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年焕新颜,今天起,本报原《新学堂》周刊正式升级改版为《海峡少年·教育周刊》。
全新的《海峡少年·教育周刊》精心打造“新学堂”“悦成长”等特色栏目,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教育热点,探讨家庭教育,陪伴小记者逐梦前行。升级改版后,我们期待以更为专业的视角、更具深度的剖析、更加多元的内容,为鹭岛广大师生、家长呈上高品质的教育观察。
新学堂
1月4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梁静)近日,“百家村中学”正式定名为“厦门市图强中学”并加挂“厦门一中图强校区”,成功吸引一波关注,再加上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扩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关于名校开校区、办分校的讨论,又此起彼伏。
近几年来,厦门建学校的速度仿佛被按下“快进键”,新办学校和校区批量投用,除了“名校跨岛”到岛外办校区,还有更多的名校分校、合作校、共建校、附属校……这些层出不穷且散落在岛内外各处的“名校”和“校名”,令不少家长懵圈。
校区、分校、合作校、附属校、共建校,你分得清吗?
校区是“嫡系”与总校的区别只在于校址和招生
厦门名校的校区与校本部,是统一的法人代表,人财物也由总校统一管理调配,区别只在于办学地点和招生范围,比如厦门一中海沧校区、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厦门外国语学校集美校区、科技中学翔安校区、厦门六中同安校区、厦门实小翔安校区等。它们都在厦门“跨岛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诞生,初衷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看,校区就像名校的“嫡系”血亲,它们的办学理念、管理团队、资源配套都和总校一致。
在厦门一中与思明区教育局就“厦门一中图强校区”进行紧密托管办学签约之前,上述这些名校校区的直管部门也都和本校一样,即属于市属校,也就是由厦门市教育局直管,更通俗地说,就是市财政出钱办学。但厦门一中图强校区不同,它是思明区属学校,也就是由思明区财政给钱办学,不过建成后将交给厦门一中举办,全套教职工由厦门一中负责。也就是说,今年投用后,厦门一中图强校区和厦门一中思明校区将实行一体化管理。
分校像“旁系”与总校同出一源复制总校基因
与校区不同,名校的分校、合作校、共建校、附属校等都属于合作办学形式,其中,有一部分实施托管办学模式的分校与总校的紧密合作程度,往往高于其他合作办学形式。
托管办学的明显特征是,被托管的学校一般为区属校,名校会更深入地参与托管办学,比如选派管理经验丰富的干部、实施常态化的师徒带教培训等。以厦门托管办学的“元老校”——双十中学思明分校为例,双十中学思明分校开办之初,就由双十总校派驻管理团队负责日常教育、办学管理,同时派出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定期全方位指导,此外双方还进行互派教师和换岗任教等举措。如此一来,分校与总校搭建起全方位合作交流平台,捆绑总校强大的教研备课力量。随着双十思明分校的一炮而红,这种托管办学模式在厦门被广泛复制。好消息是,近日双十中学思明分校扩建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建成后规模可增至48个班、2400个学位,预计将于2026年6月竣工交付。
再比如厦门外国语学校瑞景分校,也自开办之日起就由厦门外国语学校派出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负责管理运作学校事务,分校和总校开展联合教研、集体备课、同步检测等教学教研活动。
由此观之,相对于“嫡系”校区,分校更像是“旁系”血统,同出一源,但不如直系那般亲近。
2025年即将建成招生的厦门一中思明分校和厦门一中湖里分校,也都属于托管办学,由厦门一中与思明区教育局、湖里区教育局分别签署合作协议,目的是通过复制一中基因,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两所新校扶上马。
其他合作办学也使一些普通校驶入“快车道”
与托管办学的分校相比,其他只是与名校签订一般合作办学协议的分校、合作校、共建校、附属校,与名校的血缘亲情,又要稀薄一些。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名校加持,一些学校确实以可喜的速度、可见的成效在发展壮大。
比如海沧区教育局通过高位嫁接,与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联办的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和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就是典型。当双十中学、厦门外国语学校将办学理念“植入”附属校,附属校就得以顺势站上更高平台,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这两所附属校也根据实际的学情和校情,摸索出不同的发展特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此外,还有一波普通校与名校的合作办学,紧密度则略逊一筹。有趣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学校被冠以名校分校、合作校、附属校的同时,这些分校、合作校、附属校又进一步衍生出了“附属校分校”这样的合作办学学校,被调侃为“名校第三代远亲”。
四种合作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办学成效
各种层出不穷的名校校区、分校、合作校、附属校,难免让家长们看得云里雾里。去年,甚至有家长在人民网上留言抗议,希望暂停名校挂名,“不要再出现各种校区、各种分校”。这类声音,其实并不少见。
根据厦门市教育局的梳理,厦门一中、双十中学、外国语学校等优质学校帮助新建学校、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举措:师资互派,各优质校选拔骨干教师到新建校任教,新建校选派青年教师到优质校跟班跟岗学习;资源共享,各学段各科教师在教学进度、课堂设计、备考迎考、质量分析以及学生工作等方面充分共享经验;同步监测,建立开展联考制度,双方学校统一命卷、同步考试、会同阅卷与质量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有效监控教学水平;提供平台,邀请合作校部分学生到优质校开展“同伴互助”浸染式学习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厦门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教育部门将认真研究妥善考虑,在合作办学、名校挂名等形式方法上加强指导,优化处理。
记者观察
名校办分校时刻预防“变味”
实际上,“名校办分校”就像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在全国许多地市,随着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名校合作办学的模式都被广泛运用,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实践也证明,名校办分校的最大好处是起点高、见效快,如果办得好,可以使优质教育资源迅速辐射,在短期内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
虽然许多家长嘴上在抗议,但被赋予名校光环的新校或普通学校,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就是比较受欢迎。
但同时也应看到,名校不停向外辐射、造福四方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优质资源或多或少也在被“稀释”。有些时候,名校外出办分校也成了无奈之举,他们也需要衡量同梯队学校的生源范围。
关于如何在减少现有挂牌名校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问题,长沙市教育局在两个月前发布新举措:要求“名校委托管理不得超过2个周期,超时需要全面‘撤回’”,意思是,目前长沙的名校分校,一般在挂牌9年后,就要独立发展。如果按此政策执行,未来长沙挂牌名校的数量将大大减少。这里有个背景:长沙新楼盘配建的学校,基本都由名校委托管理。
回到厦门,假设教育主管部门现在来预告几年后要把你家边上已经挂牌的名校分校摘牌,你会不会立马跑去抗议?教育的事,常常远不止是教育。
名校合作办学的初衷毋庸置疑,只是随着情况的愈演愈烈,就要时刻保持预防“变味”甚至是“变质”的清醒和坚定。尽管最“刚”的“刚需”莫过于教育,但毕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不是拉动楼市。关于“度”的把握,永远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