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水果种植是福安市践行大食物观理论依山就势发展起来的生态特色农业之一,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福安市坚持扩规模、抓技术、提品质、树品牌,水果产业发展又好又快。
2024年,福安市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8.67万亩,总产量接近24万吨,其中,葡萄、柑橘、水蜜桃、芙蓉李、晚熟龙眼、杨梅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16.76万亩,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89.8%,年产值超过18亿元,在强村富民进程中发挥了强劲的动能。
近年来,随着进口水果的“地产化”以及各地特色水果的异军突起,全国水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升,行业“内卷”加剧,价格波动明显。面对日趋饱和的市场和激烈的果品同质化竞争,福安果业是如何实现突围,并交出亮眼成绩单的?新年伊始,记者深入福安一探究竟。
人有我优
“优果”是价格的“稳定剂”
人勤春来早。正月初五一大早,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果农陈坛生就在自家葡萄棚里忙碌起来,修枝、清园、浇水……“昨天正好下了一场小雨,要赶着这场及时雨,为葡萄藤和套种的土豆施农家肥。”陈坛生告诉记者,“在葡萄园里套种土豆,每亩能增收2000多元呢!”
在福安,声名远扬的一种水果便是巨峰葡萄。
象环村是福安巨峰葡萄主产地,连绵万亩的葡萄园已收起避雨大棚上的白色覆膜“放养”葡萄藤,让葡萄藤尽情享受阳光雨露,为新一年的丰收“养精蓄锐”。陈坛生给记者上起科普课:“葡萄和土豆是一对好搭档。葡萄喜光,根系深广,土豆相对比较耐阴,根系短浅,两者吸收肥料的层次不同,套种后产量高,效益好。”
陈坛生在葡萄园里套种收获的“土豆王”
去年,陈坛生的13亩葡萄收入达到30多万元。葡萄收获后,就给葡萄藤施下“月子肥”,入冬后,又开始套种土豆:“葡萄种植要做到精益求精,通过优产提高单价。我的葡萄每公斤均价基本能达到16元以上。”陈坛生高兴地说。
福安市从1984年引种巨峰葡萄,全市19个乡镇(街道)148个建制村3.3万户果农种植葡萄,种植面积8万多亩,占福建省葡萄产业的三分之一。巨峰葡萄在全国广泛种植,市场供应量大,竞争尤为激烈。但福安凭借创新的“五新”集成技术,种出的巨峰葡萄果肉软糯、清甜多汁、果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全国鲜食葡萄优质果评比中连年获得金奖。“福安巨峰葡萄”荣登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百强,品牌价值达71.39亿元,在全国葡萄界享有盛誉。
象环村葡萄快递揽收点
每年从6月中旬开始,福安巨峰葡萄还不到转色期,福安全市大大小小的葡萄种植园便会迎来大批市内外的客商踩点,他们到各家果园里察看葡萄的挂果量、果粒大小、转色度等果穗标准情况,和果农洽谈“一口价”包园订购,等到葡萄成熟时委托专门驻村的果业公司帮忙采摘、寄递。山姆超市、朴朴、美团等大型商超,在福安都有合作的分拣车间、基地。果农通过货比三家、优价而沽,不仅实现了葡萄未熟先销,去年的葡萄收购均价还比往年提高了近一成。
盛夏最热的7、8月,“大拿熊”福建果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声明会亲自驻扎象环村。他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巨峰葡萄在全国各地产区都有采购点,葡萄上市季日采量在5万公斤以上。最终我们选择把恒温车间建在象环村,就是因为福安葡萄口感、质量包括独特的果香味,目前来说是全国最好的。”
沿海、平原、山区,早、中、晚梯次成熟的产业布局,将福安葡萄销售期拓展至100天,进一步增强了客户黏性、提升了市场占有率。松罗乡、晓阳镇等高海拔山区的晚熟葡萄,有效错开葡萄集中上市高峰期,打了个时间差,价格高,销路畅。2024年,福安市葡萄产量达12万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达35亿元。
在穆云乡虎头村,村民们则尝到了精品水蜜桃带来的甜头。近年来,吴庆波、王惠忠等果农的桃园进行标准化改造后,长出的水蜜桃大小更均匀,口感也更香甜多汁。如今,桃园的优果率从过去的30%提升到80%,桃子的价格从每公斤八九元提升到每公斤30元,还供不应求。
岳秀脐橙丰收。
福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倪惠萍表示,通过连续多年的品质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种植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成立市级特色果业工作专班,推动水果良种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技术栽培,涌现出赛湾、松罗、溪柄、晓阳现代葡萄产业园,穆阳水蜜桃、岳秀脐橙、苏阳杨梅、下白石晚熟龙眼等一大批精品果园,这些果园的水果价格稳定,深受市场青睐。下一步,福安市将鼓励引导业主,打造更多精品果园,走一条“优果”品质赋能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子。
双向奔赴
“优商”是占领市场的“撒手锏”
在象环村采访时,记者还遇到在福安水果界小有名气的“水果姐”陈贵莲,她正在村里的葡萄博物馆为游客义务讲解。送走游客后,“水果姐”告诉记者,每年的6—9月是她销售葡萄和水蜜桃的旺季,其他时间大多在做有关促进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公益服务。
“水果姐”的这份从容,源自福安果业发展带来的底气。她的夫家在葡萄专业村象环村,娘家则在盛产水蜜桃的福安穆云乡南山村。她回乡的初衷是帮助父母销售葡萄和水蜜桃,没想到短短三个月的销售收益并不逊于她在大城市从事国际贸易工作全年的酬劳。
福安水果要持续占有市场,除了吸引越来越多像“水果姐”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回乡通过直播电商卖水果,更多的是吸引物流、卖场企业等多方的“双向奔赴”。
