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福建省隧道工程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厦金号”于江苏南通下线。正如其名,后续该盾构设备将投入厦金大桥项目建设上。厦金大桥隧道工程的建设难度:双线超大直径隧道施工,左右线隧道最小净距仅5米;盾构段78%以上的区段覆土深度不足一倍洞径15.5米,属浅覆土掘进,最浅覆土仅为8.1米,沿线穿越基岩凸起等中风化岩层且局部存在孤石,中风化花岗岩强度最大达到134.34兆帕。
沿线地质软硬不均,盾构掘进姿态控制难,掘进过程中易造成“翘头”风险;覆盖层薄、洞间距小,稍有偏差就有可能导致地层塌陷、刀盘刀具异常磨损……既有的环境条件为项目施工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每次盾构开凿形如一次“地下手术”。
好在经过近一年的打磨,“厦金号”这把“手术刀”已足够锋利——通过技术攻关,“厦金号”盾构机刀盘上的刀刃数量达到了144刃,同时配备高硬度、高韧性滚刀,刀具强度增加、旋转轨迹加密,刀盘整体切削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地下施工,以肉眼观察毕竟存在盲区。对此,我们还为‘厦金号’安装了主驱动状态监测、盾尾间隙测量等配套系统,它们就好比施工中的‘火眼金睛’,帮助我们实现盾构精准控制。”通过监控屏,王晖向记者展示了相关系统的运行模式:在一面三维坐标中,盾构机化作了一个立体指向标,所在机身朝向、掘进深度、推进点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掘进过程中,技术员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参数,对盾构机机身、刀头进行微调,这让项目施工“毫米级”精控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