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讯踏入福建馆,360度全覆盖的蓝色大屏动态投射着“荧光海”,这一刻,“星辰大海”具象化了;再往里走,高水平“海上福建”如同微缩模型般,映入眼帘——
第二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福建馆用9000平方米的面积,呈现新时代“闽在海中”的图景。记者了解到,今年参展面积与去年相比实现了翻倍增长,包括电动船舶产业链展区、海上风电展区、海工装备展区、深海养殖展区等。
从福建馆,记者微窥福建海工装备发展之“质”:逐梦深蓝、竞逐新质、绿色驱动——三个关键词折射出正加快崛起的“海上重器‘福建造’”这一传奇。
在这里,“逐梦深蓝”从愿景变成实景。
全球最大的敞口集装箱船——3700TEU集装箱船“地中海努里亚”轮,是我国出口的高附加值、高技术性能、高难度的超大型敞口集装箱船;“闽投1号”,全国首个半潜式渔旅融合平台,具有机械化、智能化、可抗风浪等优势,宛若“海上钢铁侠”……依托船模,福建馆集中展示了我省在电动船舶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图景,从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
无独有偶,在海上风电展区,“链长”三峡集团汇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展示福建在海上风电领域的累累硕果;深海养殖展区全景展示了福建构建“育苗—养殖—加工—品牌—销售—餐桌”的海洋全产业链;海工装备展区则突显交通、港口资源、码头配备、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优势以及海工装备制造等发展成果。
福建馆展出的百余件展品,件件是我省多措并举补链强链、推动航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印记。记者了解到,我省已形成海工装备、深海养殖、海洋新能源、临港石化等产业支撑,初步形成闽江口、三都澳、湄洲湾、厦漳湾等产业集聚区。
在这里,“竞逐新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所在。
3D打印一艘10米长的实物船艇只需一天时间!宁德未来船艇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第二次来到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其展示的10米实用船艇3D打印工艺,引得现场观众点赞。记者采访时,该公司董事长秘书林发祺正忙着加一些客商的微信。
“3D打印技术可实现复杂结构的制造,为船艇设计提供更多可能性,还可快速定制出具有独特性能的船艇产品。”林发祺将其比喻成“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他说,新能源、新材料在渔业装备领域的应用正在日益活跃和发展当中,通过引入3D打印技术,船艇制造业可以实现从设计到制造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此次,福建馆共吸引超50家企业参展,全面覆盖了船舶制造、风电、游艇等核心产业领域。除了央企数量有所增加外,500强企业宁德时代首次参展。
据悉,国内各类水域中,已有超过700艘电动船舶搭载了宁德时代电池;而在2020年,宁德时代就下线了首套海洋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展板上的成效与规划,无不体现宁德时代持续探索更高效、更敏捷、更持续的制造模式。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向水面寻找创新业务,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入海”。“当人们投入更多金钱和人力寻求创新时,创新会加速发生”,正如此前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创新一直是宁德时代的生命力。
向海图强,福建以科技创新推动航海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已设立福州海洋研究院,嫁接6个海洋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建设4个海洋科创成果集中转化区,形成了“1+6+4”海洋科创体系。目前,已培育涉海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涉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8家。
在这里,“绿色驱动”已然是航海装备产业的未来新走向。
星云股份船用集中式超级充电系统亮相,引起业界关注。该产品具有超长寿命设计和高可靠性,超充终端最高可提供600kW功率输出,能够全方位满足电动渔船、游船、河运货船等船型的快速充电需求。该系统车用版本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船舶充电版本今年也成功中标宁德翠屏湖的电动船舶项目。
“船舶低(零)碳发展是航运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趋势。”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刘智说,全球航运业驶向零碳时代,新的发展机遇也随之而来。
综观此次福建馆的四大展区,“绿色”“零碳”等标签贯穿始终——
看“福建造”,全球首艘具备横跨大西洋能力的LNG燃料汽车运输船模型四周人头攒动,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均介绍道:“这艘船拥有13层汽车甲板,最大装车量可达7500辆,用LNG进行驱动,减碳量达到27%。”
看“中国造”,国内第一艘氢能源动力的船舶“三峡氢舟一号”模型引人瞩目。“目前这艘船运行了一年时间,我们愿意融入‘电动福建’,带动整个产业更好发展。”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文军说。
有理由相信,在“重器”加持之下,福建海工装备产业将迎来跨越发展,阔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