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新”逐“绿”——漳州“核光风储氢一体化”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日期:2024-11-26 浏览:3 评论:0

  追“新”逐“绿”

  ——漳州“核光风储氢一体化”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

  ⊙本报记者李立平

  初冬时节,在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一排排光伏板鳞次栉比,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本月初,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并网。该项目为福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再添新动能。

  漳州对于集中式光伏群的探索并不仅限于此。10月31日,我市共获批14个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占全省的31.8%,数量居全省第一;总装机规模243.5万千瓦,占全省的41.8%。

  2024年,我市新增光伏装机容量66.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45.3%,较2023年提高6.4个百分点。云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截流验收顺利通过,福建华电漳州漳浦盐场一期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漳州核电4号机组核岛开工建设、华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来,我市新能源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漳州围绕“核、储、风、氢、光”五大能源,努力探索“核光风储氢一体化”发展路径,建设全国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漳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约占福建省海岸线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海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可达8.5~9.5米/秒,年日照时长超2000小时。海洋资源优、风能资源足、光能资源好、核能空间大、储能基地多、对外输送快,这是漳州发展清洁能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2024年是漳州清洁能源基地的先行建设期,各项新能源项目建设方兴未艾。

  俯瞰漳浦盐场,广阔无垠的蓝色大海上,一排排光伏板构成的别样风景令人眼前一亮……作为福建省集中式光伏试点项目之一,也是漳州发展首个自主开发的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漳浦盐场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正加快建设。

  9月27日,“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再传捷报,漳州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至此,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6月27日,随着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最后一批风机的叶片徐徐转动,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年上网电量超16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50万吨。这是全国首个批量化使用16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项目。

  以大规模海上风电为主力,海上光伏及新一代核电为支撑,以高性能抽蓄、先进煤电、新型储能为调节,漳州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的建设蹄疾步稳。

  “漳州核电项目规划建设8台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机组,其中6台机组已列入国家核电发展规划,全部建成后可年产720亿度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漳州核能空间大,远期还可探索开发核能制氢、海水淡化、高温气冷堆等核能利用前沿领域。此外,漳州储能基地多,已在云霄县、华安县、长泰区等县区规划布局5个抽水蓄能项目,可为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解决电力调峰等问题。

  截至目前,漳州地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占比分别达44.79%、24.25%,同比分别增长39.52%、49.34%。而依据前期调查测算,到2035年,漳州地区及周边海域核电、海上风电和光伏总开发规模可达7727万千瓦。这将推动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增强电网输配电能力,促进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能源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

  链式发展,是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基本规律。

  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离不开福船一帆等漳浦当地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在福船一帆海上风电重塔车间,最大的单个构件达400吨。一块长28米、宽3.2米、厚97毫米的钢板,在30分钟内就能变成一个塔筒零件。“六鳌风电场离岸约35公里,台风侵扰频繁,全年有效施工期不足120天。”福船一帆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风电运营商需要的零件,本地设备制造商能在第一时间送到。

  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吸引了明阳、中船、金风、远景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签约漳浦,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加快构建。“设备哪里买?当然是就近原则,节约成本。一个机组,大部件就有主机、叶片、发电机、齿轮箱、变频箱等,还包括很多小零部件,吸引许多企业落户,带动产业发展。”漳浦县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陆续落户的风电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已形成“结对关系”,运营商主攻风电市场,设备制造商主攻技术。

  在漳浦,集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检测试验、运营运维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已经实现部分投产,补全了海上风电产业链。

  跳出漳浦看漳州。为加快风能资源开发,打造风电产业全产业链,经前期多次调研、勘察、论证,我市拟在漳浦、东山、诏安、漳州开发区等地,布局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按照“一带串联,多园集聚”的布局思路,依托主机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链集聚,着重引入整机、海缆、轴承、叶片、风机零部件等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以点带面、连面成片。漳州将通过清洁能源这一“支点”,撬动能源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加速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布局,形成能源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

  打造东南沿海区域

  重要“能源枢纽”中心

  有了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利用水平?

  建设“省际互联、区内坚强”的能源配置枢纽,是漳州的积极应答。

  2022年9月,闽粤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在漳州云霄县新建了1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通过两回500千伏交流线路分别与福建电网和广东电网连接,线路全长303公里,换流容量达200万千瓦。

  余缺互济是闽粤联网工程高效利用的核心。在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根据测算,“十四五”期间,闽粤两省风电等新能源总装机预计超过4000万千瓦,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新能源消纳压力不断增大。闽粤联网的投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困难,这一工程促进互联省份新能源消纳,大幅降低了保障新能源消纳的调节性电源建设成本。今年5月11日,闽粤联网工程首次实现以200万千瓦的满功率输电能力从福建向广东送电。截至10月13日,闽粤联网工程累计输送电量91.63亿千瓦时。

  此外,“北电南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也已建成投产,漳州同时具备向华南和华东地区输送电力的优势。

  据悉,我市大力探索建设能源枢纽,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漳州清洁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和闽粤联网、特高压等电网基础设施,做强风光核储重要清洁能源“大基地”、构筑能源枢纽通道互联互济“大网络”、打造能源现代装备制造服务“大产业”、搭建区域能源管理交易创新“大平台”,打造东南沿海区域重要“能源枢纽”中心。依托充足的绿电优势,加速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布局,形成能源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能源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能力。

  “十四五”期间,漳州立足能源安全,以“双碳”目标为指引,以优质的核、风、光、储等资源为依托,探索一体化发展路径,构建多能源品类协同发展、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力争至“十四五”末,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升至55%。围绕新能源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发展,着力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和集光伏电池片、光伏组件到系统应用全产业链的光伏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4491.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