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跨越3000多公里的年夜饭

日期:2025-02-06 来源:泉州港 作者:泉州市地图 浏览:700 评论:0
一桌跨越3000多公里的年夜饭

崔秀秀一家的年夜饭(受访者 供图)

“吃饭喽,过年喽。”除夕夜,崔秀秀一家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桌上的年夜饭汇集了内蒙古、东北辽宁和泉州特色的菜肴,是一桌跨越3000多公里的年夜饭。崔秀秀是内蒙古兴安盟人,爱人老家东北,他们在泉州过年,昨夜的年夜饭上了三个地方的特色菜。

年夜饭中的故乡味

步入崔秀秀位于洛江的家,浓浓年味扑面而来。房间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窗户贴上了“福”字窗花,墙柜挂上了“福”字结。鱼、羊肉、虾、豆腐干丝、东北的大酱……餐桌上摆满各种各样的菜肴。

“虽然没有在老家过年,但是和家人在泉州欢聚一堂。过年的地方不同,年味却相同。”在泉州过年吃年夜饭,崔秀秀还是保留着在老家的习惯,这些菜肴有她老家内蒙古的,比如羊肉;也有她爱人老家东北的传统炖菜。而来泉州8年多,崔秀秀的口味也变得更具“泉州味”了,喜欢吃清蒸鱼、虾等海鲜了。一桌年夜饭汇聚着内蒙古、东北辽宁、泉州三地的菜肴,年味满满,幸福满满。

“内蒙古、东北辽宁的菜是从老家寄过来的,穿越的距离有3000多公里,而泉州菜如海鲜等,则是现买现做的。”她说,除夕前几天,就开始忙开了,打扫卫生、准备春节家里装饰和节日的各种食材,老家的亲戚节前半个月就寄来了老家的特产。

“我在泉州工作、定居,小孩在泉州生长,喝泉州的水,吃泉州的菜长大。”崔秀秀说,小孩很少吃到家乡的菜,为了让孩子们记住老家的味道,她时不时叫老家的亲人寄一些家乡菜来,让孩子记住家乡的味道。

文化在融合中传承

崔秀秀在老家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然后又来了福州,最后定居在泉州。

“气候适宜,生活宜居,人文地理都很好,所以才定居泉州。”她说,2016年,她跟随老公一起来泉州,并爱上了泉州。现在两个小孩在泉州洛江读书,也很适应,她的家人也来了。她还动员表妹、表弟、阿姨一起来福建。现在表妹在福州成家立业了,表弟定居泉州。

“泉州是创业热土。泉州人很包容,愿意分享,我已经完全融入这里了。”她说,泉州能吸引人们来定居,不单是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这里生活的烟火气和人情味。

“文化在于传承,也在于融合。在泉州的年夜饭包含老家的菜肴,就是要让孩子传承家乡文化,让文化在一代一代间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崔秀秀虽然来泉州多年,但还保留着一些家乡的传统习俗。正月初五出门接财神,是他们老家的习俗,这天在老家都要爬山登高,现在在泉州,她也选择在这一天爬清源山。而饭桌上出现的泉州菜肴等,就体现了文化的融合。(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

文章链接:http://dongfengkuaidi.vip/news/show-98876.html
标签: 泉州房产网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今日推荐
热点资讯
点击排行