实的记录方式,关注村民的生活方式与村里的细微变化带来的美好。

一次,陈丽云在村里偶遇到一位戴着斗笠的阿姨在劳作,背景是斑驳青绿的墙壁,阿姨带着笑意,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倒映出一丝棕红。“我问阿姨说能不能拍一下她,阿姨害羞地回答,这有啥好拍的,人也黑黑的。”陈丽云在拍下这一幕后记录道:“也许阿姨觉得黑黑的不好看,但是阳光照在她身上,真的挺美的。”

在这种探索中,陈丽云发现了更多村民的生活故事,也慢慢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陈丽云坦言,“当我去留心观察我的周边,我发现以前的自己太容易忽略这些细微但美好的变化,是村庄里捕捉的日常点滴滋养了我,让我找回了我的‘附近’。”

找回“附近”就是找回踏实感

“找回附近”这一概念源自社会学家项彪的启发,项彪在书里写道,“面对一个很不稳定、不太好的世界,你要坚定、勇敢地建立自己的附近,不要牺牲日常。”而这也正是陈丽云创作的核心。她希望自己的镜头能帮助更多人返回日常,返回生活本身,找到那些忽略已久的日常细节。

陈丽云说:“当我住在城里,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把注意力和时间都让渡给了电子设备。其实电子设备在增添便利的同时,也会徒增我们很多的空虚。我特别喜欢村子里的一点,就是这片土地可以帮我找回踏实感。”

在望向窗外的日子里,偶然的一个瞬间,陈丽云定格过着这样一个“经常路过”的老奶奶的故事。“我坐在窗前,看到老奶奶走过去,刚好老奶奶也看到了我,和我有了对话。”陈丽云回忆道,老奶奶非常热情,就算只会为数不多的普通话,也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恰饭没?(福州平潭方言,意为吃饭没?)”。

村里的红薯丰收了,“经常路过”的老奶奶送来了一大筐。“我看着她精心挑选的样子,仿佛我就是她那久不见的孙女,我连连向她道谢,她却慈爱地说,你们肯吃,对于老人家来说就是最好的。”陈丽云说。

“后来每天,‘经常路过’的老奶奶都会跟我打招呼。她送的红薯又大又甜,但是她却说只要我肯吃,就是最好的了。我的外婆也是这样,对于老人家来说,甚至‘肯吃’就已经满足了,我难以形容我的感受,就是非常感动。”陈丽云说。

像这样一个个感动的瞬间拼凑成了陈丽云对村子的热爱,她想要让更多人知道,像磹水村这样的村庄,每一天都发生着精彩的故事——它可能在村口飘扬的炊烟中,在村角堆放的柴堆里,也可能在陶瓷盆里的蔬菜苗上。她不断提醒,生活的力量和温暖源于我们对日常的关注与珍惜,不要牺牲“日常”,找回我们的“附近”。

在“黄土和天”里找到“诗和远方”

“我有一个干工地的朋友,他和我抱怨,说自己每天面对的都是黄土和天。”陈丽云聊起朋友对她倾诉的烦恼,“我就和他说,我每天面对的也是黄土和天,但我找到了当下的诗和远方。”

陈丽云想传达的也是这样的一个理念,她用相机记录村庄的生活,不仅是为了留住一段段日常,也是为了探索人们与生活的关系。对她来说,村庄的泥土和广阔的天空里,藏着许多细微的美好,也蕴含着当代年轻人向往的诗意与远方。

她希望,这些影像可以让年轻人从“荒凉”与“奋斗”中重新找到生活的盼头,看到过去世代在艰辛中创造的温暖与力量。“如果你愿意让你自己成为发现美的生活家,哪怕可能是一个很破的村子,哪怕黄土再黄天再远,也可以找到它的美感,在那里的生活就可以充满诗和远方。”

一次,陈丽云拍摄到一处老宅的画面,那是村里一座用了几十年的石头厝。她回忆起小时候听自己的爷爷说,当年没有足够的积蓄,花好几年的时间来积累木料、石料,才建成了自己的家。她说:“爷爷那一代人,安居是件大事,心中一直有个明确的目标,哪怕再苦再累也相信,只要努力,总能盖起属于自己的房子。”陈丽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经常会自我内耗,变得“丧丧的”,有可能是因为缺少了和爷爷一样对生活的“盼头”。

她在村庄的某个角落,拍摄过一堆凌乱的废柴,那是村民为了冬天的寒冷日子提前准备的柴火。这堆“废柴”让她想起一些年轻人自嘲为“废材”的话语,她配文道,“村子里的烟火,是由这一堆废材生成的,这么说,废材的用处还挺大。”

陈丽云还曾在码头遇到一位高温烈日下辛苦劳作的阿姨。“她的个子瘦瘦小小的,很叫人心疼,我走过去问她这么大太阳怎么不回去休息,不觉得很辛苦吗?”阿姨说:“我这么辛苦就是希望我以后的小孩能够不那么辛苦,找一份不晒太阳的工作。”

陈丽云深受触动,“我们现在认为的‘苦’跟老一辈人他们认为的‘苦’完全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认为苦可能是坐在办公室里打字,并不知道我们做的工作有没有意义,或者我们有很多的精神内耗,我们觉得这是种吃苦。很多老一辈阿姨每天面对着真实的劳苦,埋头苦干只是为了下一代‘找个不晒太阳的工作’。这样一比,我意识到我有时候抱怨生活的艰辛,那其实并不算真正的‘苦’。”

陈丽云以这种直接的生活影像,让更多人看到上一代人朴素的理想和生命的韧性。她希望,年轻人能够从这些《在村》的影像故事中汲取力量,而不是被虚无的内耗所困扰。

村民们的生活有着踏实而具体的追求。他们在泥土中劳作,为的是家庭的温暖与生计的保障,这种对生活的信任、对未来的坚定,是许多现代人所缺乏的。陈丽云说:“当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想到他们心里的牵挂和责任,才明白,生活的‘诗和远方’其实并不遥远,它就在脚下的土地里,也在我们努力守护的每一个日常里。”

通过摄影作品《在村》系列,陈丽云希望能引发年轻人对生活的重新思考。她相信,“黄土和天”之间的简单生活,承载着生活的真谛与意义——面对现实、扎根现实,在每一份平凡的努力、在每一个真实的瞬间里。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1743.html
标签: 平潭县教育局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