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木偶表演本报记者张旭摄
一城山海神韵,千年人文漳州。漫步在姹紫嫣红的繁花盛景中,赏布袋木偶戏、大鼓凉伞等非遗传统技艺之精妙,品东美糕、白水贡糖等漳州美食之香甜,亲手制作一幅木版年画、漳浦剪纸,观礼一场美轮美奂的闽南传统婚礼,让周末逛花博的游客不住惊叹、流连忘返。
“咚、咚、咚……”在热闹的非遗美食体验区里,不时传出敦实的木器敲击声。粉碎搅拌后的糕粉,在游客手中按平揿实、翻身敲出,随后一块块形态方正的糕点被整齐地摆上桌案。
一旁指导操作的糕点师傅徐惠娟介绍,作为漳州传统特色糕点之一的东美糕,迄今已有300多年制作历史,因其香甜的口感和美好的寓意备受人们喜爱。2010年,东美香脯糕制作技艺入选漳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该技艺入选福建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的东美糕不再仅是普通‘茶配’,还成为地方文化传播的载体。这次展会我们带来印有白礁慈济祖宫、林氏义庄、东美曾氏番仔楼、江东古桥、天一总局等漳州文化元素的糕点产品,还集中展示‘闽南国宝’‘闽南花语’系列精品,并首次把糕印带来现场,希望大家通过亲手制作体验互动,近距离感受漳州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徐惠娟说。
不远处的剪纸体验区同样人潮涌动。精剪、细刻,漳浦剪纸非遗技艺传承人巧手翻飞,以镂空花纹勾勒出的Q版小蛇头戴水仙、尾缠福字葫芦,憨态可掬的模样一露面就引发围观人群一片惊叹。
今年展会我们不仅带来了‘龙蛇’‘百花’等主题剪纸作品,还特意为小朋友们提供剪纸手环、戒指等创意DIY环节,希望孩子们可以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剪出不一样的精彩。”展区负责人、漳浦剪纸协会常务理事魏琴说道。
一刷、一拓、一揭,一幅“状元及第”的热闹场景跃然眼前。“别看制作简单,我们的分版分色手工套印技法却是独家,2006年就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版年画体验区负责人、长泰区状元文化传播中心顾问王来祥说道,长泰是享誉闽粤地区的“状元故里”,进士、举人中榜者不胜枚举,文化气息浓厚。今年展会将非遗文化和状元文化创意融合,游客们不仅可以用木版年画的方式体验制作“金榜题名时”等人生四大喜事主题作品,还能头戴状元帽、手捧状元喜碗进行“好运投壶”等游戏互动,在欢乐中感悟崇文尚教的文化内涵。
沿一号馆漳州农文旅展区徐行,一路看“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的古色古香,赏“海洋蓝”“生态绿”“土楼韵”“古城风”“闽南红”的浪漫,品漳州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好不惬意。
行至中庭户外展区,由闽南特色荔枝木为栅栏打造出的茶空间里正在进行非遗荔枝木炭焙技艺展示,袅袅茶香伴着悠悠古琴声,让人心旷神怡。漳浦徐聘号茶业营销总监陈炎林介绍,相较于古人焙茶用的木炭,经漳州特有荔枝木文火慢炖、多次复焙后的茶叶会带上果木清香,茶汤澄透甘活,灵韵独特,持久回香。自漳浦荔枝木炭焙制茶技艺于2020年入选漳浦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来,老茶匠们又不断创新研发,让传统茶文化的保护传承与现代潮流发生碰撞融合,激发茶文化新的“生命张力”。“今年我们带来参展的大红袍茶饮采用新技术冷凝罐装,开盖即饮,无需热水冲泡就能享受一比一还原的茶滋味,非常适合出差旅行随身携带。”陈炎林说道。
交谈间,唢呐声起,鼓乐齐鸣。从主展区徐徐走出一支迎亲队伍,队前喜娘面带盈盈笑意引路,身后是一对身着闽南大红制式钗钿婚服的年轻新人,踏着鼓点庄重前进。长长的队伍里有扛着带尾甘蔗的喜童,有手持“喜”牌的小厮,还有捧着花篮向围观人群发放喜糖的伴娘,沿各个展馆巡游,热闹而喜庆。
“闽南人的婚礼要经过周礼规定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还要行迈火盆、跨马鞍、撒五谷、对拜礼等传统礼节,盟誓于天地之间,见证于亲朋好友。今天我们首次将闽南传统婚俗带到了展会现场,不宴客、不收礼,如戏剧般美丽开场,与盛会同乐共喜,也是中式婚礼、闽南文化和传统礼仪的一次浪漫展示。”展区负责人蔡小红说道。
“文化二字,不仅‘飘香’在漳州的茶水里、建筑肌理中,还‘鲜活’在文艺精品里、各类文化盛事中。”第三次来漳的浙江游客许桠文直呼这次又发现了不一样的惊喜。“非遗文化、闽南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咖啡文化,甚至还有中医文化,从没想到在一个展会里能看到这么丰富的文化内容。在文化品牌与特色特产的交融并进中,我想,漳州一定能将‘田园都市文化名城’名片传播得更深、更远、更广。”
⊙本报记者蔡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