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遗成功!泉州新增一项世界级非遗项目

日期:2024-12-05 来源:泉州网 作者:泉州市新楼盘 浏览:917 评论:0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宣布,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宣布,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动,泉州市文旅局组织春节、元宵相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工作。

  至此,泉州市共有7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也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类别非遗名录(名册)的城市。

  灯彩

  泉州花灯

  泉州花灯制作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续至今。

  据南安丰州傅姓、黄姓族谱记载:唐僖宗年间(873—888年),傅实以尚书左仆射衔带兵入闽,驻于武荣,在桃源建唐王宫,按长安结灯的礼仪祝圣天子万年,于是有了桃源点灯的开始。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载有“泉州花灯品种色色俱全”;明代谢肇淛所著《五杂俎》中写道“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明代张岱著的《陶庵梦记》曾记载杭州抚台委托泉州府尹和南安知县雇人精制花灯,并夸其灯“穷工极巧”;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古代花灯“周围灯火,缘以练锦,缀以流苏,鼓鸣于内,钟应于外”,“灯火三层,蘸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史书的记载说明斯时泉州元宵夜的花灯盛况、泉州花灯品种之丰富及工艺之精湛已闻名遐迩。

花灯展场面

  明清时期,玻璃制造业发展,工匠们把玻璃抽成丝,泉州人叫这种玻璃丝为“料丝”。一些彩扎艺人把“料丝”用到花灯制作工艺中,清代陈葆堂的《温陵岁时记》提到“或以五色纸、或以料丝、或以通草,作人物鱼虫,燃以宝炬。”这便是明清时泉州有料丝灯之明证。

  清朝末年,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1892-1983年),承继家传刻纸工艺,吸收应用古典图案纹样,独创李尧宝刻纸图案,并把这种精湛的刻纸技艺应用到料丝灯造型图案中,创作出精美绝伦的刻纸料丝灯,光彩夺目,高贵典雅,使泉州花灯制作工艺和艺术含量得到重大飞跃。

  泉州花灯按造型结构分,有人物灯、动物灯、双喜灯、八结灯、卷书灯、芭蕉灯、莲花灯、关刀灯、宫灯、花篮灯、花瓶灯、无骨灯、锡雕元宵灯、绣房灯(包括宝莲灯、玉笔灯)、走马灯、拉提灯等多种款式。

  论其装饰功能,则有座灯、挂灯、水灯、提灯四种。

  座灯体积庞大、气势宏伟、造型美观、灯光明亮、设机关走马活动景、山水花草灯和亭台楼阁灯,有的更集光、声、电动于一体,远观近看皆宜,结鳌山灯就属这种灯。

  挂灯做工精细、色彩鲜艳、图案优美、形态多姿,刻纸料丝灯和针刺无骨灯多属挂灯。水灯制作时采用防水材料,造型独特,安放在水面上,倒映水中,光彩琉璃。提灯,即元宵夜小孩子上街提着的孩儿灯,或模仿十二生肖动物形象,小巧玲珑、星星点点、妙趣横生。

  按制作工艺分,泉州花灯有彩扎灯、刻纸灯、针刺无骨灯三类。

  彩扎花灯的式样丰富,颜色艳丽,是一种最常见的花灯,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花灯。由泉州刻纸大师李尧宝首创的刻纸灯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图案的纸板拼成,故叫刻纸灯,之后这些镂空的图案内镶上玻璃丝,便成了闻名遐迩的刻纸料丝灯。

  针刺无骨灯全是用钢针把图案刺出密密麻麻的针孔,再把针孔图案纸块面粘拼成灯,光源从针孔中透出,显得玲珑剔透。泉州花灯造型美观,工艺精湛,透光性好,光彩夺目,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价值。

  泉州花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它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并以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区别于全国各地的花灯,与传统彩扎花灯共同组成泉州花灯系列,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以及广泛的装饰实用价值。

  泉州花灯曾先后在台湾地区,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举办过大型花灯展,广受欢迎,深得好评。特别是一些华人居住国,每年都有华侨商家订制泉州花灯,在异地他乡庆祝元宵节或中秋节。“泉州花灯”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元宵节

  泉州闹元宵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泉州闹元宵习俗由来已久,源于中原,兴于唐宋,其中心内容是闹花灯和民俗踩街。

  泉州闹元宵缘于泉州闹花灯,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泉州开始建城,就有上元花灯活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河南固始人傅实以威武军节度招讨使从长安带兵入闽镇守泉州,聘紫云黄守恭五世孙女为夫人,隔年元宵节前,黄家送红、白莲花灯一对,预祝早生贵子,从此,开泉南上元娘家送灯先河。后傅实移居南安丰州桃源,建唐王宫,元宵按照长安结灯仪式,与民同乐,往后相沿成俗。宋元南戏之梨园戏《陈三五娘》中“睇灯”一折,便是古泉州元宵闹灯的写照。《宋书》的“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也是古时泉州闹花灯的真实记载。

  泉州闹元宵灯俗包括挂灯、送灯、观灯(赏灯)、点灯、游灯,古代还有抢灯。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就是“出丁”,寓意人丁兴旺。

  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走街串巷嬉戏“游灯”,点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叫作“出灯”。古时灯被抢也是“出灯”,被抢的人反倒兴高采烈。泉州闹元宵还有妆人、地方戏剧展演等文艺活动,文艺踩街古称“妆人”,“妆人”系从古代傩文化演变而来,是一种敬神活动的娱乐和狂欢。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泉州闹元宵习俗是泉州古老传统民俗的延续,历史悠久,泉州花灯、妆人、元宵丸和泉州闹元宵习俗互为存在条件,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泉州闹元宵习俗是泉州传统地方特色文化的一次大集萃,也是泉州文化传统技艺的一次大展示,也是密切亲情的活动,是闽南风俗民情的集中展现,在闽台及至海内外有着重大影响,极具文化研究价值。

