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黄地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军人刘志宇 2006年,退役军人刘志宇开始参加黄地村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2021年,刘志宇当上黄地村党支部书记、黄地村委会主任,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说服村民回乡,把荒废的土地重新耕作起来。在集美最偏远的黄地村,这位“兵支书”靠务实肯干的精神,深扎一线,积极谋划集体经济振兴之路,带动村民建设以“景观、景色、景区”为一体的新型农村。 发展生态种植农业 让村里荒地“活”起来 黄地村的脐橙和蜜柚已有3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小有名气。但由于该村地理位置偏远,山地多,产业结构单一,导致人口外流严重,全村只剩下一些老年常住人口,面临着耕地荒废率大、产业链条窄短等不足。 如何破解?刘志宇想的办法就是让荒地“活”起来,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刘志宇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动一些村民回乡种植脐橙等水果,向他们推行惠农政策,发放脐橙套袋、蜜柚套袋,为村民减轻成本负担。经过努力,68户农户申请到了有机肥补助480吨,补贴金额达到24万元。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刘志宇和村民们开发村东南片区田地、许田、开山梯田三块种植区,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农业,统筹发展蜜柚、脐橙、沃柑、各类蔬菜等绿色优质农产品,并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引进农业企业进驻,解决水果销路问题,也为发展休闲体验农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我们形成了以脐橙种植为主导的产业,脐橙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有效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刘志宇认为,通过积极鼓励引导有能力、有技术、有资本、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回村创业,才能真正带动黄地村产业的发展。 推进村校企合作 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刘志宇深知,发展集体项目,才能谋划振兴之路。在他的宣传和推动下,黄地村开展“村校企”合作。由黄地村集体合作社牵头,协调提供10亩左右的优质农田,作为试验基地种子种植示范田,探索研学基地等新模式。带动黄地村民就地上岗、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同时让村民逐步掌握并提高蔬菜种子种植技术,增加村民收入。 “今天我们来到了山高皇帝(黄地)远的黄地村,黄地村是集美区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是产业兴旺农家富、山清水秀乡村美的绿色生态村。”集美大学的青年志愿者正对着镜头热情介绍,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向网友们全方位展示黄地村的绿色生态景观和果树种植园。集美大学师生代表还为村民们带来100吨最新科研成果——蚝壳土壤改良剂,并把它们免费赠送给村里的30多户农户,这是刘志宇“引智入村”的成果。 今年5月,刘志宇联合厦门理工学院、万嘉清水(厦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等推进了“村校企合作”签约,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黄地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借助“村校企”合作契机,2022年以来黄地村已经实现50万元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从军营回到家乡,刘志宇虽然脱下了军装,但脱不下的是刻在骨子里“向前冲”的肌肉记忆。对于黄地村的未来,刘志宇信心满满。“以后你来这里,可以和家人朋友泡茶聊天、采摘水果、休闲度假,体验大山里的慢生活。”刘志宇表示,黄地村将以农业现代化、乡村特色保护为出发点,以“闽南第一橙”为目标,形成以“景观、景色、景区”为一体新型农村。 图:刘志宇(右)在黄地村引入“便民地磅”,为运输车辆提供过磅服务。 (文\记者 冯立东 通讯员 杨卫东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集美报)
2006年,退役军人刘志宇开始参加黄地村的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2021年,刘志宇当上黄地村党支部书记、黄地村委会主任,想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说服村民回乡,把荒废的土地重新耕作起来。在厦门集美最偏远的黄地村,这位“兵支书”靠务实肯干的精神,深扎一线,积极谋划集体经济振兴之路,带动村民建设以“景观、景色、景区”为一体的新型农村。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3813.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 条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