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民族舞蹈和传统体育,华安高山族表演队一举夺得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技巧一等奖——
福满高山陀螺飞民族之花放光彩
▲华安高山族表演队在排练中
▲华安高山族表演队在比赛中
近日,在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璀璨舞台上,华安高山族表演队参赛的《福满高山陀螺飞》主题项目,从三亚市体育中心腾空“飞”出,斩获技巧类一等奖与竞技类二等奖的殊荣。这两项大奖,不仅是对表演队精湛技艺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们数年来艰辛付出与顽强拼搏的最好见证。
民族融合共筑梦想舞台
在华安县的文艺演出舞台上,或是在街头巷尾的广场上,总少不了高山族舞蹈者的身影。华安县是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区人数最多的县份,居住在这里的高山族同胞大多能歌善舞。而华安县高山族表演队,组建于2007年,这些年来,这支队伍长期坚持训练,广泛参加各类活动、全国大赛、体育盛会,培养了一批高山族传统艺术表演人才。
此次的表演队由20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的成员组成,是漳州多元文化融合的生动写照。队伍中有汉族、高山族和畲族等民族同胞,他们因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而汇聚在一起。华安县少数民族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庄锦霞介绍道,表演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严馨23岁,而年龄最大的队员陈俊亮已55岁。
作为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工作的庄锦霞,在年初接到上级的参赛通知后,她便开始积极筹备表演队的报名和参赛节目。“这是一个展示华安高山族文化的绝佳机会,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庄锦霞深知,要在全国性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专业的舞蹈编排。于是,华安县民族宗教局聘请华安县文化馆副馆长、长期致力于研究高山族舞蹈的张金梅老师担任编导。
“高山族文化丰富多彩,我希望能将舞蹈与体育相结合,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张金梅向记者介绍道。早在1999年,华安县举办的一场晚会上,刚从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她就被选中参演其中一个节目,自此与高山族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最初担任第一支高山族舞蹈《山地情歌》的主舞,到后来成为编导,她陆续创作出《抛陀螺》《竿球》《站在高岗上》等一系列优秀舞蹈作品。她的创作从单纯的观赏性舞蹈起步,逐渐发展到研究展现高山族同胞生产、生活习俗的传统体育技巧类、竞技类舞蹈,这些舞蹈作品甚至被推广至全县,成为广场舞的热门选择。
编排打磨汗水浇灌希望
“这次比赛中,我们在陀螺技巧上实现了创新,从传统的定点抛法,发展到自抛自接,再到高难度的走线陀螺等动作。在服装与道具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将女孩子的帽子巧妙改装成陀螺盘,男孩子则将陀螺抛入女孩子的帽子中,这一设计巧妙融入了高山族的一种求爱习俗。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头饰均为队员们亲手缝制,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与创意。”张金梅自豪地分享道,在舞蹈编排上,他们别出心裁地将最后的走线陀螺设计成篝火场景,由部落里的两位勇士将陀螺沿线送入篝火中,象征着生命之火的点燃,寓意着文化的薪火相传,而“酋长”转动陀螺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年轻人,则深刻体现了高山族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不息。
然而,排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队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农民、打工者、自由职业者、教师、校医等,他们各有本职工作或学业,只能利用宝贵的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在集中排练期间,许多人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农活、店铺生意或请假参与,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异常珍贵。任何一位队员的缺席都可能对整个排练计划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即便面临生病或受伤,许多队员也选择咬牙坚持,不愿拖累团队进度。
“一开始,大家的舞蹈基础参差不齐,动作协调性也不好。”张金梅回忆道,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掌握舞蹈动作,她不得不从最基础的舞蹈知识教起,她每个动作都要反复示范、反复纠正,有时候一个动作要练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队中的资深老队员严丽贞谈及排练的艰辛时,眼眶不禁湿润:“我们队里有一位老队员,他的父亲重病住院,他长时间在医院陪护,直到父亲病情稳定后才匆匆赶回,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尽管他身心俱疲,但凭借着对舞蹈的热爱和对团队的责任感,他坚持了下来。”
“11月底比赛前的集中训练尤为艰苦,但大家为了取得好成绩都拼尽全力。我为能拥有这样一个团结、努力的集体而感到无比自豪。”张金梅补充道,队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其中不少还是茶农,他们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要起床采茶,一直忙到傍晚,匆匆吃完晚饭后,他们又赶来排练,直到晚上十点才结束。回家休息两三个小时后,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赛场竞技绽放民族之花
经过数月的艰苦排练,表演队终于迎来比赛的时刻。在赛场上,队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高山族传统服饰,精神抖擞,信心满满。
当《福满高山陀螺飞》的音乐响起,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他们手中的陀螺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在空中、盘中、手中、细线上,灵巧地飞舞旋转,与队员们的舞蹈动作完美配合。观众被他们精彩的表演深深吸引,现场掌声雷动。
“在舞台上,看到观众的喝彩,我们知道努力没有白费!”队员们在赛后兴奋地说道。在表演《射耳祭》时,队员们更是将高山族的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通过舞蹈动作,再现射耳祭的庄严与神秘,让观众感受到高山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比赛结束后,当得知获得技巧类一等奖和竞技类二等奖时,队员们激动地欢呼雀跃。“这一刻,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值得了。”庄锦霞和张金梅与队员们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长期以来,华安县把高山族聚居区作为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促进同胞心灵契合的工作抓细抓好,积极打造对台文化交流平台、特色文化品牌,传承和弘扬高山族文化。”庄锦霞说,未来将继续推动高山族民族文化发展,让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本报记者李润
通讯员黄建和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