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开发区突出资源集聚,选址交通便利、人流集中的激情活动广场,实体化建设社会治理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党建+”邻里中心“三大中心”,推动党建引领、行政审批、矛盾调解、治安管理、咨询投诉等服务“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综合服务,有力提升园区治理和服务现代化水平。
一、“网格+网络”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全网格”联动。深化“三片区+九网格”挂钩联系制度,以网格员为触角,联合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分局、城管分局执法力量,巡回法庭、驻区检察室专业力量,以及非公党组织、党员楼长、签约律师、金牌调解员、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参与、全域覆盖、运行高效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切实将基层“末梢”变成治理“前哨”。
二是“一站式”调处。建设社会治理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开设公安、招工、劳资纠纷、综合等4个窗口和法理驿站,实行对事项代办、矛盾调解、治安管理、咨询投诉等服务“一站统管”。总结推广“接、听、理、说、调、整、访”七步工作法,实现矛盾不上交、服务全覆盖。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弘扬“以和为贵、与邻为善、互让互谅、守望相助”传统美德,共同营造“家园区·睦邻里”和谐氛围。今年以来,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件、涉及人员404人、涉及标的金额573.2万元。矛盾化解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三是“智能化”调度。依托泉州开发区同网共治平台,采集园区用电、用水指标等经济数据及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和实有单位“一标三实”数据,建立“全要素导入、全流程监督、全闭环管理”的规范流程,同步打通网页端和手机客户端信息壁垒,按照“规范受理、分级流转、协调联动、及时响应、有效处置”工作要求,由调度平台统一转派事件,责任单位规范接收办理,区领导对重点事件专项督办,进一步提高事件的响应、办结效率。自投入使用以来,平台融合贯通17个职能部门,累计办理各类诉求2700余件,提高办件效率60%以上。
二、“便民+利企”打造政务服务“新体验”
一是“一对一”帮办代办。高标准布局软硬件建设,建设审批高效、服务一流的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行市级行政审批帮代办服务,在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设置“帮办代办处”,实行专区、专人、专业化审批和帮办代办服务,对开发区范围内需到市级办理审批的5个部门16大项35小项业务,在接受申请企业(人)咨询委托、精心指导准备齐全材料后,全程帮代办或陪同办,切实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和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今年来,已为46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有力推动杰嘉电子、路金汽车精密零部件生产基地等1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
二是“全方位”留工稳岗。先后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引才聚才”10条、2024年助企稳岗促发展16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力促企业“留住员工、稳住就业、保住生产”。成立招工服务工作专班,开展企业用工大调查,对缺工企业“一企一策”做好帮扶。设立开发区就业服务驿站,首推“泉州开发区就业服务指南”微信小程序,常态化开展岗位需求匹配、撮合工作,打造开发区“10分钟就业服务圈”。今年来,快速兑现各类补贴补助595.25万元,政策兑现较往年提升51.35%,惠及企业159家、员工9306人,累计为列入清单的32家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万余人。
三是“立体式”改进作风。在“跑一趟办不成投诉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现场受理解决企业群众投诉意见及建议,精准打通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全面接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倒逼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打好窗口作风“前哨战”,区纪工委监察组将查摆发现的影响营商环境问题纳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的重要内容,针对暴露的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相关部门立即整改,见行见效。
三、“用心+用情”开创非公党建“新局面”
一是便民服务“一刻即达”。建设2000平方米的“党建+”邻里中心,搭建近邻会客厅、青创空间、就业服务驿站等30多个服务载体,延伸建设中南漫悦城、万科悦城等10个邻里服务站,构建企业和职工群众“15分钟便民圈”。定期开展“邻里共享日”活动,提供政策宣讲、健康义诊、电器维修等各种服务,将服务延伸到“厂区里”“家门口”。目前,该中心已获评全市五星级邻里中心。
二是党建业务“一体融合”。创新实施“党建+窗口+政务”服务模式,建立健全邻里中心建设专班指导、区直职能部门保障支持、基层治理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运营服务机制,在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企业服务岗、民生服务岗、安全生产与纠纷调解岗等,常态化开展人才招引、项目对接等活动。探索分类服务模式,面向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员教育、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开设“非公党员学堂”党课选学,每月举办1期。
三是群众需求“一呼即应”。整合区直部门单位、银行等各方力量和服务资源,做实党员“双报到”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等三支队伍作用,制定菜单式服务目录和流程,精准下沉51个服务项目,常态化走访问需,积极回应企业群众需求。设立“青春学堂”,定期开展儿童教育培训、暑托班等服务活动,满足园区职工子女托幼需求。今年来,开展教育培训、政策咨询、志愿服务、党群活动、文化体育等各类活动110多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