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今年6月,我市正式实施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绘制种业发展“设计图”
●2021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扶持种子种苗企业开展基础设施和育种创新能力建设
●我市探索建立符合育种长周期特点的科研项目机制,2021年以来累计实施市级种业科技创新项目10个
生物分子实验室里,育种专家不断探索,推动育种技术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跨越;病毒测试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手持移液枪,通过核酸生物芯片技术对兰花样品进行病毒检测;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里,一个专为种子提供隔离检疫的基地已竣工,投入运行后它将打通种质资源快速引进通道……
今年来,厦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坚持政策扶持和科技创新双重驱动,制定《厦门市加快种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种质资源引进,增强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抢占种业振兴制高点。
连日来,记者走访种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探寻厦门种业“芯”动力。
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 让育种不再像开盲盒
进入冬季,气温逐日走低,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位于翔安的生产基地依旧热火朝天。温室大棚里,育种专家正在跟踪花椰菜苗的生长情况。
“我们用了30多年自主研发了一批拥有‘厦门芯’的花椰菜种子,如今,这些厦门种子已经开始‘走出去’,出口到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捧着花椰菜植株,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金条高兴地分享道。
“过去,农民想种花椰菜,只能买‘洋种子’,价格高不说,还很难买。现在,厦门种子不仅替代了‘洋种子’,甚至开始走出国门。”洪金条说,“走出去”的花椰菜种子出口额逐年上涨。
厦门种子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洪金条看来,只有进一步提升育种、制种和推广一体化水平,才能推动厦门种子更好“走出去”。
洪金条在建的生物分子实验室正是提升育种、制种水平的一次探索。“传统模式下,育种有点像‘开盲盒’,周期很长,且充满偶然性。我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育种的目标和结果都更易掌控。”
在翔安区大帽山,洪金条计划筹建占地超过500亩的种业产业创新中心,目前已完成农用地流转,项目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中,“我将在这里建设种业加速器,通过对温度、水分、光照等的智能调节,让种子入住量身定制的‘集体宿舍’,加速农作物育种进程。”
如今,种业的创新要素正在厦门加速集聚。分子生物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让传统的“大海捞针”式育种变成高效的“定向撒网”,种业创新驶上高速路。
同安竹坝的一块玉米田里,一株株玉米整齐排列,育种专家杜贵才正在详细记录每一个植株的特征。杜贵才从事鲜食玉米育种已30多年,他先后选育出SBS902、华泰甜216、华泰甜325等优质鲜食玉米品种,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他表示,育种是长期持续的创新过程,只有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才能提升种子质量,紧紧攥住农业“芯”。
多年来,厦门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创新科企合作育种机制,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合作建立4个育种创新研究院,大力支持育种创新研究攻关,龙头企业厦门中厦蔬菜种籽有限公司还承担了国家花椰菜育种攻关项目和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我市还探索建立符合育种长周期特点的科研项目机制,支持厦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展新品种选育研究,2021年以来累计实施市级种业科技创新项目10个。
科技赋能下的种业,品种更多、品质更好。据统计,2021年来,厦门培育获得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农作物、花卉新品种65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24个,通过农业农村部登记蔬菜品种18个,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的水产新品种3个,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研发新优品种
突破产业化发展瓶颈 厦门研发的新品种走向世界
新年将至,花卉市场即将迎来销售旺季。走进厦门蝴蝶兰育种创新产业园的育苗棚,红的、白的、黄的……五颜六色的蝴蝶兰宛若一只只蝴蝶,在枝干上争奇斗艳。
“别看它们颜色各不相同,却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产业园的投资建设方是厦门和鸣花卉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