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我市大田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扩容标志着我市工业绿色发展全面提速,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我市聚焦“双碳”目标,把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作为重要抓手,加快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持续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不断提高工业绿色化水平。
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我市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库,把能效领跑者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作为绿色工厂重点培育对象。深化典型示范引领,多渠道宣传推广节能绿色发展典型案例,三钢闽光、永安金牛水泥、将乐金牛等3家企业典型案例在福建卫视宣传推广。组织开展全市重点用能单位能效诊断,遴选能效先进企业纳入能效领跑者培育库,指导工业重点行业、企业对照《福建省工业能效指南》(2024年版),了解自身能效水平,加大高效电机、变压器、锅炉等用能设备节能应用力度,提升用能系统能效。去年已指导展化化工获评省级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在节能监察诊断服务方面,我市认真践行“事业+产业”工作理念,坚持“节能监察+节能诊断”双轮驱动,在全省率先组建的工业领域节能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智囊作用,优化第三方专业机构和节能专家现场服务模式,围绕节能、资源循环、能源管理等关键领域,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和咨询诊断,提出绿色低碳改造技术路径、工艺装备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策划生成节能改造项目,指导企业实施节能绿色化改造。2024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监察75家,对6家企业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为企业提供专业辅导服务30家(次),推动将乐金牛水泥有限公司熟料烧成工段节能技改等15个项目列入省工业重点节能改造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
在节能政策资金支持方面,我市不断优化节能资金政策,常态化开展项目申报审核,持续执行节能奖补资金政策,预拨部分节能奖补资金至企业,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激发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性。2024年,共争取省级节能专项资金2950万元,为全省九地市中金额最多,已累计向35个节能降碳和循环经济奖励项目下达资金2787.6万元,资金使用效率居全省前列。
目前,全市共有2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44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0项省级绿色设计产品,2家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朱丹宇 通讯员 杨庆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