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福安市民族校园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在坂中畲族乡,一座充满童趣的民族实验幼儿园拔地而起,预计明年春季投用。数百米外,占地7.7万平方米的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校区(高中部)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项目建设热度映射福安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速度。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福安市现有畲族学生1.12万人,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民族教育“四个一”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强校带弱校,增强师资力量,目前,福安已建立起较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业教育。近日,笔者深入福安几所民族学校,探访当地如何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少数民族学生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有力托举孩子的读书梦。
完善基础设施 学生“拎包上学”
金秋美景醉人,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笔者来到坂中畲族乡仙岩村,走进被《人民日报》誉为“畲山教育明珠”的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
湛蓝的天空下,教学楼、宿舍楼红顶黄墙,与宽阔平坦的绿色操场相映成趣。明亮的教室里,书声琅琅。来自新疆的双胞胎姐弟穆妮热·玉散、阿卜杜拉·玉散正和同学们一起早读,手中捧着的新课本散发出淡淡书香。
书声悠悠荡山乡,笑脸盈盈满校园。师生们的幸福感是从自己心里长出来的。“现在的学校和以前比,好太多了。”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党支部副书记雷奶进感慨道,他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学校的蜕变。
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的前身是坐落于半山腰的农村小学,家离得远的学生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经常天没亮就得出门。从1980年起,学校实行寄宿制。
半山腰上的山区小学,硬件条件也不完善。“‘一室三用’,教室既是宿舍也是食堂,学生用稻秆当床垫,上面铺草席,没有热水器,冬天只能用冷水。”雷奶进回忆说,学校争取资金改造管网并加装热水器,同时装设3台饮水机,从山上引来山泉水,“这样学生才能喝上热水”。
教育发展有赖于诸多因素,其中教育投入是关键一环。由于历史原因,过去畲族群众一般居住在偏远山区,民族教育基础设施等相对落后。“为加强民族教育薄弱环节,20世纪90年代初,福安就在当地教育局设立了老区民族教育股,负责全市老区民族教育工作,成为全省唯一设此机构的县(市)。”福安市教育局副科级督导员薛少恭介绍,在此基础上,福安坚持“扩量提质”,对民族校园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的投入力度有增无减。
近3.6亿元,这是福安市近三年在民族校园工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
投入近3亿元,建设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校区;投入2900万元,在坂中中心小学建设艺术楼多功能室、分校教学楼等;投入145万元,改造福安市民族实验小学学校操场、学生食堂等;投入3300万元,在穆云畲族乡新建一所民族幼儿园……目前,福安已构建起从幼儿园到职业教育的民族教育体系。
为让每位学生上得起学,近年,福安推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寄午餐生地方补助——“368惠生工程”。“3”是福安市政府按每名寄宿生、寄午餐生每年300元,给予全市公办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及寄午餐学校的管理补助;“6”是每名寄宿新生一次性补助600元,由福安市教育局统一采购配置并发放寄宿设备和生活用品;“8”是每名寄宿生每年在省级补助营养餐1000元的基础上,每生每天增加8元(现提至10元)。“除‘368惠生工程’外,福安对畲族寄宿生按每年3000元标准做到全年免费就餐,并开设‘民族特困生高中班’‘春蕾班’等,让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都享有上学机会。”薛少恭介绍。
增强师资力量 课堂活力十足
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兰少云如愿进入母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第一次上课的场景她记忆犹新。“前期花了很多时间备课,但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卡壳了。”缪亚华坐在教室最后一排,记录着她在课上的表现,并在课后陪她一起分析症结、探讨改进方法。
“历史课没有标准答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培养发散性思维。”缪亚华的这句话点醒了兰少云,她不断实践、磨炼,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
“学校对年轻教师很重视。日常工作中不仅有老教师引路,还能外出参加各种教研、培训,和来自不同地方的老师沟通交流、碰撞理念,教学思维开阔了不少。”这些年,兰少云成长为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并在宁德市优质课评比、宁德市作业设计等比赛中斩获佳绩。
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补齐民族学校教学短板,宁德市民族中学借助“青蓝工程”,打造青年教师培育机制。师资力量足,教学质量好,升学率也有了保障。这些年,宁德市民族中学每年本科上线率都保持在85%以上。
教师是办好民族教育的第一资源,为了让民族学校教师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注入,福安在教师招聘、人才培育、职称评定等方面持续向民族学校倾斜,下大力气补足民族师资力量,激活民族学校教学活力。“这三年,我们共招聘少数民族教师40多名,占招聘教师总数的9%,着重为民族师资力量短缺的学科补齐教师,其中招聘畲歌畲语教师2人。”薛少恭介绍。
“前几节课,我们分析了中国多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具体案例,这节课课堂交给你们,你们试着从中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规律……”宁德市民族中学高一(10)班的课堂上,历史教师兰少云通过设置探究性题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这个词是兰少云刚入职宁德市民族中学时,她的“传帮带”老师缪亚华传授给她的。
深化“手拉手”资源均衡配置
上课铃声响起,福安市民族中学静了下来。初一(3)班教室里,来自宁德市民族中学的支教教师陈江陵带领学生开始“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学习。教室后排,4名老师认真记录着。
位于城乡接合部,学生流动率大——这是福安市民族中学的现状。“学校离城区只有10多分钟车程,有条件的家庭大多把孩子送到城区学校上学,70%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学习自主性不强。”福安市民族中学教务处主任阮铃恩说。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办好民族学校,给当地提出了不小的挑战。福安实施民族教育“手拉手”行动,由师资条件好的民族学校“牵手”薄弱民族学校,以教师跨校交流、校际交流、下乡支教等方式,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师资源。
2019年,宁德市民族中学教师陈媛来到福安市民族中学。支教的第一节课,学生小钟(化名)就引起了她的注意。“小钟自制力差,课堂上专注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不是和同桌讲话,就是趴着睡觉。”了解情况后,陈媛发现,小钟在课堂上捣蛋只是为了引起别人关注。
陈媛决定让小钟担任老师小助手,每天收发作业。“他很乐意做这事,而且做得很好。”渐渐地,小钟开始发生了变化,他不仅主动完成作业,专注时间达到15分钟以上,“课后还会主动来问问题,和同学相处也更融洽了。”
半学期过去,小钟的成绩有了稳步提升。在陈媛所支教的班级,还有许多像小钟这样的学生。问及成功的秘诀,陈媛告诉笔者,她把重心放在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上,表扬学生的进步,常常鼓励他们。渐渐地,学生学习自主性被激发,成绩也就提高了。
“教学不是单向知识灌输,更多的是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激发求知欲。”在与支教教师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等互动中,福安市民族中学语文教师黄成芳对教学方式有了许多新思考。
“‘手拉手’帮扶通过教师互动,为本校老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能享受结对学校的一些培训资源,真正为学校教学注入活力。”阮铃恩说,2019年结对帮扶以来,福安市民族中学学生普高升学率保持在60%以上。
来源:闽东日报通讯员 陈雅芳 文/图
编辑:陈姜燕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陈姜燕
(原标题:福安:民族教育点亮孩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