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网络防护网
守护老年人数字安全
□叶小雨
2023年以来,河南有上万名农村老人在激活电子医保卡的过程中,被人私自开通了支付账号,并将这些支付账号倒卖给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团伙,成为转账、洗钱的工具,直接威胁到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
近年来,诈骗手段不断“下沉”至基层,并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更新迭代”。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在线支付到远程医疗,科技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场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有一个群体往往被忽视,他们就是老年人。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安全风险。如何保障老年人在数字世界的安全,成为了我们必须正视的社会问题。
老人上网,风险与挑战并存
老年人群体在享受数字红利的同时,也成为了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的高发群体。一方面,由于对网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有限,老年人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虚假投资、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针对老年人的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不仅给老年人带来了经济损失,更在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另一方面,老年人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敏感数据,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数字鸿沟,亟待跨越的障碍
数字鸿沟是老年人面临数字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在学习新技术、适应新环境方面存在天然劣势。他们可能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复杂的网络安全知识,也可能因为对新事物的不熟悉而产生畏难情绪。此外,社会对于老年人数字技能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使得他们在面对网络风险时显得尤为脆弱。因此,缩小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是保障其数字安全的关键。
多方联动,共筑安全防护网
面对老年人数字安全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数字安全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老年人数字教育的投入,通过开设免费课程、举办讲座等方式,提升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例如,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简化操作流程,提高易用性;加强用户数据保护,确保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老年人遭遇网络诈骗等问题,能够迅速提供帮助。
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连接政府、企业和老年人,推动形成关爱老年人数字安全的良好氛围。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
子女和亲属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耐心教导他们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帮助他们识别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及时疏导他们在数字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扰。
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对于老年人而言,数字安全不应成为他们享受数字生活的障碍。我们应该携手共进,跨越数字鸿沟,共筑老年人数字安全的防护网,让科技之光温暖每一颗夕阳红的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保障老年人的数字安全,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让科技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宁德时评”专题专栏
持续征稿中!
主办:宁德市委网信办
来源:网信宁德 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作者:叶小雨
编辑:邱祖辉
审核:刘宁芬 吴明顺
(原标题:宁德时评|共筑网络防护网 守护老年人数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