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兴村 筑强台贸田墘品牌

日期:2024-11-25 来源:厦门日报 浏览:2 评论:0

翔安区田墘社区发挥闽台文化及台贸产业独特优势,全面提升社区“颜值”和“气质”

记者 曾嫣艳

姑婆祖孝廉广场。

  

风狮爷邮局。

  

扫码观看田墘社区精彩视频

  本组文/ 本报记者 曾嫣艳

  本组图/ 本报记者 张奇辉

  拖着行李箱的达人,在风狮爷邮局前记录旅行的足迹;身穿新疆传统服饰的退休阿姨,在红砖古厝前载歌载舞,用手机直播“欢乐的古丽”;漫游的年轻人在别致的民宿邂逅美味的咖啡,在文创市集与下象棋的大爷来一番精彩的“车轮战”……

  翔安区大嶝街道的田墘社区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从昔日的传统村落到如今充满现代气息又不失文化底蕴的城中村,田墘社区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不仅提升了社区的“颜值”和“气质”,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让这片土地与毗邻的厦门翔安机场航站楼建设同步进入“关键期”,一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聚力基建与产业

  用文旅打响知名度

  走进田墘社区,映入眼帘的除了干净整洁的石板路,还有一栋栋错落有致的闽南古厝。这里是闽南文化的缩影,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与记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区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嶝街道以党建为引领,聚力基建与产业,开启了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新篇章。

  “以前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有时台风一来,屋顶掀飞漏雨。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居民郑建金见证了村里的变化,“现在一切都变好了!”作为第一批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试点,田墘社区拆除了路边的鸡鸭舍和违章搭盖的铁皮屋,将柏油路铺到百姓家门口;用下沉式井盖装饰了原有凹凸不平的“井盖伤疤”,让雨污水管网入地,巷道更整洁干净了;在街头空地铺装花岗岩,点缀石磨、石桌、石凳和闽南陶罐,营造出各式庭院的氛围;“蜘蛛网”般的空中缆线入了地,改造后的配电站、公厕、卫生所等设施融入了核心区古建筑风貌。“幸福的民生工程,暖到了百姓心坎里。”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下午4点多,文创市集内大爷们三五成群地围坐在石桌前,下棋、喝茶、话仙,大妈们凑在一起带娃做“手工”。田墘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明钦告诉记者,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启动后,原先大铁棚的农贸市场改建成近千平方米的文创市集,并搭配了公共服务区、休闲广场、文创商铺、老人活动中心等,成为展示田墘文化、举办居民活动的社区共享活动空间,还把一些老房子盘活,建设了村史馆、政协文史馆,打造一些小微公园,增加居民的公共活动空间。

  大嶝街道社区建设办主任朱海清说,田墘社区的文旅品牌逐渐打响了知名度,一系列群众性文化主题活动的举办,不仅聚了人气,而且促进了消费。

  招揽人才和资本

  打造多元融合业态

  田墘与金门一水之隔,保留着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旧址建筑群、民国时期华侨回乡兴建的上百栋古厝等文化遗产。作为涉台文物,金门县政府总部、文书房、保安队队址、县政府盐兵楼等建筑经过修缮和保护,重现当年风貌。

  “只有尽可能地恢复文物原貌,才能更好地展现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在田墘社区党委书记郑国清看来,社区环境治理大提升,让这些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光彩。他说,社区将130多栋有近百年历史的红砖古厝修缮提升,让更多人才团队和社会资本参与进来,打造出更多的业态:中国作家协会两岸作家创作空间落户,厦门外图集团在红砖古厝里打造台湾书籍专卖店,民宿、酒吧、咖吧陆续进驻……

  田墘社区作为对台融合的最前沿阵地,充分利用其闽台文化及台贸产业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两岸共同发展的格局中。大嶝街道也有效利用田墘社区的空间资源,推动一系列公共空间的活化与利用。此外,以翔云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两岸产教融合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并落户田墘,为社区增添了新的教育动力。同时,一系列招商政策的出台,吸引诸如台青创业就业实训基地、台青创客公社等项目入驻,这些项目为台湾来厦门的青年提供了集“办公空间、服务配套、创客交流场所”于一体的全方位支持,吸引了台湾青年在田墘社区扎根发展,进一步加深了两岸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宜居宜业宜游

  展现现代化治理新风貌

  与红砖燕尾脊的闽南古厝遥相辉映的是位于社区西南角的7栋已经封顶的现代化建筑——这就是田墘新村。

  “明年1月份开始推进选房工作。”大嶝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张秀香告诉记者,田墘新村是大嶝全省首创农村宅基地建设分配“四统”新模式的延续,成功破解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宅基地僧多粥少”等困境,项目提供了468套住房,可以解决234户居民的住房问题。

  作为田墘社区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墘新村不仅提供了住房、停车等生活设施,还配套建设了老人日照中心、生鲜超市、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不仅如此,田墘新村项目还围绕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的核心,充分结合周边红砖聚落及其他文旅产业配套,提前谋划项目底层商铺业态打造,集聚资本,助推就业,为社区居民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创造新空间。

  田墘社区的现代化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人文田墘的打造到韵味田墘的提升,再到台贸田墘的发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嶝街道和社区居民的智慧与汗水。现在,田墘深耕在地海岛文化、闽南文化、战地文化,创优红色研学游品牌,“红色海岛”示范线串联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旧址群、“英雄三岛精神”主题馆、战地观光园、大嶝小镇等特色资源,年均接待来访调研、研学团建活动300余场、8000余人次。

  田墘社区

  田墘社区位于翔安区大嶝街道中北部,东邻大嶝小镇及新机场,西邻蟳窟社区,南邻山头社区,北面与厦门大学翔安校区隔海相望,辖区面积1.98平方公里。辖区户籍人口3908人,外来人口1241人。

  文旅兴村

  田墘社区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传承有红砖古厝文化、战地文化、姑婆祖文化、希元文化等多元的闽台文化,现存保留较为完整的闽南红砖聚落古厝群、弘一法师亲笔题词树龄近500年的菩提树、理学名宦林希元故居、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旧址7处12栋等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景点,其中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旧址7处12栋为省级文保单位,是两岸同胞共同抗日的重要史迹。

  声音

  田墘居民郑明志:以前这边生活环境脏乱,年轻人觉得没有发展机会,都不爱回来。通过城中村现代化治理,这里的生活环境、经商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文化景点的打造引来游客,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我也回来创业与生活啦。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4177.html
标签: 翔安海底隧道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