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追逐梦想,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黄良山通过自学,成长为省级茶艺技能大师,并以茶为媒,热心助残事业,助推乡村振兴——
茶艺助残香茗兴乡
黄良山(中)受邀开展2024年漳台“工助振兴”茶产业职工技能竞赛评茶师赛项执裁工作
在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位名叫黄良山的老师,幼年因病致残,成年后以茶为媒,用自己的坚韧与爱心,在开展残疾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一串串坚实的脚印,既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黄良山成为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漳州市高层次人才、中华茶人榜样等众多荣誉加身的杰出人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报记者为大家讲述黄良山老师追逐梦想、突破困境的故事。
因茶生缘以茶为梦
1981年,黄良山出生于漳浦县杜浔镇,命运却在他幼年时因小儿麻痹症而设下重重考验:一条腿渐渐萎缩,双腿行走不便。
“小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在操场上欢快奔跑,我只能默默坐在角落,那种深深的无助感仿佛将我困在黑暗的深渊。”黄良山的童年被自卑与孤独笼罩,他总是独来独往,与人交流甚少,庭院的那方小小天地,成了他逃避外界的避风港。
2003年,黄良山踏上工作岗位,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尽管工作简单枯燥,但他心中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2007年,一次偶然的国庆之旅,他来到安溪西坪茶乡。“当踏入茶乡,看到漫山遍野的茶树,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茶香,听到茶农们爽朗的笑声,我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击中。”黄良山眼中闪烁着光芒,那一刻他知道,茶将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回到学校后,他在实验室的本职工作之余,刻苦研习茶文化,特别是茶艺方向。后学校开设茶艺课程,缺任课老师,黄良山便在这机缘巧合之下,成为茶艺课的老师,开始将所学转化为知识教授给学生们。由于开设的茶艺课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且教学取得不错成果,茶艺课后来被学校选定为茶艺必修课。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领略茶艺的魅力,他对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记得在准备2009年‘万利达’杯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专业技能邀请赛茶艺表演时,一张茶艺解说词,我反复修改数十遍;一个泡茶动作,我都陪着学生反复练习,只为找到最优雅、最能体现茶韵的姿态。”黄良山说道。
在黄良山的不懈努力下,茶艺表演大获成功。从此,他在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最初在茶山上的懵懂观望,到后来深入研习茶艺,最终成为省级茶艺技能大师,并获得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茶艺第三名的殊荣。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找到自信与人生的方向。“茶就像一束光照进我曾经黑暗的世界,让我重新认识自己,也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黄良山感慨地说。
助残帮扶点亮希望
黄良山深知残疾人在追求梦想道路上的艰辛与不易,因为他自己就是从那段黑暗时光中艰难走来。每当看到那些身有残疾的孩子,他都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他感同身受。因此,他积极投身于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尤其是在茶艺领域。
黄良山的工作室每年都会与漳州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合作,开设面向残疾人的茶艺培训课程。在这里,黄良山用他那颗温暖而坚定的心,为每一个渴望改变命运的残疾人学员点亮希望的明灯。
张进伟是一位来自诏安县官陂镇马坑村的残疾青年,也是黄良山帮助过的众多学员之一。刚参加培训的时候,张进伟非常内向,几乎不敢和任何人对视,但黄良山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
那段时间,黄良山给予了张进伟格外的关注和耐心。“我会手把手地教他如何调息静气,如何摆弄茶具,如何控制水温,如何品鉴茶叶。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我都会反复示范,直到他掌握为止。”黄良山说道。
张进伟也非常努力,常常在课后独自留下来练习。他深知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因此倍加珍惜。经过那段时间的培训,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茶艺技能,还学会了种茶制茶,并办起了茶叶加工厂。如今的他,已经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看到进伟的变化,我感到无比欣慰。茶艺不仅让他有了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让他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黄良山感慨地说。
除了为残疾人提供茶艺培训外,黄良山还积极为他们联系就业机会。他与多家茶馆、茶企合作,推荐优秀的残疾学员前去就业。“这些残疾人学员在工作中非常出色,他们比常人更加珍惜机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我们也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合作茶企一品上恪的负责人林小珠称赞道。
乡村振兴茶路担当
以茶艺专长推动乡村振兴,是黄良山多年来持续努力的另一个领域。
为了寻找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黄良山带领团队深入偏远茶区诏安县礤岭村。在这里,他创新性地推出了“1+1+N+T”的科特派工作模式,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为礤岭村的茶产业注入新活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模式,能够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礤岭村的茶产业焕发新生。”黄良山介绍道。
为了将礤岭村的茶推广出去,黄良山积极牵线搭桥。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最终促成礤岭村与5家公司签订原材料采购基地协议,并建成茶叶直播间和线上平台。“这不仅拓宽茶叶的销售渠道,还大大提升礤岭村的整体形象和茶产业影响力。”市派驻礤岭村原第一书记赖荣民回忆道。
技术革新是黄良山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面对村里茶农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方式,他深知必须进行改变,而改变的起点便是茶农的观念。为此,他深入生产车间,从改造车间布局到规范生产台账,从指导茶叶生产许可证的办理到提升茶叶品质,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茶农黄福县对此深有感触:“黄老师来了之后,我们的茶叶品质有了质的飞跃,价格也提高了不少。我现在正准备购置新设备、搬入新场地扩大规模呢!”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黄良山同样不遗余力。他探索出了“工作室+分站”的模式,通过建设省级技能大师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乡村振兴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培训服务。在他的努力下,已累计为企业培训员工465人次,有效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从因茶生缘到以茶为梦,再到成为乡村振兴的开拓者,黄良山在茶路上已经走了18年。他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屡获大奖,荣获各级党委及政府部门表彰和荣誉称号10次;指导学生或教师参加茶艺比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1项。
面对这些荣誉和成就,黄良山表示,荣誉已是过去式,未来,他将持续把传承弘扬茶文化作为自己的职责,推动带徒授艺“传、帮、带”的进程,踏实笃行、砥砺前行,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李润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