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江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经验交流推进会举行。会上,典型示范试点企业、劳模工匠代表、行业代表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分别就产改工作进展情况和经验成效进行了交流。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领职工进入成长成才的“黄金时代”。通过思想引领、培训、技能竞赛、学历提升、工匠评选等方式,晋江正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的步伐,持续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开展技能竞赛持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在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晋江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特色,已形成涵盖鞋服、染整、纺织等链条齐全的产业集群优势。记者从晋江市总工会获悉,在晋产业工人有50余万。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迭代,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走访获悉,现阶段晋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还存在一些弱项和短板。比如,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总体不高,技术人才工匠总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数字化应用、研发设计类人才缺口较大,企业薪酬体系和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等。这些都需要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中破难点、解痛点、疏堵点。
对此,晋江企业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等多措并举,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助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2024年,晋江市总工会共收到了来自晋江全市各企事业单位报送的职业技能竞赛超30场。除了晋江本级的赛事之外,还有泉州市级、省级赛事,涵盖了食品、鞋服、物流、数字化应用等行业。”晋江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向“新”而行,需要广大职工更熟练掌握新技能,晋江市总工会开辟劳动和技能竞赛的新场景、新赛道,以赛赋能推动职工技术迭代升级。希望借助技能竞赛鼓励更多专业人才强化学习,加快自我提升步伐,练就“硬核”本领。
“产业升级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阶段性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产改管理体系的高度自洽,即通过员工上岗等闭环式管理、管理提升聚焦于岗位素质目标、将社会资源的运用与产改目标做全方位衔接,进而形成全息化的‘共推效应’。”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胡志吉表示。
这些年,凤竹纺织通过举办竞赛以及组织职工参加全国和各级行业技能竞赛,并对获得中高级以上职称和获得人社部门高技能人才认证的员工进行奖励,使得公司产业工人整体技能水平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凤竹职工获评正高级职称1名、副高级职称4名、高级技师3名,获得泉州市、晋江市认定的人才23名。
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会长王翔鹏表示,晋江制伞业始终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该协会每年举办不同形式的劳动技能竞赛,激励产业工人比学赶超。通过这些竞赛,工人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技能,还能学习到其他优秀工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竞赛的优胜者获得相应的奖励和荣誉,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个人成就感,也激发了其他工人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
“通过这样的竞赛励才策略,我们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制伞业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为伞业产业的持续创新和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王翔鹏表示,近五年来,晋江制伞产业评选认定了三批共15名“制伞工匠”,他们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行业内的顶尖水平,而且在传承和创新上也起到了带头作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在省级电视台展播,通过广泛的宣传,以此来激励和鼓舞广大工人队伍,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造力。同时,晋江通过“制伞工匠”评选,有效地提升了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搭建培训体系全年落实超1600对“师带徒”
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晋江抓住技能培训这个“牛鼻子”,加快构建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工会参与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引导产业工人适应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截至目前,晋江已成功建立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1家,泉州市级工匠学院1家,确定44家产改试点企业,打造5家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2家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等。
福建省晋江市华宇织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监冯强表示,为进一步加速推动员工的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全面覆盖各个层级的员工,确保每个员工都能受到优质的赋能培训,2023年5月,华宇集团商学院启动“蒲公英”培训计划。该培训计划通过制作统一的教材,集中培训内训师,由各个内训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复制到各个区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每个员工。截至目前,华宇商学院通过“蒲公英”培训计划共开展300余场次培训,覆盖员工人数达15000余人次。
“‘蒲公英’培训计划既锻炼了集团内训师的带教和培训新人的能力,又加强了各区域人员的互动和经验交流,使公司的产业工人队伍改革进入‘双向奔赴’阶段。”冯强说。
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则在产教融合上持续发力,发起“晋江市域产教联合体”,深度参与产教融合人才培育,包括共建产业学院,通过师资共建、学科共建、教材共建、二元制学历提升等,助力区域人才发展。
记者从晋江市总工会获悉,晋江2024年计划全年落实1600对以上的师带徒传帮带签约。
福建金石能源有限公司副经理李鑫作为“晋江好师傅”,深有感触地说,师徒传帮带结对是一种传统又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新入职的工人快速适应岗位需求,还能通过经验传授、技能实操等形式,加速知识传递和技能传承。这不仅提升了工人的职业技能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李鑫介绍说,师徒结对传帮带的形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把手教技术,更注重结合企业生产转型的需要,加入数字化技能培训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例如,在一些关键工艺的改进中,师傅带着徒弟一起参与技术攻关,让徒弟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也能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形式,很多徒弟在一年内都能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甚至有的已经能够独立完成关键环节的操作和优化设计。”李鑫说,特别是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懂数字化、能创新的产业工人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在李鑫看来,师徒结对传帮带的成效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他建议,未来可以由政府和工会联合制定更多激励机制,例如设立优秀师徒表彰奖、提高技能竞赛成绩的权重等,以进一步调动产业工人队伍中师傅和徒弟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产业工人队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能全面、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共同推动晋江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建立留才机制为产业工人成长搭台铺路
在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和资源整合等多措并举的同时,晋江企业积极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打通其成长成才绿色通道。
王翔鹏告诉记者,晋江市制伞业为了长效留才,强化产业工人制度建设。首先鼓励企业股份留才,引导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实现股份激励;其次由协会设立技能人才育才基金,每年对优秀技能人才发放技能人才津贴。这些措施为行业建立一个稳定的人才储备机制,确保技能人才的稳定性。此外,长效留才机制还促进员工技能成长,提高人才对企业满意度和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
此外,实施高技能人才成长计划。在同等条件下,鼓励企业对杰出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优先考虑,推荐其参与优秀评选和先进表彰,并优先安排其接受培养、入党及职级提升。通过这些做法,企业更好地留住和吸引高技能人才,从而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中占据先机。
“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我们伞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工人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王翔鹏说。
无独有偶。近年来,三六一度创新职工发展制度,着力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职工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为职工成长成才搭建平台。首先,拓宽职工发展空间,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科学编制人力资源规划,设立专业技术资格评定委员会、职业技能认定委员会,持续完善《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人才工作实施细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着力选拔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骨干人才,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盘活人才存量。其次,畅通职工流动渠道,全面推行职位序列管理,将员工职位职级与业绩贡献紧密挂钩并动态管理,构建管理、技术、技能多层次员工发展通道,激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推动各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问题。
恒安集团则通过打通晋升通道、提高薪酬待遇、实施安全奖励等创新激励,增强职工向心力。比如,建立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技能双通道晋升模式,在多个专业技术领域为管理职务和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同等对待的双通道并行、多领域扩展的职业通道,形成了双通道职工相互转换的机制,实现了管理与专业技术双向发展的构想,满足了不同职工的职业发展需要。此外,建立集体工资协商制度,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改善职工工资及福利待遇。同时,成立“恒安集团福利基金会”“恒安集团养老金”“员工爱心基金”等,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
(记者 曾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