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平潭工匠的福州平潭故事

日期:2025-01-17 来源:平潭网 浏览:0 评论:0
平潭工匠的平潭故事

近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7部门公布第二批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名单,福州平潭4人上榜,他们是——施孝斌、郑云寿、姚志强、陈祥松。

工匠者,乃精雕细琢之人,一颗细腻心,两只勤劳手。这四位福州平潭工匠以匠心和执着,让传统手工艺熠熠光辉,在现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们将匠心独运镌刻在每一件作品中,把福州平潭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施孝斌展示他的海柳雕作品。

海柳雕大师 施孝斌:“海柳雕可能是我上辈子的情人”

夜幕降临,施孝斌工作室灯火通明。他和最爱的海柳雕住在一起,“这样我半夜一有灵感,马上就可以从床上跳下来开始雕刻。”这位年近六旬的匠人,雕刻海柳几十年,如今依然如痴如醉。

海柳是一种生长在深海的生物,色泽独特、质地坚硬,外观酷似柳树,药用价值高,被誉为“海底神木”,以其为材质雕刻成的海柳雕艺术品,古往今来深受追捧。

施孝斌第一次见到海柳雕,是在九岁那年。当时他看见邻居手里拿着一把海柳雕烟嘴,造型别致、触感光滑,便被深深吸引。“那把烟嘴非常大,雕刻得雕得很漂亮,我非常羡慕,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也拥有一把该多好。”施孝斌笑意中带着几分孩童般的满足。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纯粹的童年愿望,竟开启了他与海柳雕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海柳产地特殊,我们福州平潭正好有这种材料,我就想着把之前学习的关于绘画的构思融入雕刻,把海柳雕成更有故事感的作品。”他相信自己前世与海柳雕有着千丝万缕的缘分,才让他对其如此痴迷。“有人说我这么爱海柳雕,它像是我上辈子的情人,我觉得好像也有点道理。”施孝斌打趣地说。

海柳不仅材料珍贵,出水后还极易出现裂隙。而修补这些坑洞和裂纹,正是海柳雕刻最考验功力的地方。“修补看似简单,其实最见功夫。不仅考验手艺,还考验心性。”他说着,将一件未完成的作品轻轻托在手心,目光中满是认真。

施孝斌痴迷于海柳雕刻,不仅因为材料独特,更因为雕刻过程让他沉浸其中,他说,每一次雕刻,都是一场与海柳的对话。他的一件代表作《悠闲自得》,是其灵感突现的佳作:一只青蛙坐在莲叶上,跷着二郎腿,神态惬意,栩栩如生。“这件作品是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轻松、自在,却不失内在的力量。”

施孝斌说:“手艺人最后比拼的不是手艺,而是文化。只有作品有了文化底蕴,才有生命力。”他最大的希望是能让海柳雕的艺术被更多人看到,让这门非遗技艺成为家乡的文化名片。

姚志强制作炸鳗鱼。

闽菜大师 姚志强:“福州平潭的闽菜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

临近春节,福州平潭喜盈门酒店厨房里,姚志强正忙着调制炸鳗鱼。这位有着近40年厨艺经验的闽菜大师,专注地守在锅前,目光随着鳗鱼的颜色变化而移动。他手中的动作干脆利落,每一块鳗鱼都裹上薄薄的一层面粉,随后轻轻滑入热油中。瞬间,厨房里弥漫出诱人的香气。

“闽菜菜品内容丰富,就算是同一道菜,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味道也会完全不一样。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而福州平潭的闽菜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姚志强说。

姚志强出身于厨师世家,13岁起,他就开始学习烹饪,第一堂课便是“杀鱼”。“当时,练习杀鱼是基本功,一年下来,我要杀一万斤以上的鱼。”这项看似枯燥的基础训练,却成了姚志强厨艺之路的起点,也为他日后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福州平潭的菜肴其实很讲究食材和细节。姚志强拿海蛎煎举例,“以前条件差,食材很节省,地瓜粉放得多,海蛎放得少。现在经济好了,我们就会研究海蛎煎怎么做才更好吃。”

在他看来,哪怕是简单的海蛎煎,也要根据不同的颗粒度和肥瘦程度调整做法。“大海蛎小海蛎,肥海蛎瘦海蛎,就算是同一颗粒度里不同肥瘦的海蛎,口感也会完全不一样。”他说,这种对食材的深度研究,才是闽菜传承和发展的核心。

说到福州平潭特色菜,姚志强最钟情的是炸鳗鱼。“很多人做炸鳗鱼时喜欢裹厚厚的面粉,这样鱼的外观光滑,但吃起来没有层次感。”姚志强更喜欢薄面粉的做法,特别是让鳗鱼的水分炸干一些,吃起来更加香脆入味。

在厨房里,姚志强最享受的时刻,就是把菜放进热油锅的瞬间。“火候调好,油温控制到位,那种‘嗞啦’一声的声音,让人心情都变好了。”他相信,真正的厨师与食材之间的关系,就像舞者与音乐,火候、时间、温度的掌握都能传递一种情感。

