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荔城区奋勇争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

日期:2025-01-13 浏览:2 评论:0

  风劲帆满春潮涌,百舸争流奋楫时。

  2024年,荔城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做深做实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众志成城、承压奋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2025年,荔城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新福建宏伟蓝图和“四个更大”重要要求,紧密结合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实施“集聚百万人口”战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荔城实践。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

   回首2024聚焦发展 勇立潮头

  一年砥砺奋进、春华秋实,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荔城区全体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共同奋斗,每一个荔城人都是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荔城实践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一项项工作、一个个成效,彰显着荔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活力——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22条、扶持商贸服务业发展壮大7条、园区标准化建设25条等政策举措;全年助力企业金融授信3.6亿元,技改贴息贷款3亿元,提质争效专项贷款7236万元,小微企业融资放款超10亿元、全市第一,工业投资增长18.1%。预计全年新登记企业数增长22.54%,新增纳税人增长18.8%,全区税收收入全市第一。3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7亿元,省、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0个项目开工,53个项目竣工,新增签约项目34个;获批各级预算内资金项目2个,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4个,专项债券项目2个、全市第一;在全市率先设立“建材家居焕新节”专项资金,“全闽乐购·焕新荔城”活动撬动消费超1.5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完成交易超4万笔,带动消费超4.8亿元、全市第一;举办各类文旅活动,承办的“2024莆田木兰溪马拉松”获得一众好评,向世界递出莆田的亮丽名片,全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投入5.44亿元,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新增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65人、高技能人才1040人;制鞋业上榜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全市唯一入选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全覆盖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水平测评,储备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30个、总投资34.6亿元;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超127亿元、增长17.1%;荔城跨境电商云产业园产值达3.76亿元,线上“通关平台”实现重点口岸6种报关、通关模式,提高电商物流时效超70%。

  改革攻坚全面推进

  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上榜全国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北高镇福岭村完成全市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出让;上榜2024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入选全国优化产业营商环境先行典范案例;“全域通办”企业1.7万户,累计注册商标5.29万件,均居全市第一;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占比达99.92%,全省首单办结闽政通App端“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全市率先实现派出所“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全覆盖;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海峡两岸工艺品博览会,区第四实验小学入选全省首批闽台垒球联动学校。

  城乡颜值更加靓丽

  稳步推进紫霄片区、绶溪片区、玉湖新城改造提升,完成9个老旧小区、2个棚户区改造,出让经营性土地占全市总量61%;八二一街南伸(荔二路至壶公路)段、紫霄大道二期实现通车,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经验入选住建部全国推广清单;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村10个,实施示范创建项目23个,“莆田兴化米粉”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75%,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主要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全区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均保持100%。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高质量办成38件为民实事,完成年计划投资113%;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新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1个、示范性长者食堂8个,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全市唯一入选省级“无障碍设施样板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全省首个“慧育希望”项目落地,竣工投用教育类项目3个,新增优质学位900个;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全省对外文化交流基地、活力“街艺”示范区;该区运动健儿江伊婷在巴黎奥运会“射击混合团体双向飞碟”项目中勇夺铜牌;“数字赋能基层减负工作”列入中央专项机制办全国观测点、中组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全国观测点;“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纵深推进,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做法在全省现场会交流推广,新增矛盾纠纷化解率超90%,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45.8%。

  行政效能持续提升

  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00余个,健全制度机制390项;高效办理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41件、政协提案130件;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2条;“综合查一次”系统实施完成率达100%。

   展望2025同心筑梦 再攀高峰

  一年长歌阔步、赓续前行,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规划之年。荔城区上下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勇挑重担、攻坚克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不断开启荔城区建设新篇章。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围绕加快实施“集聚百万人口”战略,紧盯制约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土地利用与管理机制改革;始终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外贸品牌战略,积极培育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促进“荔台”“中外”合作交流。

  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

  聚焦鞋服、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紧抓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机遇,集中力量主攻优势产业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质升级鞋服、工艺美术、高端装备、新型功能材料产业;立足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精准选择和优化主导产业,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交互渗透、深度融合;扩大第三产业“虹吸效应”。充分利用荔城区“业态更活跃、要素更富集、需求更旺盛”的特点,全力积极构建高品质消费矩阵、高水平现代服务雁阵。

  厚植经济增长新优势

  紧盯国家“两重”“两新”领域和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投向领域,健全完善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机制,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进一步健全招商引资和前期工作无缝对接、快速推进机制,全面提升空间规划、用地保障、设施配套等项目“全要素”工作效能全面落实市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提升园区标准化建设整体水平。

  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

  围绕“集聚百万人口”这一目标,开展城市IP与文化提升三年行动,稳步推进高铁新城、绶溪片区改造提升,深化老城有机更新与风貌提升核心示范区建设;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坚定践行木兰溪治理重要理念,建设全区“污水系统一张网”,实现工程一网统建、管理一网统筹,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展现古府新区新风韵

  实施文化振兴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推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创建国家级休闲旅游街区;加快推进文旅重点项目,促进工艺美术、鞋服业态升级,打造“工艺+”“工业+”特色产业旅游景区;打响莆阳“开春、爽夏、赏秋”等品牌,全面提升精品旅游线路品质,点燃城市激情、激发消费活力。

  提升美好生活新质感

  加强重点群体“一三一”跟踪服务,加快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新增学位3060个,提速创建达标晋级学校;建成投用医疗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区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打通基层服务根系末梢,纵深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维护社会大局安定稳定,同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荔城区正凝心聚力、担当作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方位推进荔城绿色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95591.html
标签: 莆田六中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