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宁城关出发,沿着国省干纵三线(S207寿宁界至萌源村段)前往纯池镇,一路上青山环抱、路面开阔。
“过去,周宁城关至纯池镇走老路,路窄弯多,开车需要近1个小时。纵三线周宁浦源至纯池段公路开通后,半个小时以内便可抵达,极大方便了两地群众出行。”周宁县纯池镇人大主席詹敬财介绍。
路通则百业兴。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对建好乡村公路的热切期盼,近年来,周宁县紧紧围绕“对外快速连通,对内全面畅通”目标,把交通补短板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完成全县9个乡镇半小时交通圈建设。
纯池镇是周宁传统农业大镇,近些年,纯池镇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山晚熟葡萄、茶叶、锥栗、小径笋等特色产业,促进生态资源持续“变现”。
“纯池小径笋”在周宁可谓是家喻户晓,笋肉甘甜,受消费者喜爱,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但受制于交通因素,纯池境内还有许多野生小径笋资源难以开发。
可喜的是,随着纵三线(S207纯池镇至寿宁界段)的开通,可采摘面积4万多亩的野生小径笋资源被进一步挖掘利用起来,每年春天,都会有大批群众进山采笋。
“今年春天,去壳鲜笋的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40元左右,市场行情相当喜人。除了鲜笋,农户还会制作咸笋满足市场需求,小径笋已然是群众增收致富的有力推手。”詹敬财说。
今秋,纯池镇禾溪村早早地结束了锥栗采摘销售工作。作为锥栗产业特色村,禾溪村利用“一村一品”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锥栗产业的发展进程,累计发展锥栗3000多亩。
“道路的升级改造让农产品运输变得更加便捷,越来越多的客商愿意上门求购,推动禾溪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山门,畅销各地。”纯池镇禾溪村党支部书记许金彪介绍。
一条条宽阔靓丽的农村道路连接城区和农村,送出了丰富的农产品,也带来了众多向往“诗和远方”的外地游客。
泗桥乡溪口村位于硋窑溪与龙亭溪水口汇合处,纵三线穿村而过。这两年,溪口村以青山绿水为底色,积极谋划乡村游项目。
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溪口村总会迎来一大批游客,在村里体验露营、烧烤和漂流、水上乐园等项目。
“纵三线通车后,周宁县城到溪口村仅需20分钟,比原来快了半小时,彻底打破了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我们深挖区位、生态优势,通过‘村企共建’‘跨村联建’等模式发展农旅融合产业,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溪口村党支部书记徐景辉高兴地说。
距离溪口村不远的硋窑村,相传,宋代时瓷器产业比较发达。
随着道路的畅通,这两年,硋窑村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挖瓷文化,建成“周宁宋瓷文化展示馆”及手工制瓷体验馆,面向游客开放,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周宁县文体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路”为媒,周宁县积极串联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挖掘名镇古村、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策划推出仕本村—常源村—陈峭村、紫竹村—首章村—杉洋村、际头村—芹溪村—楼坪村等精品旅游线路,以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周宁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共计1200.013公里,通车总里程813.509公里。9个乡镇通二级公路比例达100%;140个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75%;20户以上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2024年,周宁县获评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周宁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按照“辐射乡镇多、受益群众广、促进产业兴”的原则,全力支持农村道路建设,推动全县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由畅到美,让更多乡村因路而兴。
(本报记者陈容通讯员李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