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在屏南县棠口镇白溪门片区田地里,农民操作小型旋耕机来回穿梭作业、翻耕土地,准备后续种植。
“今年稻谷收成后,我们立即进行土地翻耕工作,种上了花菜、羊肚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上厝村村委会副主任张自振介绍道。
张自振告诉记者,眼前这片田地原是坑塘水面,如今变为良田,得益于白溪门片区党委的成立。
2023年4月,棠口镇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由西村村、仕洋村、上厝村、孔源村4个村联合组成的白溪门片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进一步整合各村资产资源,连片打造产业项目,助推乡村抱团发展。
白溪门片区党委成立以来,以推广机械化耕作为切入口,通过“片区党委+国有企业+合作社”模式,将辖区106亩坑塘水面改造成适宜农业机械生产的大块高标准农田,推动“小田变大田”,进一步筑牢粮食“耕”基。
同时,购置水稻插秧机、智能打药施肥无人机、水稻收割机、稻谷烘干机等现代农业小型机械,引进当地有经验、有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开展现代农业小型机械培训、租赁等服务,带动周边群众运用小型农业机械开展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
农机一小步,农业一大步。“通过现代农业小型机械的推广使用,水稻秧苗培育时间减少了20天,插秧效率提升近10倍,管理、人工成本降低了近40%。我们将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棠口镇镇长郑日敏表示。
高山蔬菜是白溪门片区的特色主导产业,种植面积逾万亩。白溪门片区党委的成立,让高山蔬菜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为进一步提升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基础,我们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资金等,配套完善灌排水、输配电、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基础设施,持续改善耕作条件,提升宜机作业水平,推动高山蔬菜产业与粮食安全齐头并进。”白溪门片区党委书记张万粮说。
田地长期种植单一蔬菜品种,会降低土壤肥力,产生病虫害,进而影响蔬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对此,白溪门片区推出“3季蔬菜+1季粮食”稻菜轮作模式,让“农闲田”变为“增收田”,实现农业生产多元化、高效化,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产业兴农。
“在小型农业机械和稻菜轮作模式的加持下,高山蔬菜种植可节约成本约15%,同时,蔬菜的产量、品质明显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张万粮说。
让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让特色产业发展更加蓬勃,让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片区党委凝聚“大合力”,成为白溪门片区抱团建设有力探索。
“片区党委在推动片区产业融合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群众共建共治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接下来,棠口镇将持续发挥片区党委作用,凝聚发展合力,共绘协同发展新蓝图。”棠口镇党委组织委员张声祎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陈阿娜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