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地理标志商标数156件,居全国设区市首位。”日前,漳州市政府举行“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专场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个消息。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漳州市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不断完善机制体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水平,构建地理标志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漳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地标产品有了更高的价值
清洗、分拣、包装,贴上“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标志后搬运上车,一辆满载正宗“平和琯溪蜜柚”的大货车就出发了。它一路向北,目的地为北京新发地水果批发市场。
漳州平和盛产蜜柚,有“世界柚乡、中国柚都”之誉。“平和琯溪蜜柚”是漳州市第一枚地理标志商标,也是全省第一枚地理标志商标。
“1995年1月,我国引进地理标志制度后,平和县马上行动起来,申请注册‘平和琯溪蜜柚’地理标志,获批成为我国第一批地理标志商标之一。”平和县市场监管局退休干部、当年地标申请经办员赖俊杰说。
多年来,平和县高度重视蜜柚产业发展,大力推广蜜柚生态种植,积极引导农民“种好柚,卖好价”,蜜柚品质和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如今,琯溪蜜柚从单一产业品种的粗放型农业,逐渐形成蜜柚产业链,延伸带动食品加工、交通物流、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并取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绿色食品和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中国欧盟‘10+10’地理标志国际互认产品”等50多项荣誉。
“依据品牌价值评价有关国际标准,经专家和技术机构评审测算,经品牌评价工作委员会审定,2022年地理标志区域品牌‘平和琯溪蜜柚’的品牌价值是189.3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去年9月的蜜柚采收季,平和县县长黄永健向外界公布了这个数字。
与平和毗邻的云霄县,更是尝试将地标和文旅融合发展。
云霄枇杷、下河杨桃、火田金柑、竹塔泥蚶……云霄县这几年来持续在地理标志上发力,目前已拥有40枚国家地理标志,数量居全国县级行政区第一位,有“全国地标第一县”之誉。
有“身份”还得有“身价”。云霄县通过运用、规范、扶持、保护,推动地标产业高质量提升,逐步形成以地理标志商标为依托、“公司+地标+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地标产品为核心,形成生产、加工、物流、文旅等完整产业链,为推动县域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市商标总量17.72万件,累计地理标志商标数156件,保持全国设区市首位。”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二级巡视员朱东风说。
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今年以来,漳州全市创新创造活力逐步提升,新增授权专利5448件,其中发明专利655件,同比增长26.4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2件,同比增长34.82%。
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在漳州开发区,嘉荣食品以3项实用新型有效专利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600万元,实现“知产”变“资产”,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在平和县,宏绿食品公司将其2项发明专利权,通过质押从银行获得1000万元贷款,实现平和县发明专利权质押登记融资零的突破。“没想到专利权也能变成真金白银,为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的大难题。”宏绿食品公司总经理黄坤龙说。
今年以来,漳州推行金融惠企服务,帮助52家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6亿元,开展金融赋能地标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累计地标授信100亿元。
金融活水让“知产”变“资产”,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同样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我是一名平和蜜柚经销商,我拥有外观专利的蜜柚包装被电商店铺仿冒侵权了,我要投诉!”平和的赖先生向平和县市场监管局打电话求助。
因案件双方当事人涉及福建、山东两省,面临着现场审理成本高、时间长等诸多困难。对此,漳州市、滨州市两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次沟通协调,采用了点对点网络连接视频会议方式进行协同审理。在本案中,法院采取了“跨省协同审理+异地司法确认”解纷模式,为数字时代跨区域快速维权提供新思路,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专利行政保护典型案例”。
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郑通斌说,漳州在全国首创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品牌“益企证+益企维”。“益企证”是服务品牌,为55家重点企业开通账号,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使用与维权存取证,平台上线以来,累计服务存取证2765条,节约成本270多万元;帮助27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维权61件(次),挽回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益企维”是协同品牌,发起“益企维”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推动全国13省区34个地市市场监管局建立线上调解、异地司法确认、跨区域诉调对接等协作机制。目前,依托联盟共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协作159次,协同案件89起,完成司法确认45起,减少企业维权费用200多万元。
“在‘益企维’‘益企证’等品牌赋能下,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第一。”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林丽卿说。(记者 萧镇平 通讯员 凌韵茹)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