虽然深谙传统闽菜精髓,但姚志强仍一直在探索创新的可能。“时代不同了,现在年轻人更喜欢轻油、清淡的口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东西要被淘汰。”他说,作为一名手艺人,必须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将两者结合,才能让闽菜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郑云寿展示福州平潭米糊产品。

中药炮制及米糊制作大师 郑云寿:“推陈出新,让更多人爱上这碗米糊”

“我是早产儿,我妈生我的时候闹饥荒,我是靠米糊长大的,米糊就是我的救命恩人。”谈到为什么学习米糊制作,郑云寿不假思索地回答。

作为福州平潭米糊药传统技艺的第六代非遗传承人,郑云寿从小在药铺长大。“小时候我最爱偷吃枸杞,还喜欢和大人们一起磨药粉,感觉中医药有趣极了。”家庭的熏陶让郑云寿对每种中药材的药性如数家珍,也促使他选择研读中药专业,成为一名执业中药师,对各种中药材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郑云寿对传统中药剂型进行改良,创新研制福州平潭米糊。福州平潭米糊是福州平潭家喻户晓的传统食品,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岁月中,这种以大米为主要原料、加入草本药材的养生米糊,成了福州平潭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福州平潭米糊与其他地方米糊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融合了中药炮制的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养生价值。

“我们的技艺讲究临方炮制,比如用福州平潭的沙子炮制扁豆代替生扁豆,用麦麸作为隔热媒介炮制山药代替传统晾晒出的山药干,这些特殊的炮制过程可以大大增加食材的药性。”郑云寿说,祖辈传下来的“30字要诀”以及“不敢省人工、不敢减物力”的祖训是福州平潭米糊的核心。

研制米糊过程中,郑云寿还加入自制的“神曲”药剂,既增加了米糊的口感,也提升了养生价值。

“市面上的成品药剂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为了保证口感和品质,我们始终坚持使用自己制作的‘神曲’。选材必须地道,供应商也不轻易更换。”郑云寿说,正是这份精益求精,确保了福州平潭米糊的品质。

近年来,为了让福州平潭米糊走出岛屿,郑云寿不断改良传统配方,并引入现代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如今,他打造的养生草本米糊品牌月产量已达10吨,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

“传统技艺不能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让更多人爱上这碗米糊。”郑云寿坦言,他对每一批米糊都有严格要求,也会亲自试吃每一批产品。“这是家乡的味道,希望打造成为海岛的文化名片。”

陈祥松制作建盏。

建盏陶瓷大师 陈祥松:“文化赋予器皿灵魂,才能走得更远”

“每一只建盏都有它的故事,而我只是个讲故事的人。”陈祥松将一只刚出窑的建盏捧在手中,盏面上的兔毫纹细节满满,在灯光下呈现流光溢彩。千年窑火,匠心不辍。自1996年开始接触建盏,这位国家级技能大师、建盏非遗传承人已经与这门古老技艺相伴了近三十载。

“刚学拉胚和修胚的时候,手抖得厉害,一个月下来,桌子上堆满了失败的样品。”陈祥松回忆,当时光是练习拉胚、修胚就耗费了半年时间,而烧制更是充满不确定性——“温度、时间、气候,哪怕一个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作品报废。”

这种不确定让陈祥松更加着迷。“做好一只建盏很难,但它承载了古老的文化,值得我们去弘扬。文化赋予了器皿灵魂,只有理解了这层意义,才能让器皿走得更远。”

在陈祥松的众多作品中,他最钟爱的是“蓝眼泪”系列建盏。盏面呈现出点点蓝色,犹如夜空中的星辰,与福州平潭岛“蓝眼泪”海洋奇观一脉相承。“这种效果完全依赖胎土中高含量的铁元素,以及烧制时的气温、湿度变化,每一只都是独一无二的。”

陈祥松把建盏的烧制比作生命的孕育。“打开炉门的那一刻,是我最激动最期待的时刻,就像迎接自己的孩子出生一样。”然而,建盏的收缩比大、可塑性差,每烧制100只,大约能出两只成品。他说,这种不确定性和挑战性,恰恰是建盏的迷人之处。

作为建盏的传播者,陈祥松始终在探索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他认为,传统建盏的美学特点是“简洁而不简单”,这种古典美仍然能够打动当下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他也在不断调整工艺以适应现代需求。

“比如现代人讲究视觉与实用结合,沿口需要更薄,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茶汤的色泽。”在陈祥松看来,建盏不仅是饮茶的器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建盏的文化就是慢生活的文化,它能让人沉下心来,点一盏茶,静静感受时间的流逝。”

他把自己定义为建盏文化的传播者,希望这份文化能够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认识建盏、了解建盏。“建盏是我一生的伙伴,它陪伴我从青涩到成熟,我也愿意用我的后半生来陪伴它,一直到老。”陈祥松表示,将在传承好宋代建盏韵味的同时,结合当代的需求,研制出更多既有传统宋韵又符合当代美学的建盏作品。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97068.html
标签: 福建省平潭县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