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一样的画卷,铺展在太姥山脚下。听过许多关于她的故事,也想过许多她的模样。在这初冬时节,我有幸踏上这片向往已久的土地,聆听她的故事,找寻她的模样,才发现不绝于耳的是她奔向幸福的步履,耀眼的是她多彩的幸福梦。
初冬的永和湖水碧绿清澈,湖里的荷花顶着一片片绿叶,悠游湖中,正在准备着新一轮的绽放。环湖步道整洁干净,廊腰缦回,四周绿意绵绵密密,似乎空气也是绿色的。阳光温和的湖畔,游人闲庭信步,孩童们嬉笑打闹,拍客们的相机里,存满了钟情的景致和幸福的影像。航拍飞机记录下柏洋村的华丽景象,只见联体别墅整齐划一,景观、绿荫错落其间,永和湖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其间,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和谐的画卷。
从柏洋展示馆里,我记下了这样一组数字:1993年,柏洋村人均年收入不到两百元,村集体负债43万元,山上21个自然村453户1848人分散居住在环境恶劣的高山茅草房里。2023年,全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1.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64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00元。这组数字令人振奋,让我们看到了柏洋脱贫致富的乡村振兴奇迹!而这背后,凝聚着柏洋村党委原书记王周齐和干部们的辛勤付出。
走在笔直的街道上,我问王周齐,二十几年来,你把一个贫困村建设成如今的明星村,靠的是什么。王周齐坚定地说:“把百姓的幸福放在首位。”15年时间里,他带领着柏洋干部群众,从建设南埕山隧道、文化中心、永和文化园、幼儿园到建成振兴大酒店,一步一个脚印,一件件落实,每一件事都聚焦百姓幸福,都跟百姓幸福息息相关。他指着廊道下碧绿的湖水说,十几年前,这里只是一个小水塘连着一片荒山,如今,这里是全村的中心,环绕在湖畔的休闲广场、乡村振兴展示馆、孝文化主题公园等,共同组成了柏洋文化公园,是柏洋村民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卓仕尉/摄
文化是乡村发展的魂,是群众幸福生活的精神食粮。在孝文化主题公园里,孝故事雕塑、漫画、名人名言、祖训,内容丰富,设计巧妙,景点生动有趣。这里成为了家长们带领孩子必到的打卡点,学孝、传孝、感孝蔚然成风。王周齐说,慈孝是家庭幸福的基础,我们挖掘丰厚的孝廉文化资源,以孝和家、以孝睦邻,将孝道代代相传,让幸福常伴左右。
正黄昏,夕阳如火般地漫延在天际,把柏洋笼罩在金色光影里。走进柏洋永和新村,一栋栋簇拥着的民居,笔直宽敞的街道,白色的墙壁搭配着鲜艳的窗台、前院,显得格外赏心悦目。一幢楼前,一位大娘正在给房前的绿植、花卉浇水,看到我,热情地喊我进屋,客厅不大却很整洁,大娘告诉我,她家是畲族的,从山上自然村搬到永和新村已有十多年了,当时建房子的宅基地是政府免费送的,现在住在山上自然村的群众也都搬进了新村。当问到现在生活怎么样时,大娘高兴地说,两个儿子都在村企上班,孙子也在村里小学上学,我每天为孩子们煮饭,大部分时间都会到公园里,和老姐妹们聊聊天,跳跳广场舞,“做梦也想不到,我们这些大半辈子生活在深山里的农民,现在,还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卓仕尉/摄
对于村民的幸福生活,接任的党委书记王兆品说,家庭和美、邻里和睦、党群和谐,这三者缺一不可。三年前,他返乡接过“接力棒”,担任柏洋村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也接过了柏洋村带领百姓奔向幸福的“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的“五心”工作法。在乡政府办公室,一叠叠梳理好的“民愿清单”,我看到了心中装着群众、肩上扛着责任的为民情怀。
行走柏洋,你会发现村民幸福的话题很多,优美的环境、优质的学校、不断增长的村财。而在家门口就能务工,更是让他们感觉到稳稳当当的幸福。“没有产业,村民只能外出谋生。教育质量不好,村民也会想方设法往集镇、城区迁移。”王周齐知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活干,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十几年来,柏洋不断开发资源,抓“全域发展”,一个个好项目在柏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建起了以核电服务和工业发展为核心,以果蔬白茶种植为基础、休闲农业为特色的产业群、产业链,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当起“新农民”,还吸引了六百多外地人员到柏洋工作。曾在外务工的村民郑为亮,返乡发展,他先后承包经营宁德核电营地食堂和柏洋村振兴大酒店。“村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创业。我觉得能照顾父母,又能天天看到家人特别是孩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郑为亮感动地说。
感受柏洋的幸福,必去的还有金山农耕文化园。文化园坐落在柏洋笔架山下,面对青翠山峦,坐拥蓝天祥云。从宽广的石板路拾级而上,仰头看农耕之光博物馆,粗犷的斗拱结构、歇山顶式的重檐、青色琉璃瓦的屋顶,给人以威严、厚重之感。这是金山农耕文化园的核心建筑,馆内“农耕”“炎帝馆”“民宿馆”“百草馆”,布局合理,展陈内容十分丰富,民俗展品达1500多件。看着这些熟悉的器具,勾起了我们的回忆,“这个工具,我家乡也有”“我在奶奶家见过这种果盒”,大家七嘴八舌,讨论得十分热烈。无论是犁地的木犁、铁齿钉耙、铲土的锄头,还是田间用的水车、水桶,还是一些竹篮、竹箩,无不镌刻着岁月的沧桑,农耕文明的辉煌,承载着先人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幸福。
阴亮/摄
现在的金山农耕文化园成为了沉浸式体验农耕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化园开设了采摘体验活动和研学活动,推出了一批趣味十足、体验感强的项目。一批批的学生、游客来到这里,学习农业常识、体验农耕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柏洋人一张张温暖如阳的笑脸,是孝老睦邻的和谐,是奶奶煮好饭菜等着上班的儿子和上学的孙子回家的温馨,是晚饭后永和广场的嬉闹声和音舞声。
来过柏洋,才明白一个乡村的幸福,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守望和坚持,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的初心绽放,更是广大干群凝心聚力的圆满。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卢彩娱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林珺
责任编辑:林宇煌
(原标题:幸福福鼎·多彩乡村|卢彩娱:柏洋的幸福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