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关爱联盟持续成长壮大 今年已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超16万人次

日期:2024-12-25 来源:厦门 作者:厦门特产大全 浏览:584 评论:0
18岁意味着什么?更加成熟,更有担当,更有力量。今年18岁的厦门关爱联盟用这样一组数字昭示它的成长——一年来共筹集善款达6904.3万元,惠及市内外家庭困难学生161879人次。这意味着,今年已有超16万人次的家庭困难学生,受益于厦门关爱联盟的帮助,更好地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

  18岁意味着什么?更加成熟,更有担当,更有力量。今年18岁的厦门关爱联盟用这样一组数字昭示它的成长——一年来共筹集善款达6904.3万元,惠及市内外家庭困难学生161879人次。这意味着,今年已有超16万人次的家庭困难学生,受益于厦门关爱联盟的帮助,更好地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

  关爱助学事业事关家庭幸福和谐、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厦门市关工委重点打造的工作品牌,厦门关爱联盟自2006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发动更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爱心人士挖掘社会资源,搭建关心下一代成长的社会化大平台。多年来,联盟持续为青少年提供奖学金、助学金支持,同时,积极响应市委“爱心厦门”的建设部署,开展了“爱心厦门·圆梦助学”“金秋助学”“圆梦行动”希望工程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活动,通过经济援助与非物质支持服务,助力一批又一批学子成长成才,托起一个又一个孩子的求学梦。联盟成员单位现已超百家,联盟已成为厦门公益助学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今日,厦门关爱联盟2024年度关爱助学大会召开,既为总结一年来厦门关爱联盟关爱助学成效,感谢托举学子圆梦的每份力量,也在18岁的新起点上,思考如何推动关爱助学事业行稳致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汇聚起磅礴的爱心力量。而新的变化正在发生——“关爱下一代慈善基金”将于大会现场正式亮相,发挥基金杠杆作用,广聚海内外爱心力量,加力赋能助学事业。

  厦门市关工委主任陈秋雄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厦门关爱联盟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各联盟成员单位及社会爱心单位和人士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担当,彰显了家校社协同关爱、引导、教育、保护青少年的良好联动机制,更提升了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营造了崇德向善和大爱无疆的浓厚氛围。今后,厦门关爱联盟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拓展资助渠道,发挥品牌效应,营造浓厚关爱氛围,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作风,不断开创关爱助学工作新局面。

  厦门关爱联盟助学年度报告

  聚力成峰,合力筑梦。一年来,市委文明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市教育基金会、市慈善总会以及各区、市直机关、工商联关工委等关爱联盟各成员单位广泛发动宣传,众多爱心单位与爱心人士携手聚力,筹集善款,助力学子圆梦,彰显了社会各界深厚的公益情怀。

  爱心热度持续升温

  市关工委提取关爱基金43.4 万元,共帮扶1500名家庭困难学生。市教育基金会共收到捐赠625.24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164名。市爱心办与市民政局“爱心厦门·圆梦助学”公益项目,共帮扶家庭困难学生541人,发放帮扶款425.25万元。市总工会“金秋助学”项目慰问困难家庭112户,发放助学款76.84万元。市妇联、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情系春蕾·爱心同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617人,资助金额97万元。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雨露育青苗”项目共帮扶家庭困难儿童1600名,发放帮扶款400万元……一笔笔爱心捐赠,一项项帮扶活动,务实有力,落地有声。

  制度保障护航发展

  愈加健全的制度保障,为关爱助学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市关工委顺应时代要求,专门在市慈善总会设立“关爱下一代慈善基金”,拓宽资金来源;建立关爱联盟教育基地规范化档案,充分发挥成员作用,探索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的协作机制。市民政局在市慈善总会设立困境儿童关爱基金,开展“慈爱护童 善托未来”活动。市教育局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通知》,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机制。市残联修订完善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补助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91552.html
标签: 厦门市新楼盘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