  闹元宵是泉州民间一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活动,随着泉州人向外播迁,泉州闹元宵习俗在闽南文化圈有广泛影响,港澳台同胞和东南亚侨胞都组团到泉州闹元宵,感慨于浓浓的乡音乡情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泉州闹元宵习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灯会

  南安英都拔拔灯

  英都拔拔灯源于古代英溪船民的拉纤,他们把生产劳动 (拉纤拔船)的实际场景艺术化地移植于游乐活动,生动地再现当年英溪纤夫逆水行舟和自然拼搏的壮观场面,是一项集民间信仰、岁时节令、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民俗活动。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九,地点为英溪流域各自然村。

  英溪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东端的内河驿站之一,其险滩与弯曲河段较多,为祈求顺风,船民们从九日山昭惠庙迎来海神福佑帝君的佐神仁福王分灵立庙,也叫“昭惠庙”,俗称“董山宫”。相传“有董山宫就有拔拔灯”,拔拔灯以粗绳系灯,每阵领头由一青壮年胸前缚一扁担,肩负大绳,作船夫拉纤状弓身前行,拉动灯阵向前行进,状如拔船(拉纤),“拔拔灯”由此而来。至明代,英溪流域的运输由洪姓经营,昭惠庙成为洪氏当境神庙,拔拔灯后来定为年例。

  南安英都拔拔灯的活动程序共有10项:

  一、供天:农历正月初九是玉帝的生日,俗称“天公生”。二、敬神:做完天公生,接着将供品带到昭惠庙敬奉仁福王诸神。三、缚灯:拔拔灯活动所用的灯阵,每阵用一条粗大的绳索,上挂灯笼。四、会灯:傍晚时分,各房份的灯阵到昭惠庙前会合。五、起驾:灯阵会齐后,仁福王起驾出宫,拔拔灯队伍正式出动。六、脱壳:仁福王起驾后,各路灯阵开始按次序巡游,首先沿庙前名叫“五斗”的大片田地环行三圈,叫作“脱蛇壳”。七、谒祖:灯阵绕洪氏家庙巡游一环,在家庙门前大放鞭炮、进行表演,意为与祖先同乐。八、巡境:谒祖之后,开始全境大巡游。游行队伍所到之处,各户都在门前燃烧篝火、放鞭炮,称为“迎灯”。值任灯首的家庭还在家门口设供桌,让仁福王的神轿停下来,上供烧香许,称为“留灯”。“迎灯”、“留灯”即迎丁、留丁,寓意增添人丁。九、回銮:灯阵巡游全境完成之后,各灯阵直接回家,只留一灯阵为仁福王护驾回銮。十、报灯:仁福王回銮入庙后,决定新一轮灯首。旧灯首当晚到新任灯首“报灯”,即报告来年添丁之意。

  英都拔拔灯活动以其质朴、粗犷的风格,再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和民俗信仰、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植根于劳动人民土壤之中的文化形式。依附于拔拔灯而流传下来的“车鼓舞”、“花鼓唱”等民间文艺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原生态的自娱自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几百年来,洪姓族人不但在英溪流域繁衍,还从英溪流域向海内外迁徙,分布于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每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纽带。英都拔拔灯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元宵节

  闽台东石灯俗

  “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数宫灯习俗发端于明末清初,盛于民国期间。晋江东石有座嘉应庙,奉祀宋代魏了翁祖孙三代圣贤“三公爷”,俗称“三公宫”。东石每年灯节挂灯礼佛,后渐演变为新婚挂灯。

  迁台的晋江东石人将晋江东石嘉应庙的“三公爷”分灵过海,在台湾的东石乡建庙供奉。现在台湾有二十多处嘉应庙分炉,每年元宵节也在三公宫里张挂宫灯礼佛,台湾的东石乡亲提前派人于正月十三回乡祭祀“三公爷”,并把代表过去一年内台湾乡亲新婚的宫灯数带过来,再把故乡的宫灯数捎回去,两地互报宫灯数,共祝子孙兴旺。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活动为期三天(正月十三至十五),每年正月十三开始,在晋江市东石镇和台湾布袋镇嘉应庙(俗称三公宫)同时举行,由各户头主事轮流执掌主持。

  两地上一年新结婚的新郎官都必须把新娘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并数一数有几对宫灯,了解一下本地去年成年的男子有多少,与以往相比有何变化。“三公宫”内除各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有一盏公共的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每当夜幕降临,宫内灯火齐明,各式各样的宫灯与大红绣球灯相互辉映,犹如众星伴月。

  闽台东石灯俗数宫灯的高潮是在元宵夜的午夜时分,这一晚众新郎官齐集三公宫,在主事者通报今年台湾及本地的宫灯数,共庆两岸人丁兴旺后,就开始举行宫灯会的重头戏“卜灯”:即新郎官们按送灯的次序在三公爷座前掷“信杯”,掷得杯数最多的可以迎回中间的那盏绣球灯。

  迎回者的叔伯兄弟、亲族都会赶来帮忙,大放鞭炮、吹迎回家,将绣球灯挂在厅中,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迎回者会“出丁”(生男孩)。随后,各人也将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挡境神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台湾乡亲代表也参与“卜灯”,若掷得大红绣球灯,十六日得专船送回台湾,本地则必须出动“蜈蚣阁”进行欢送。

  闽台东石灯俗是一年一度、连接于海峡两岸的东石人聚居地、依托于民间自发行为的岁时节令习俗活动,为族人所喜爱,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见证了两岸的民俗相同、神缘相通、血脉相连。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6624.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