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泽:“拆墙并院”多元共治 解锁居民生活“幸福密码”

日期:2025-01-23 来源:丰泽区政府办、泉州政务 浏览:5 评论:0

  2020年以来,丰泽区针对华丰社区老旧小区多、长期无物业管理的困境,探索“拆墙并院”新路径,将7个零散小区30栋楼500多户打通融合并成一家,统筹引进红色物业管理,打破老旧小区“墙中有墙、院中有院”各自为政格局,解决老旧小区物业缺失问题,居民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片区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学习型社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福建省文明社区”“福建省儿童友好社区”等荣誉近百项。

  拆“围墙”

  “小院并大院”建立老小区联片共管体系

  一是拆墙并院。设立小区改造“心愿墙”,征集物业管理、消防整治等60多条“心愿清单”纳入改造规划,群众对“拆墙并院”支持率从10%上升到98%。将7个待改造小区划成东西2大片区,“一片区一图纸一预案”倒排时间节点。组建“拆墙并院议事会”,建立民主表决制度,共同商定“邻里板凳墙”等改造方案,精打细算节省小区改造成本近12万元。

  二是拆危治乱。顺畅小区楼栋“内循环”,推选21名党员楼栋长,负责楼栋群众思想工作,监督150万改造资金使用,保证参与权、知情权。30个党员示范户带头签订拆墙协议,并分包10户居民引导配合拆墙工作,腾出1000多平方米公共场所。

  三是拆围透靓。将“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与老旧小区改造一体化规划推进,整合分布在社区周边的邻里广场、夹层通道、户外驿站等零散闲置公共空间和场所站点,综合建设近邻服务空间40多个,打造老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之家等近邻特色服务阵地。

  拆“界墙”

  “小路并大道”建立老街区联网共建机制

  一是社区治理联动。组建社区“大党委”,打破行政隶属界限,将共建单位、街区内的驻区单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纳入组织联建范畴,健全社区党委—网格(小区、街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联系户的穿透式组织架构,实现支部建到网格街区上、党小组设在楼院里、党员走进千家万户。

  二是街区活力联促。通过拆除围墙、拓宽行路空间,将其与主干道连通,让渡空间打通泉兴街、保利代建路、宝华路3条“小路网”微循环,变做公共路网,形成“小街区”。按照“一街一品”试点推进泉兴街—现代中学段“丰华邻里生活市集”街区项目改造。

  三是平安家园联防。推进善治平安家园建设,以“零电诈、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四零社区建设为抓手,成立离退休党员巡逻队、宗亲帮帮团,统筹、协同、整合各类综治平安、安全生产、卫生健康工作力量,重点做好信访矛盾化解、事故隐患排查、治安问题管控等基层治理领域重点工作。

  拆“心墙”

  “小家并大家”建立老熟人联合共治模式

  一是孵化一支专业服务的“熟人队伍”。协调红色家政驿站入驻,引进2家红色物业,保洁、快递等便捷服务一键预约,形成5分钟便民生活圈。依托物业服务中心,一揽子提供物业家政、家电维修、代购跑腿、燃气配送等10多项便民代办服务,目前物业费缴纳率达90%以上。

  二是调动一支自治服务的“熟人队伍”。依托“党建+”邻里中心设置“民情联络点”,推行“听邻里说事、邀邻里议事、帮邻里办事、请邻里评事、向邻里晒事”的“五事工作法”,20多名退休党员加入调解队伍,2024年以来协调解决邻里矛盾、信访投诉等50多件。

  三是聚集一支志愿服务的“熟人队伍”。建立“小区治理合伙人”机制,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与16个区直部门签订共建协议,20多名小区党员干部加入红色调解员“后援团”,累计服务5000多人次。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97780.html
标签: 泉州博物馆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