果之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农村电商“最初一公里”物流服务为核心业务,和电商团队紧密合作,探索出“线上销售+乡村驿站+揽收车队”的新模式,专注于原产地农产品第一公里的物流揽收服务,颠覆了传统的销售模式,农产品出村进城“五分钟寄件圈”,解决了农户卖果难的问题。该公司运营经理钟谢风介绍:“在各个村设置揽收点之后,农户寄件从农田到揽收点之间,5分钟就能到了。他们子女远程给他们下完单之后,农户可以凭身份证取出面单,直接贴在果子的包装箱上。之前果农自己寄件1公斤可能就要十几元,现在我们一箱包装4.5公斤左右,也是十几元。”
福安在各水果产区建成3个乡镇级水果专业交易市场、10个村级葡萄专业交易市场、50个乡村物流揽收点、26个标准化分级分拣包装点,引入30多家果业供应链企业和物流企业,以及村级分拣集散中心、物流揽收点,建设180多个、总库容达8万多立方米的水果预冷库。“最初一公里”直连“最后一公里”,水果采收旺季,120多辆村级揽收专业车穿梭在各产区村庄,省内9个城市实现当日送达,同时开通生鲜仓和航空专线物流,全国80%以上的城市均可辐射送达,让福安水果实现省内主要城市和上海、北京、浙江、江苏、湖北等外省的高速直达,从“枝头”一路甜到消费者“舌尖”。
强大的配送网络成为福安果业抢占全国大量市场份额的“撒手锏”。陈光辉是全国各大城市山姆店在福安的葡萄采购专员,他告诉记者,2024年葡萄采摘季,他在福安及周边县产区采购量达到200万公斤,日采最高达到8.5万公斤,48小时内就可送达全国各大城市山姆配送仓库,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福安巨峰葡萄。
晓洋镇的高山富硒葡萄通过电商直达消费者。
“水果姐”和她的电商伙伴的各种短视频直播带货也是风生水起。福安市积极引导企业、果农触“电”上“云”,宣传果品品牌,拓宽水果销路,目前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开办多家葡萄特产馆、农产品旗舰店,销售业绩亮眼。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公布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榜单,福安市居百强榜第33位。
打造“爆品”
“优园”是水果价值的“放大器”
在福安,另一种“致富果”便是脐橙,它也是一颗“文化果”。作为福安脐橙的主产地,溪潭镇岳秀村现有脐橙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7500吨,总产值超1亿元。2024年,福安岳秀脐橙入选当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依托脐橙特色产业,岳秀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荣获福建省脐橙之乡、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宁德市农村家庭电商模式示范村等称号。
每年11月到12月,福安市溪潭镇“岳秀脐橙”现代农业示范园最是橙黄橘绿时。每年的采摘季,游客纷至沓来,游客在品尝脐橙美味、体验趣味活动的同时,还可深入感受岳秀脐橙的独特魅力与当地的文化风情。
“2024年建成的宁德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提升了岳秀脐橙的品质与效益,促进脐橙园景区化,实现了‘农食旅’业态贯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水果价值的‘放大器’。”溪潭镇镇长汤震荣表示,今年将持续加大对脐橙产业园的扶持,努力将岳秀村打造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样板村,让岳秀脐橙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岳秀脐橙产业在乡村振兴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仅2024年一年,福安市就投资1600万元完善柑橘园区中的柑橘主题馆、采摘园、观景台、观光道等休闲农业配套设施。岳秀、王里、磻溪等3个连片村合力发展脐橙产业,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好途径,成为冬日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中国最美葡萄沟、南国最美葡萄小镇、华东最美赏花地、情定武陵李花海……近年来,福安各乡镇果园特色风光富集,以花为媒,以果会友,以打造美丽果园经济提升果品的溢出价值。
穆云乡万亩桃园游人如织。
穆云乡是福安水蜜桃的主产区,桃树栽培面积达1万多亩。每年3月,十里桃花如醉霞绯云般争芳斗艳,远观桃林成海,树下花香四溢。沿着秀溪逆流而上两公里,有着“南国最美葡萄沟”美誉的刺葡萄产地溪塔村就在步道尽头。放眼望去,一条秀溪,串起一处处桃花园……穆云乡乡长钟成华介绍:“我们借力水蜜桃核心产业观光园的建成,虎头村、溪塔村实现了连片发展。乡里通过举办畲乡桃花节、三月三歌会、水蜜桃采摘节、刺葡萄采摘节等活动,每年吸引70多万人次前来赏花观景、采摘游玩,水蜜桃、刺葡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水果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果农是最大的受益者。”
2024年第十三届(中国·福安)穆云畲乡桃花节暨虎头“春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遍李花。每年潭头镇“情定武陵花海”李花节的花海骑游、水上汉服婚俗秀、花间集市,人山车海,游客挤爆武陵溪。
近年来,福安市提升改造了8个特色水果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19个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5个,“优园”作为水果价值的“放大器”的带动效应不断突显,成为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的强大助推器。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陈娥
审核:蓝青 梁辉约
责任编辑:陈娥
(原标题:福建日报深度关注福安:“三优”突围,“兴果富农”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