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荣在创作中。
蔡超荣全家福
五牛聚福
漆线雕作品:温情
(厦门晚报记者 王颖达)闽南的漆线雕技艺,原是装饰佛雕(漆线妆佛)的一步工序,厦门漆线雕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蔡氏漆线雕则是厦门漆线雕技艺的杰出代表,在厦门传承300多年。
如今,蔡氏家族中,以蔡超荣、蔡彩(石+羡)为代表的技艺传承人,已接过了接力棒。蔡超荣坦言,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师,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阶段,他还在不断探索新形式、新题材,力求将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不断创新,让漆线雕也能被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喜爱。
出镜家庭
●蔡超荣,师承蔡水况,厦门蔡氏漆线雕第13代传人,厦门漆线雕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妻子陈秋虹,就职于蔡氏漆线雕。
●儿子蔡睿熙,就读于厦门一中。
人物感言
“漆线可搓、可塑,形态丰富多变,当我脑海中闪现一个灵感,我就想赶紧实现。”
——蔡超荣
“做漆线雕的师父都要久坐,时间长了肩颈、腰都容易有问题,对这一行的辛苦我完全理解。”
——陈秋虹
入行 告别厨师做传承人 找到人生新乐趣和方向
谈起对漆线雕的最初印象,蔡超荣脑海中总会浮现大伯蔡水况坐在楼道里“妆佛”的画面。他告诉记者,小时候亲戚们都住得很近,自己放学后如果不是和小伙伴玩耍,就会溜到大伯家看大人做工。“那时候就是纯粹觉得做手工特别有趣,总觉得看不够,时间过得好快。”
不过,出于生活考虑,在最初择业时,蔡超荣选择成为一名厨师。也正是在学厨的过程中,蔡超荣发现自己对雕刻、艺术拼盘十分感兴趣,还曾在省里的专业技能比拼中拿下过艺术拼盘金奖。
蔡超荣说,大约是从1996年起,自己才正式系统地学习漆线雕技艺。“大伯看我在雕刻方面有热爱并且坐得住,才找我正式聊了这件事。”他告诉记者,制作漆线雕作品,有时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出一件作品从打样开始有时需要好几个月,要有足够的耐心。自己当时经常是下班后或休息日,跑到大伯家学习。“当时只是简单觉得家里有这门技艺,我又喜欢手工,多学一门技术也好。”
然而,在对这门传统技艺经年累月的练习和积累中,蔡超荣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新乐趣和方向。他直言,自己不喜欢一成不变的工作,投入漆线雕艺术创作就成为他获得幸福感的一大来源。于是,2008年,他结束了厨师工作,全力投入到漆线雕创作中。
创新 推出偏卡通的作品 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位于禾祥西路的蔡氏漆线雕一楼展厅内,陈列着在售的漆线雕作品,多以漆线盘、漆线瓶、漆线画为主。漆线雕工艺传承三百多年来,无论是工艺、载体、题材仍在不断创新。
据介绍,蔡氏漆线雕第十一代传人蔡文沛大师首次扩大漆线妆佛工艺应用,用于英雄人物、民间故事等题材的创作;蔡文沛的儿子蔡水况大师,创作了漆线盘、漆线瓶作品,让这门传统技艺成为一种独立的工艺类型。
蔡超荣对记者说:“我们是技艺传承人,传统技法和纹饰不能丢,但制作现代工艺品,我们也不能忽视市场的变化。”除了传统器型,蔡超荣也在不断尝试新的可能性。展厅内有几件作品“画风”明显不同,它们是以牛、猫、兔子、鹿、犀牛等动物为题材的雕塑摆件,有别于传统漆线雕作品大气庄重,风格更偏卡通、现代,令人眼前一亮。蔡超荣介绍,这些几乎都是近两年的作品,更能符合时下年轻人的审美。“目前十二生肖我们都已经设计好了,接下来蛇年生肖款也会在农历新年前上架。”他说。
传承 得到妻子理解和支持 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
除了日常创作,传授技术和宣传漆线雕文化,也是蔡超荣工作的重要内容。2022年第五届王者荣耀全国大赛东南赛区决赛颁奖仪式现场,获胜队伍举起了东南赛区冠军信物“逐梦之冠”,正是由蔡超荣团队亲手打造的漆线雕作品。这也是漆线雕这一非遗技艺首次与前沿的电竞文化擦出火花。
蔡氏漆线雕也与厦门本地大中小院校、企业团体开展常态化研学活动。蔡超荣介绍,仅今年公司团队开展的进校园研学活动和相关课程就已经超150场。
与其他非遗传统艺术一样,漆线雕技艺同样面临传承难的问题。“这并不是一门一学就会的手艺,也不是高薪的职业,只有真正热爱的人才能坚持。”他说,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这些年公司的共同努力推广,越来越多有想法、有定力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蔡超荣在漆线雕事业上的全身心投入,得到妻子陈秋虹的支持。“这一行的辛苦我完全理解。”陈秋虹告诉记者,自己2004年时就在蔡氏工作,也曾是一线的制作人员,与先生因漆线雕结缘。“做漆线雕的师父都要久坐,时间长了肩颈、腰都容易有问题。而且做漆线盘或瓶器在灯光下会反光,盯久了眼睛也容易花。有很多学徒做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身体可能无法适应这个工作。”陈秋虹说,丈夫作为技艺传承人,因为业务原因还要经常当“空中飞人”,她能做的就是尽量照顾好这个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