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围绕“厦门这一年”主题,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市领导及火炬高新区、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会展局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厦门转型升级这一年”工作推进情况。
市委常委、副市长庄荣良出席发布会。
今年以来,我市排难而进、勇毅前行,突出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地促进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茁壮成长,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发展动能加快转换,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逐月加快回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预计增长9%左右,增幅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及全省前列,工业对GDP增长贡献达41.4%,对全市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支撑。
市委常委、副市长 庄荣良:我们坚持抓牢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创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正加快壮大成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6.6%,其中新能源产业过去三年年均递增超30%。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一批新赛道产业也在加快集聚。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工程和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
市工信局局长 肖峰: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752家,各梯次数量居全省第一。在这些企业中,新诞生了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近八成专精特新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这一年,我市致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由2020年的3.08%预计提高到今年的3.4%以上,在全球城市“科技集群”百强榜排名上升至第72位,三年跃升31位,科技创新正由“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有效增量”。厦门科学城产业创新引擎功能进一步凸显,高能级创新平台研发成果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市科技局局长 孔曙光:在厦门科学城试点“直接拨付+股权投资”的“拨投结合”新模式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培育打造金砖科创孵化园、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重大战略平台,聚力增加科技成果、技术和人才供给,打造吸引产业集聚“强磁场”。
一年来,我市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围绕“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部署,火炬高新区紧盯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聚焦先进制造业,科学谋划、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着力推动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以来新签约新能安二期、中能瑞新等130个项目,总投资超400亿元。
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主任 赖建州: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先后推动14个重大产业项目摘地,抓新型显示、电力电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建设,产业根基进一步夯实。国家电化学储能系统项目建成后,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国际领先的储能系统研发测试与实证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今年,我市紧紧把握演唱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趋势,推动演艺市场做大做优做强,让“拉着拉杆箱听演唱会”成为厦门旅游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同时以会展活动为引领,建立起第二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大会展”产业生态圈。
市文旅局局长 黄碧珊:广大歌迷对厦门的城市环境和服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演出期间,全市高端酒店套房供不应求,厦门“演唱会经济”之所以热辣滚烫,我们感受主要得益于设施完善的场馆条件,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诚意满满的暖心服务。
市会展局局长 喻皓:我市深入实施“会展+”战略,不断增强会展活动对产业、招商、消费、文旅等领域的带动作用。今年1-11月,我市共举办展览166场,面积约2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58%;实现经济效益约287亿元,同比增长10.64%。
这一年,我市还致力通过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全力推动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市委常委、副市长 庄荣良:升级完善“财政政策+金融工具”,推出总规模超1000亿元的政策组合,累计惠及企业超1.4万家;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狠抓工业用地提容增效工作;实施“群鹭兴厦”计划、“双百计划”“留厦六条”等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形成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局面。
产业转型升级提速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这一年,厦门围绕“新”这个关键词,持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厦门的新产业,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更彰显了对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布局。厦门制造的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的越来越多,全市近八成专精特新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产业链关键领域实现“补短板”“填空白”,厦门科学城成为新质生产力“超级孵化器”……创新正成为厦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能。
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不仅是厦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城市竞争力的新标志。展望未来,厦门将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先进制造业倍增计划等工作,全面提升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来源:厦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