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振兴“她”力量

宁德市妇女事业发展综述

岁月流金,芳华绽放。
穿行闽东大地,一个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入耳入心,让人真切感受着闽东跨越发展的磅礴“她”力量——
乡村沃野上,“她”念好“山海经”
摘“贫帽”奔富路,欢歌漫道;
产业浪潮前,“她”自强自信
勇攀高峰、搏击商海,光彩夺目;
寻常巷陌里,“她”排忧纾难
巧解群众“千千结”,温情款款;
万家灯火处,“她”弘扬美德、传递家风
和美小家,幸福传唱……

庆“六一”文艺汇演
“我们每一项事业的胜利都包含着妇女的辛勤劳动”。1990年3月8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在《闽东报》发表题为《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的文章,饱含对妇女同胞的赞扬和鼓励,并希望广大妇女,同心同德为振兴闽东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牢记嘱托,巾帼逐梦。30多年来,宁德始终坚持把妇女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思想引领、服务大局,大力支持、广泛引导广大妇女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各条战线建功立业,推动全市妇女事业跨越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宁德篇章贡献了强劲的巾帼智慧和力量。
领航定向
传递“她”声音

古村初冬,暖意融融。
11月12日,在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宁姐妹”巾帼宣讲活动火热开讲。宣讲员深入浅出把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讲授给村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等,凝心聚力、反响热烈。

“宁姐妹”巾帼大宣讲活动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满怀特殊感情,肩负特殊责任。多年来,市妇联一以贯之积极引导广大闽东妇女学习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觉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引领全市广大妇女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特别近年来,市妇联创新推进“宁姐妹”巾帼大宣讲活动,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以“线上+线下”“宣讲+文艺”“宣讲+志愿”等多种形式,开展主题宣讲、传递“她”声音,让党的方针政策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到广大妇女心中。福鼎“鼎姐姐”、古田“翠屏浪花”、“理响周宁·巾帼说”小分队等各县市特色巾帼宣讲也层出不穷,让身边人讲“身边事”,以小故事讲大道理,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到妇女群众心窝里。
据不完全统计,市妇联2017年成立巾帼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以来,共组织开展“闽东事天下理新思想我来讲”“八闽巾帼红十百千万大宣讲”“宁姐妹·身边的宣讲”等8000多场,覆盖妇女群众达40多万人次;创新策划《闽东巾帼说》微宣讲系列栏目32期,全市举办“永远跟党走”“致敬最美巾帼奋斗者”“家庭新风尚”“巾帼暖人心”“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特色活动3500多场次,接地气、聚人气,用坚定的政治方向领航定向,筑牢巾帼信仰之基。由市妇联组建的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巾帼美”小分队还被评为全省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出品的网络作品《画说高奶奶》入选全国“百个优秀女性网络文化作品”,享誉一方。2021年,宁德市妇联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22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建功立业
展现“她”风采

又是一年好“丰”景!
屏南屏城乡南湾村,一袋袋包装设计精美的大米装车起运发往客户,这是“90后”返乡女大学生邱桂敏精耕“一亩田”收获的浓郁稻香;

“新农人”邱桂敏喜迎丰收 王志凌 摄
寿宁大安乡泮洋村,一朵朵色彩斑斓的非洲菊在栽培大棚里绽放、供需两旺,这是致富女能手金丽梅带领村民共奔致富路织就的“花”样年华;
福安赛岐镇象环村,一串串巨峰葡萄挂满枝头,赛珍珠、似玛瑙,这是新农人“葡萄妹妹”陈莉瑾“葡”写的甜蜜事业……
有梦想、敢追梦、能圆梦,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30多年来,在闽东跨越发展的征程上,从摆脱贫困战场到乡村振兴一线,从工厂车间到科研前沿,从医护病房到三尺讲台,各行各业、各族各界,始终活跃着广大妇女建功立业的身影。
作为“娘家人”,全市妇联组织则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巾帼行动”“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福佑闽东·宁德市顶梁柱母亲扶持行动”等各种巾帼建功立业活动,搭平台、筑“暖巢”、培“沃土”,助力闽东广大女性在广阔天地实现人生价值。
据统计,2017年来,全市投入194万元培育“巾帼示范基地”“巾帼创业社”191个,辐射带动建立专业合作社、妇女互助合作经济组织316个,16万名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推广“女性安康险”,全市28.96万名女性投保,267名患病妇女获得1365.22万元理赔款;为贫困“两癌”母亲募集捐款632.61万元,关爱女性健康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前三。创新推出“巾帼富宁贷+”妇女创业贷款,全市1833名创业女性累计获贷3.78亿元,助力女性创新创业。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全市累计共建成36条“美丽庭院”示范片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林珺
(原标题:闽东日报复刊35周年特刊 | 闽东振兴“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