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客人请你留厦来
秋风起,上百种数以万计候鸟正赶来厦门
11月26日讯最近,不少市民拍到了成群鸬鹚在杏林湾翱翔的画面,场面很是壮观。数千只鸬鹚乘风而起,呼啸而过,引得许多人纷纷掏出手机,记录下这生动的一幕。
随着天气转凉,北方的冬候鸟们陆续“收拾行囊”,来厦过冬。一年一度的冬候鸟南下迁徙,就此拉开大幕。
厦门,地处东南沿海,正位于鸟类迁徙路线上。因为气候宜人,加上山海资源禀赋,成了这一群群“北方来客”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最易被市民感知到的冬候鸟,正是厦门秋冬最“顶流”的候鸟——鸬鹚。它们不远万里,每年如约而至,流连于美丽的集美新城杏林湾“度假”,演绎着一幅幅人、鸟、城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事实上,除了鸬鹚,还有多种冬候鸟也已抵达厦门,还有一大批冬候鸟正在赶来厦门的路上。市民也明显感觉到,最近看到的鸟似乎变多了。那么,厦门每年都要接待哪些候鸟呢,哪些地方是最佳观鸟地点?作为一名合格的观鸟爱好者,又需要注意哪些观鸟“礼节”呢?
连日来,导报记者采访了厦门多位观鸟专家和达人,为你定制一份厦门四季的候鸟观鸟指南,一起走近这群远方来客。
最“顶流”冬候鸟——鸬鹚
数千只鸬鹚在空中翱翔,飞出了“黑云压境”的既视感。是的,厦门秋冬的“顶流”——冬候鸟鸬鹚又回来了。
日前,导报记者就在厦门园博苑抓拍到了数千只鸬鹚翱翔捕食的盛况。“按照往年观测经验,高峰期应该有万只左右的鸬鹚在园博苑一带活动。”园博苑研学负责人于力说。
多年观察经验,让于力摸透了鸬鹚的规律。每年10月中旬左右,鸬鹚的“先头部队”就会陆续抵达园博苑,直至次年3月中旬才会陆续离开。
厦门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陈浩介绍,这些鸬鹚多为普通鸬鹚,通体黑色,头颈具紫绿色光泽,两肩和翅具青铜色光彩,嘴角和喉囊黄绿色,眼后下方白色,繁殖期间脸部有红色斑,头颈有白色丝状羽,下胁具白斑。
这么多鸬鹚,吃什么呢?“鸬鹚不挑食,哪种鱼多、容易抓捕,就吃哪种。”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观鸟协会会长彭志伟介绍,“园博苑所在的杏林湾水域有大量的罗非鱼,正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鸬鹚的食量约为自身体重的2到3倍甚至更多,一只成年鸬鹚,每天最多能吃下十来斤鱼。
据悉,杏林湾的罗非鱼属于外来物种,生存能力极强,繁殖能力强悍。有研究人员曾表示,大量鱼类可能导致水域过载,水环境变差。鸬鹚吃掉一部分鱼类,或对水域起到正面作用。
如何才能观测到鸬鹚“万鸟齐飞”的盛况呢?观鸟达人介绍,首先是时间点要选对。彭志伟给出的时间是“晨昏时刻”,也就是清晨天亮和傍晚落日时分最容易观测到。“天亮时分,鸬鹚鸟倾巢出动觅食,而到了傍晚时分,它们又集群归巢,这两个时段最容易看到群飞的盛况。”彭志伟说。
再来是地点要选对。多位观鸟人士表示,鸬鹚的活动半径很大,不会集中在一个区域觅食,厦门、金门等地水域都是它们的觅食区域,如杏林湾、马銮湾、筼筜湖等,观测的首选地是厦门园博苑。
此外,在马銮湾、五缘湾等地,也可以看到鸬鹚群飞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