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讯26日,泉州市“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奋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泉州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管局介绍“为民建城”的创新举措,并就相关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一年来,泉州以实施“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作为城市建设总抓手,坚持以产兴城、以产聚城、产城联动,完善中心市区规划建设一体化机制,点线面多维度同步推进,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做实做优县(市)城区,推动“产、城、人”融合度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取得更快发展。
围绕宜居宜业、生态人文、交通通达、安全韧性、智慧管理、村镇建设、样板特色等7个方面谋划推进项目,全年完成城建投资1400亿元,比2020年的615亿元实现了翻番。
从四大方面推进城建工作
坚持系统化建设,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系统推进全市24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2024年累计完成投资297亿元。联动推进丰泽北峰、鲤城江南、台商海江、洛江阳江等重点片区组团建设,中心城区新建医院、学校、酒店61家。4800亩中央商务区基本建设成型,已投用总部大楼18幢,累计入驻企业1200多家。4520亩的东海中央活力区,开工建设后埔片区安商房、市政道路、学校、公园等14个项目,加快建设7栋高端写字楼和酒店,金崎片区基本完成拆迁。武荣大桥竣工投用,金屿大桥、百崎大桥加快建设,中环城路贯通工程全面动建,国道324线泉州段改线工程加快推进。
开展可持续更新,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绣花式”“渐进式”推进街巷更新,中山路、金鱼巷、晋江五店市、石狮八卦街、永春五里街等案例入选住建部、省住建厅街区保护示范案例。近年来,全市共完成49条古城街巷、5个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3个,惠及居民1.16万户,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以创新“征收+改造”模式推进古城红梅新村危旧房屋自主更新。推动打造21个完整社区试点,探索“商业经营+公益服务”微利模式,打造“能融资、可创收、善盈利”的完整社区。
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今年完成裸房整治4.1万栋,着力推进3个样板集镇和3个样板村的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闽台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可行道路。围绕“山线”和“海线”两条历史文化保护线,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和具有示范效应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范例。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累计公布1648处历史建筑,同步推进挂牌和测绘建档。先后修缮保护历史建筑、传统建筑近200处,开工9个华侨建筑群、87栋华侨建筑单体保护修缮项目。
加强一体化管理,构建协同高效工作体系。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优化“中心市区城建总指挥部+分类分片6个分指挥部”指挥体系,按照“指挥部+属地政府+国企”模式,推行扁平化、垂直一体化管理,强化统筹协调和指挥调度,推动部门履职、国企担纲、社会积极参与。各县(市、区)建立相应工作机构,实现全市统筹、同频共振。实行重点工作定期调度机制,同时推行“月晾晒、季通报、年考评”比拼机制,创新项目“红黄绿”亮灯警示机制,并制定《泉州市抓城建提品质“项目创优年”考核方案》,常态化开展“比项目策划、比投资贡献、比品质提升、比工作效率、看综合成效”的比拼。
实施聚城畅通建设项目75个
一年来,泉州城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优化,“369”交通圈更加便捷通畅。
据泉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泉州市聚城畅通建设项目75个,总投资约1684亿元,年计划完成投资87.7亿元。截至11月底,新开工项目14个,建成项目4个,完成投资83.7亿元,占年度计划95.4%,超序时进度3.8个百分点。
全速推进30分钟通勤圈建设。备受关注的金屿大桥、百崎大桥、金鲤大道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中环城快速路全线开工建设,持续推进“放射线”、西洋华片区、东海片区、江南组团路网建设。
全面提升60分钟通畅圈质效。推动泉梅高速、泉金高速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沙厦扩容安溪至翔安段、洛丰高速和泉龙高速列入省级高速公路网规划。加速推进政永高速德化段、永春锦斗出入口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开通驿坂、罗东、龙桥、朴里A区、朴里B区和洛阳江A区等9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入口,占全省总量39个的23%,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9879公里,公路密度180.72公里/百平方公里,均位列全省第一。
全力打通90分钟通达圈路网动脉。兴泉铁路、福厦高铁客运专线运营相继开通,打通泉州沿海铁路大动脉。今年全力推进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前期工作。
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随着精细化措施的不断落实落细,泉州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垃圾分类,推进再生资源利用。在中心市区和县城社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基础上,今年新增34个乡镇开展分类工作。新建垃圾分类屋(亭)150座。开展“分类快闪秀”、校园宣讲等系列活动1026场(次),走进9万户家庭宣传分类简易流程。泉州市垃圾分类星级社区创建经验被住建部选为全国图文案例集。
规范夜市设置管理,提升城市“烟火气”。目前,泉州市共有夜市26处。泉州市城管局在鲤城区大尾、高山社区,丰泽区浦西央街、东海有风等6处开展夜市试点,并指导县(市、区)结合实际推出系列夜市,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和品质化的“新夜态”,出台夜市设置实施方案,在管好市容环境的同时,丰富市民夜间生活。
实施“监测吹哨、管养报到”,及时解决城市问题。在中心市区建立241个网格,在闽政通APP“泉服务”专栏上线“城市问题随手拍”。平台接收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按职责派遣相关区域和责任单位限期到场处置。今年来,共受理处置群众吹哨反映3.56万件,有效解决暴露垃圾、路面脏乱等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一些公共设施破损隐患及时消除。
加强综合考评,通过常态化考评、专项化考评和责任化指导,营造整洁有序环境。根据各地考评情况,组织对薄弱区域实地督导,以业务培训、现场走访等方式,指导责任单位有效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改变“脏乱差”状况,打造宜居、韧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