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记者 林爱玲)11月即将过去,有细心的市民在翻看日历时才发现,2024年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日期“完美重合”,比如公历11月1日这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公历11月28日这天是农历十月廿八……而这种巧合将一直延续到公历12月30日,即农历十一月三十。这是怎么回事呢?
福建省天文学会前常务理事陈栋华告诉记者,这并非印刷错误,而是我国历法编排所导致的一种巧合。
三种历法“各有千秋”
陈栋华是厦门知名天文爱好者,曾任福建省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多次利用互联网发现SOHO彗星,小行星19872号就以陈栋华姓氏命名。
陈栋华告诉记者,历史上,世界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来讲,不外乎三种,即太阳历(阳历)、太阴历(阴历)和阴阳历。阳历,即太阳历,其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如今国际通用的公历就属于阳历。阴历,称月亮历,或太阴历,其历年为12个“朔望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阴阳历,则是兼顾太阳、月亮与地球关系的一种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1个月,但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天数相符。“一般每经过19年会有7个闰年,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又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陈栋华说。
陈栋华介绍,作为世界通用的现行历法,公历也就是阳历,一个回归年长度是365.2422天。由于回归年不是整数,公历便规定每4年增加1天(以0.2422×4而来),这一年称为公历的闰年。“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为闰年,除不尽则是平年,增加的那一天安排在2月。整数世纪年(如2000年)还要被400整除才是闰年,否则是平年,这样每400年中有97个闰年。”陈栋华说。
“重合”每19年出现一次
陈栋华表示,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为依据而制定,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月是按月相盈亏圆缺变化,即“朔望”周期来定义,一个朔望周期的平均长度为29.5306天。由于农历月的天数也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这和太阳年(公历)相比,每年大约差11天,为此古人采取“置闰”的办法加以调整。
公历有闰年,农历同样也有闰年。其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19年中设置7个闰月,平均每隔两三年安排一个闰月,有闰月的农历年份包含13个月,年长384天左右,没有闰月的年份年长则为354天或355天。
陈栋华指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公历年长度几乎不变,但农历年长度变化很大,这就使得一年当中的农历日期和公历日期并不能保持相对固定。农历初一这天所对应的公历日期,可以前后浮动30天左右。随着时间推移,某一年中,某个农历月的初一就会与临近的公历月的1日重合。由于19个农历年的长度与19个公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所以每19年就会出现公历日期与农历日期重合或几乎重合的现象。下一次发生农历月与临近的公历月日期完美重合是在2030年的6月,对应农历五月。但是公历11月与农历十月日期再次重合,就要等到2062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