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将召开 厦门市民科学素质全省居首

日期:2024-11-28 来源:厦门晚报 浏览:5 评论:0
  乘势而上

  全国科普日活动,小朋友被机器狗吸引。 记者 刘东华 摄

  郑兰荪、郑南峰院士受聘担任厦门市科学教育总顾问。

  第40届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现场。

  (厦门晚报记者 王东城)2023年厦门市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17.7%,再次位居福建省首位;完善科普奖励机制,创设“厦门市科普教育奖”评选;推动建设“全国知名青少年科普研学首选目的地”;思明区和同安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五年来,市科协践行科普为民,坚持普惠共享,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科普工作氛围浓、力度大、成色足。明天,将召开厦门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立足新起点,市科协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汇聚科技力量。

  乘势而上

  制定规划打造智能系统 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一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厦门市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实施方案》,将提升市民科学素养作为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府制定《厦门市“十四五”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为厦门市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提供方向。

  市科协乘势而上,不断提升科普阵地服务能级,全市共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81家,其中28家获评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家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不断完善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联动”的科普组织网络,全市已建成58家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20家科普大学和420座科普画廊;开发和推广科普教育基地服务系统,系国内首个针对科普教育基地打造的智能化服务管理便民信息系统。

  久久为功,市科协持续深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突出成效。据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3年厦门市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17.7%,较“十三五”末期提高了3.3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

  借势突破

  扶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 成功输出“厦门样板”

  近年来,借助厦门科技创新引领工程(苏颂工程)的东风,厦门市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取得突破,积累的“厦门经验”获科技部领导批示。五年来,市科协推动公益性科普事业与经营性科普产业并举体制,鼓励和扶持多元主体参与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科普阵地运营。厦门科技馆及其联合体中标青岛科技馆运营项目,成功输出科普事业企业化运作“厦门样板”。

  市科协整合系列科普研学资源,梳理出500多条研学线路、116个精品研学项目,建设科普研学基地26家,2023年共接待71.8万人次。厦门正朝着“全国知名青少年科普研学首选目的地”的目标迈进。

  蓄势未来

  为中小学配备科学副校长 打造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

  青少年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至关重要。五年来,市科协做优做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牵头组建市区两级“中小学科学顾问专家库”,全市400余所中小学从专家库中选聘科学副校长,实现全市配备全覆盖。

  全市81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与200多所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全力打造特色科普品牌项目,组织开展科考船“嘉庚号”海陆云课堂、自然笔记实践等精品活动。

  推动厦门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城市(系我省唯一入选城市),设立厦门市首个科普专项奖——厦门市科普教育奖,持续服务“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整合各级各类中小学科技竞赛内容,形成三大系列52项厦门市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举办承办青少年科技竞赛,每年吸引近30万名师生参与。五年来,参赛选手累计获得约600项省级以上奖项。厦门市代表队在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创历史新高,获得含金量最高的“中国科协主席奖”。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5124.html
标签: 厦门brt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