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下基层,发现霞浦黄金海岸之美

日期:2024-12-17 来源:宁德好玩的地方 作者:宁德房天下 浏览:551 评论:0
文学下基层,发现霞浦黄金海岸之美

仲冬时节的霞浦下浒,碧海金滩、海天一色,尽展自然人文之魅。12月14日,由《福建文学》杂志社、霞浦县委宣传部和下浒镇联合开展的“文学下基层”系列活动在霞浦下浒举行。期间,省市作家们深入基层开展采风调研、笔会创作,感受当地独特秀美的山海风光,体验深厚独特的海洋文化,并与霞浦县文学作者就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创作展开互动交流。

当天上午的改稿会上,作家、编辑们分享着各自的创作灵感与感悟,相互探讨文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创作的“火花”不断迸射。

霞浦逶迤而行的海岸线绵延500多公里,形成了山海相拥、滩岛相映的黄金海岸,也孕育了丰厚灿烂的海洋文化遗产。近年来,霞浦文艺作家群体深耕创作沃土,以讲好霞浦故事为己任,传播“闽东之光”,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使霞浦日益成为文学的创作热土。

“霞浦山海相依、人文荟萃。尤其,近年来霞浦诗人们坚持以海洋为诗歌创作的精神原乡,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成长为享誉全国的“闽东诗群”,丰富了‘闽派诗歌’的底蕴和气度。”省作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叶玉琳说。

“这次改稿会放在基层,是希望能够更贴近作者,发现一些好的苗子。这次我们见到了不少小学生、中学生创作的作品,他们的诗歌和散文很美,体现出孩子独特的浪漫想象力,这让我们很惊喜。只有文学‘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才能让霞浦的文学一代代更好地传承下去。”福建文学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石华鹏说。

都说改稿会是不打麻药的“作品手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前辈们也尖锐指出不足。

“小说写作不能吃老本,更不能闭门造车。要多阅读,要不停地吸收养分,建立好小说的坐标系,学会用小说表达更多对社会的思考。”福建文学杂志社主编助理杨静南说。

“一些散文作品缺乏一个可触摸、可感性的东西,减弱了可读性。一篇散文如果只是华丽词语的堆砌,就像行走在白茫茫的雪地,存在浮和空的感觉。好的散文需要有生活质感,包含言事、言志元素,做到雅俗共赏。”福建文学杂志社编辑韦廷信。

在霞浦文艺作家陈云峰看来,此次交流收获很大。“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前辈们的建议和指导,帮我找准作品打磨的方向,让我有信心为读者们呈现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陈云峰感慨地说。

“这是《福建文学》第一次把文学改稿会办在乡镇基层,是对霞浦文学事业的鞭策和肯定,更为基层作者和名家、名刊、名编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相信在众多前辈和名家的帮助和指导下,霞浦文学工作者们能创造出更多融合乡土情怀与霞浦地域特色,更多讴歌时代、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霞浦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雷雯表示。

在交流中探寻霞浦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旖旎山海间捕捉创作的灵感。下午,文学作家们深入基层采风,在自然和人文景点的穿梭中,体验如诗的“画本霞浦”。

宽阔而平缓的沙滩,光滑细腻的沙砾与天蓝的海水交织着,呈新月型不断蔓延。这便是有着“闽东北戴河”之称的下浒沙滩。在潮水进退间,文学作家们听着耳边的涛声阵阵,沉醉于海天一色的交融,用心感受着与海别样邂逅。

海风吹拂中,大家又来到藏于山中的滨海小村——下浒镇四斗村上凤门垅自然村。村中房屋依坡而建,石墙灰瓦,错落有致。民居外墙上精美的彩绘壁画,展现出畲民恬静悠然的生活图景。而不经意间跃入眼帘的诗元素小景观,更是将乡村“烟火气”和诗文化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暖阳下,文艺作家们拾级而上,来到村中高点远眺,半山半海一览无遗,宛如一幅画卷。

一路走,一路品,一路看,一路拍……优美的滨海自然风光、传统的乡村风貌、宁静古朴的渔家生活,给文艺作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这次的采风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回去之后,将继续挖掘霞浦独特的文化内涵,创作出更多优秀文学作品,为提升霞浦海洋文化的知名度贡献力量。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记者 茹捷

编辑:陈姜燕

审核:林宇煌 梁辉约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89485.html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